张乐怡宋子文的晚年 宋子文的生命结束在一顿丰盛的晚宴上 宋氏三姐妹未出席葬礼
宋子文长期在国民党和国民政府中担任要职,离开大陆后,拒不返台居住,被蒋介石圈定为应开除国民党党籍的人,长期滞留美国,客死他乡,此中原因何在?
1958年12月11日,已在美国定居9年多的宋子文,终于耐不住寂寞,突然返回香港。虽然当时香港还没回归,但毕竟是祖国大地,宋子文偕夫人张乐怡一踏上香港土地,便感到十分亲切,熟悉的语言,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群,都在热情欢迎他这位海外游子。敏感的香港舆论做了大量报道,都猜测宋子文此番返港是否将重新承荷新的使命。
为了消除误解,表明心迹,宋子文破例在私邸设宴,举行了一个小规模的记者招待会。当日,赴宴的记者有20多位,当消瘦、略显苍老但精神矍铄的宋子文出现在宴会上时,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宋子文恳切地说:“我在香港有很多朋友,广东方面的,上海方面的,多年未见,十分想念。我来此就是为了看朋友,并在香港度一个圣诞节,并无其他任务。”
有记者问他是否会去台湾,宋子文沉思一下说:“过了圣诞节,有可能去台湾。”
记者仍穷追不舍,继续问:“返台湾是否有什么新的政治任务?”宋子文倒是回答得直率、干脆,他笑了笑说:“我已是望土之人了,和政治生活已隔得太久了,不准备再搞了。”
宋子文真的是不想搞政治了吗?恐怕并非那么简单。当蒋介石让他回台湾,他一是考虑台湾不安全,二是考虑到与政敌的恩怨。而现在时过境迁,台湾政治、经济日趋稳定,安全已是不成问题,随着岁月的消逝,他的政敌有的已作古,有的年迈体衰,也遭遇日益失势的命运,已经没有能力和兴趣来顾及他了,时间的长河也逐渐冲刷了过去的恩怨。想到这些,宋子文还是想回台湾,他到香港,只是向台湾方面传递信息,试探台湾的反应。
但宋子文竟是一厢情愿,蒋介石正培养太子蒋经国的势力,以便让他接班,岂容宋子文这帮元老派人物重返台湾。因此,便以宋氏过去遭到各方面的不良反应,“目前尚非时机”为由,拒绝了宋子文。
台湾既然不欢迎,宋子文只好于1959年1月12日偕夫人张乐怡,绕道马尼拉返回美国,在长岛这个世外桃源中又开始了隐居式的生活。光阴荏苒,一晃又是5年过去,当宋子文在读书、看报、打牌中消磨余生的时候,突然收到蒋介石让他访问台湾的邀请。
因此时宋子文已年近七旬,不可能再造成对小蒋的威胁,而宋在美国高层还有很深的关系和一定影响,蒋介石希望通过宋了解美国是否支持蒋“光复”大陆的考虑,甚至希望通过宋再弄到一些美援。
宋子文虽然知道蒋邀他访台绝非善意,但台湾有他的亲人、朋友、故旧,这对一个多年漂泊异国的老人还是有吸引力的。因此,宋子文于1963年2月偕夫人一道回到台湾。5年前,在香港的宋子文具有强烈的返台参政的欲望,蒋介石不让他回去。现在,返回台湾的宋子文却抱定一个决心,不再参与政治。当蒋介石说明意图后,宋子文一口回绝,弄得蒋宋之间十分不愉快。
宋子文在台北北部蒋氏夫妇的别墅中住了几天,只是与宋美龄叙叙亲情,会见一些昔日朋友,谈谈往事,同时也游览了一下台湾的风光,很快便离开台湾,打道回府了。
1969年2月25日,宋子文的小弟弟宋子安在香港因脑溢血突然去世,宋子文再次来到香港,这是他最后一次踏上祖国的土地。宋子安是宋家最小的一个弟弟,平时深受大哥大姐们的喜爱,当时,在大陆的宋庆龄得知消息后十分悲痛,说:“我真难以相信他已经离开了我们!他是我的多好的弟弟,他从不伤害任何人。对于他的猝然去世,我止不住掉泪。”很快,宋庆龄向香港方面发去了唁电。
在宋子安的葬礼上,宋子文看到了宋庆龄的唁电,想到几十年前兄弟姊妹六人亲密相处,而现在却天各一方,咫尺天涯,随着时间的流淌,亲朋故旧逐渐离开人世,自己也已两鬓染霜,风华不再……止不住老泪纵横,百感交集。
从香港参加宋子安葬礼后回到美国,宋子文情绪低落,精神状态极差,他很少言语,常常一个人沉思,当然,生活依然极有规律,读书、看报、打牌、休息,春去秋来,周而复始。宋子文脱离了时代,他也被时代逐渐淡忘。
1971年春天,美国的气温还充满寒意,宋子文忽然萌生雅意,与夫人张乐怡去旧金山访亲会友,想舒展一下多年困闷的心情。4月23日,他们见到了老朋友,时在旧金山广州银行工作的爱德华·尤,老友见面,十分高兴,交谈非常热烈。
当晚,爱德华·尤在家里设宴款待宋子文夫妇,并请来一些故交作陪。晚宴上,宋子文面带微笑,边吃边谈话,不时抬起手来,作一些优美的手势,表现出少有的兴致,人们好像又看到了年轻时的宋子文,那个有着绅士风度的儒雅的宋子文。
突然,宋子文停下来,他睁大眼睛,面露惊恐地站了起来,额上沁出汗珠,两手僵直,还没有说出一句话,便扑倒在地。待人们回过神来,扶起宋子文来,他已经死了。没有留下遗言,这走了77年之久的生命之钟,就永远停摆了。
后来,尸体解剖表明,一小块食物堵在他的气管里,因呼吸障碍导致心力衰竭而死亡。以77岁的年龄辞世,从当时来看,应该也算高寿,但以宋子文这样一个经过很多风浪,有过许多曲折经历的政治人物,让生命结束在一顿丰盛的晚宴上,却是让人所想不到的。
宋子文逝世后,台湾媒体立刻做了报道,《中央日报》在第一版刊登了遗像,并刊载《宋子文事略》,称“宋故院长一生热爱国家,于北伐、抗战与戡乱诸役,或主持政府度支,或折冲于国际垓坫,或主持中央与地方政务,皆有重大贡献”。
台湾当局迅速做出反应,蒋介石派人送了一块题有“勋猷永念”四字的匾额,“副总统”严家淦、“考试院长”孙科等一些官员发了唁电,但引人注目的是,宋子文的大姐宋霭龄在美国,没有参加葬礼,而宋美龄也以中共将派宋庆龄赴美为由,宣布不参加宋子文的葬礼。宋子文倘若地下有知,当会有无尽的遗憾。
宋子文死在美国,尼克松总统礼节性地向蒋介石和宋美龄发了一封唁电云:“他报效祖国的光辉一生,特别是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我们共同的伟大事业所做的贡献,将永为美国朋友们铭记不忘。”
5月1日,在纽约市中心的教堂举行了宋子文的追思礼拜,参加仪式的有宋子文的遗孀张乐怡和他的两个女儿、宋子文的三弟宋子良、宋子文的好友顾维钧、台湾驻美“大使”刘偕等数百人。顾维钧在致辞中称誉:“不论在国内或国际,宋氏的令誉,将永垂不朽!”作为一个老资格的外交家,顾维钧特别赞赏宋子文对废除清政府与外国签订的治外法权及领事裁判权等不平等条约所做的贡献。
宋子文在青年时代,曾是宋氏家族的优秀代表,在孙中山先生的影响下,热情投入国民革命,赞成国共合作,他坚持民族主义立场,反对外敌侵略,曾为废除外国在华特权,确立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平等地位,并为中国的抗日战争争取外来援助,做出过旁人不可取代的贡献。但宋子文的民族主义立场是有特定限制的,当人民大众的利益与他所代表的垄断资产阶级利益发生矛盾时,他就走到了民族主义的对立面,走到了人民的对立面。
宋子文的灵柩,曾停厝于纽约州北部的佛恩崖公墓的地下室,据说是“以备将来安葬”。很显然,宋子文至死也没忘记他的祖国,他的故乡,美国再好,毕竟是异国他乡,他当然更希望听海南文昌的椰风海韵,看黄浦江畔林立的高楼,希望有一天叶落归根,这恐怕是他客居生涯的一个最为固执的信念。我们希望宋子文的这一信念最终能变为现实,让他能埋骨桑梓之地。
——文章选自范小青 著《军政名人的最后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