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小萝卜头读后感

2017-07-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最近,我读了一本爱国主义教育的书--<红岩里的小萝卜头>.这本书的主人公是小萝卜头.同学们,你们认识小萝卜头吗?知道他是谁吗?告诉你吧,他可是全世界年龄最小的革命烈士.当小萝卜头八个月大时,就跟爸爸妈妈一起被敌人关进了监狱,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他吃的是残汁剩饭,长得面黄肌瘦.他渴望得到自由,可还是被敌人杀害了.读了这本书,我被深深地感动了.小萝卜头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还能刻苦认真地坚持学习.他没有笔,就用小树枝在沙地上练字.没有课本,就请爸爸.叔叔为他编写--面对敌人,小萝卜头一点不惧怕,他甚

最近,我读了一本爱国主义教育的书——《红岩里的小萝卜头》。这本书的主人公是小萝卜头。同学们,你们认识小萝卜头吗?知道他是谁吗?告诉你吧,他可是全世界年龄最小的革命烈士。

当小萝卜头八个月大时,就跟爸爸妈妈一起被敌人关进了监狱,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他吃的是残汁剩饭,长得面黄肌瘦。他渴望得到自由,可还是被敌人杀害了。

读了这本书,我被深深地感动了。小萝卜头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还能刻苦认真地坚持学习。他没有笔,就用小树枝在沙地上练字。没有课本,就请爸爸、叔叔为他编写……面对敌人,小萝卜头一点不惧怕,他甚至担负起为同志们送信的任务……

小萝卜头没有幸福的童年,而我们呢,不仅能坐在明亮宽敞的教室里学习,还能吃上香喷喷的饭菜。我们就像小鸟一样在蓝天下自由的飞翔,生活快乐又幸福。可是我在生活与学习上面对难题就想放弃,遇到困难就想退却……想起小萝卜头在狱中所受的困难与折磨,我显得多么懦弱与渺小啊!

小萝卜头和他的爸爸妈妈都牺牲了,他们用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一定要珍惜它。

《红岩》是当代文学中一部优秀的革命英雄传奇,曾经震撼了许许多多青年读者的心。在高举爱国主义旗帜,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今天,《红岩》无疑是一部极好的教科书。 《红岩》是当代文学中一部优秀的革命英雄传奇,它真实记录了中国革命在取得胜利的历史关头,光明与黑暗的殊死斗争。

书中众多英雄人物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坚如磐石的理想与信念,以及他们在这最后的历史瞬间由光明和黑暗的殊死搏斗所激发出来的精神光焰,曾经震撼了许许多多青年读者的心。

在高举爱国主义旗帜,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今天,《红岩》无疑是一部极好的教科书。 《红岩》为我们塑造了一组革命英雄的群体形象。这些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经历、不同性格的共-产-党员和革命者,经过作者的精心刻画,都活灵活现地以各自的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

江姐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主要人物,她对党忠贞,对敌斗争顽强不屈,在危急关头从容镇定,对革命同志血肉情深。在赴华蓥山途中,她看到城墙上悬挂着丈夫的头颅,虽然悲痛欲绝,但为了不暴露身份,仍旧镇定自若地去与双枪老太婆会面。

在就义前,她平静地与战友们一一告别,亲吻“监狱之花”,梳理好头发,换上整洁的蓝旗袍,平整好衣服的皱痕,而后从容走向刑常许云峰是作者着力刻画的另一个主要人物形象。他经验丰富、胆识过人、沉着机智、顾全大局。

在沙坪书店发现敌情后,他果断布置撤退转移;为掩护***李敬原安全脱身,他主动出击把敌人的注意力引向自己;面对敌人的审讯,他巧妙地把徐鹏飞引入错误的判断,从而保护了组织和同志。此外,齐晓轩、成岗、华子良等人,作者虽着墨不多,但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红岩》在对反面人物的刻画上也很有特点,作者没有采用漫画化的手法,简单地把敌人丑化一通,而是用高度的艺术概括,写出他们的反动本质和性格特征。

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讽刺。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要写好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读后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读后感[1]”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了解,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果要读的是议论文,要弄清它的论点(见解和主张),或者批判了什么错误观点,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启发,还要弄清论据和结论是什么。

如果是记叙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节,有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故事发生在哪年哪月。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还要弄清楚作品通过记人叙事,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节使人受感动,为什么这样感动等等。

只要认真读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如对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写成读后感,对原作其他内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写成读后感,对个别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写成读后感。总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内容,只要你对它有感受,都可能写成读后感,你需要把你所知道的都表示出来,这样才能写好读后感。

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许多感点,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紧接着便是对这些众多的感点进行筛选比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感点,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论证成文。

既然读后感是由读产生感,那么在文章里就要叙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实,有时还要叙述自己联想到的一些事例。一句话,读后感中少不了“叙”。但是它不同于记叙文中“叙”的要求。记叙文中的“叙”讲究具体、形象、生动,而读后感中的“叙”却讲究简单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

初学写读后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叙述不简要,实际上变成复述了。这主要是因为作者还不能把握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要点,所以才简明不了。简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简还要明。

联想的形式有相同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同性)、相反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反性)、相关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关性)、相承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承性)、相似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似性)等多种。写读后感尤其要注意相同联想与相似联想这两种联想形式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