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满仓最新消息】刘满仓近况
主要内容:刘满仓最新消息。1956年,兵团派人到刘满仓的家乡招兵。抱着“看看外面世界”的念头,20岁的刘满仓报了名。随后,他和战友一起离开了河南老家,登上了列车,一路向西,来到了新疆,被分到五师青年园艺场,不久该场更名为五师青年农场。
1960年,五师青年农场抽调部分干部群众,由哈密西迁至博乐,组建五师红星十五场(五师现九○团),刘满仓就是其中一员。因为红星十五场所在地离艾比湖近,不适合挖地窝子,刘满仓他们只好就地取材,用芦苇搭建“住房”。
刘满仓回忆道:“我们10个人半天就能盖好这样的一间房子,但是这种房子不能防风遮雨,常常是外面刮大风、下大雨,房子里就刮小风、下小雨。虽然住宿条件简陋,可是总比睡在露天强。”
起初,刘满仓他们主要的工作就是挖排碱渠。他说:“挖渠的地方全是水,水深处能没到大腿,水浅的地方也没过了膝盖。为了激发大家的劳动积极性,场里常常组织劳动竞赛,给优胜者佩戴大红花,给优胜班组颁发流动红旗。大家觉得很光荣。”
不久,经人介绍,刘满仓和女职工王秀兰相识相恋,并于1960年年底组建了家庭。那个年代人人都好强,刘满仓说,1963年年初,他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领导说:“不是交了申请书,就能入党了,你得接受组织的考验。”刘满仓说:“只管考验,我不怕!”同年3月,刘满仓所在的四连来了一批支边人员,连队领导调刘满仓当他们的班长。
刘满仓说:“当时,连队正计划着在1号地里种庄稼。1号地是前一年冬天才开垦出来的荒地,一共450亩,第二年要种庄稼就得先淹灌压碱。我记得,那年3月25日到3月28日,连里连着开了4天大会,商量安排哪个班去压碱。1号地的埂子是冬天打的,土虚不结实,浇水容易垮口,这活儿不好干。
为了保住各自班里的荣誉,大家都不开口接任务。”“刘满仓,你能不能考虑考虑,带你们班去压碱?”看大家都不吭声,连长问刘满仓。“领导说我可以考虑,我就考虑。”刘满仓回答道。“要在5月1日前完成任务,你有把握吗?”“领导说啥时候完成,我就啥时候完成。但是有一点,我用的水得管够。”
大会开完的第二天,刘满仓就领着16名支青去压碱。他们留一人看守渠道,剩下的人每人负责一块地,给地里浇水。没有胶鞋,他们穿着布鞋在地里忙活,不一会儿鞋就湿透了。刘满仓回忆道:“只要看到哪里跑水了,我们就立马过去打埂子、堵垮口。站在水里,一泡就是一天。”
那时候,口粮定量,刘满仓他们常常饿着肚子。刘满仓说:“为了解决大家的吃饭问题,连队食堂就把头年种的甜菜搬回来,洗干净、切块、煮熟了给我们吃,两三吨的甜菜最后都让我们吃光了。”艰苦的生活和繁重的体力劳动让不少支青都受不了了,有人开始闹情绪。“条件就是这个条件,发牢骚可以,但是活儿得照干……”刘满仓给支青们做完思想工作,就带头下地了。
在缺粮又缺少劳动工具的条件下,刘满仓他们干了整整一个月,终于把1号地的压碱任务完成了。1964年,刘满仓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只有落后的干部,没有落后的群众”,他始终牢记毛主席的话,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连续多年带领班组夺得“先进班组”称号,他本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从1978年开始,刘满仓利用业余时间养猪,发展养殖业。1992年,他又在连队开了一家早餐店,每天虽然很辛苦,但是能挣不少钱,一家人的生活条件慢慢得到了改善。2000年,刘满仓一家搬进了新楼房,过上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日子。谈到自己现在的幸福生活,刘满仓觉得,是兵团给了他一切,“在兵团生活,我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