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丰陈爱莲第一任丈夫 陈爱莲轮毂大王的造车梦
30年前,当陈爱莲穿着当时最时髦的的确良衬衣,满面春风操纵方向盘之时,她也许不会想到20年后,她将操纵一个有着5000名员工、10家子公司的大企业。回首青春岁月,她说少女时代的梦想是做一名驾驶员,甚至为没有资格去北大荒做知青而遗憾不已。后来,她所在的新昌县城举办了一期驾驶员训练班,她被选上了。
当上驾驶员后,陈爱莲每天坐在高高的驾驶座上,感受着来自四面八方仰视及赞美的目光。或许就是在那一刻,她开始体会人生的价值。1980年代初,她进入浙江新昌纺织器材厂(现中宝集团),担任厂长吴良定的秘书兼司机,随后成为其第二任夫人。人生梦想得偿所愿,陈爱莲过着新昌女子们艳羡不已的幸福生活。但是丈夫长期为企业辛苦劳顿,使她心疼不已,生性豁达的她决定挺身而出。
1992年,陈爱莲走进纺织器材厂,先后在销售部、后勤部和车间主任等岗位上磨练一番。次年,她出任新开办的铝合金管厂厂长,投产当年盈利400多万元,高出人们的预期值好几倍!这位身材高挑的厂长夫人一炮而红,也渐渐感到人生色彩亮丽,感到自己内心坚实而强大。然而危机无所不在,正当她跃跃欲试之时,命运给了她一次考验。
1994年,由纺器总厂改制而成的中宝实业决定上马纺织倍捻机项目,交由其下属的日发公司具体运作。该项目刚刚起步,步履艰难,吴良定董事长亲自坐镇指挥,而中宝实业改由副总经理主持工作。不料几个月后,母公司乱成了一锅粥,流动资金几乎断绝,人心已经浮动,企业岌岌可危———原本方向正确的多元化发展战略,却因为一个用人环节的失误导致前所未有的挑战。
当年7月,陈爱莲出任中宝总经理。到任不久,她发现一个巨大的销售漏洞。“当时中宝有28个销售人员,月销售收入100万元。我到任当月亏了62万元,第二个月接着亏了40多万元。我仔细分析了当时的销售制度和市场条件,发现最大敌人不是别的,而是回扣!其实公司只需保留13个人,每人每月完成5万元销售额就可实现盈亏持平”。
陈爱莲立即招进一批新人,而将原来的28人统统解雇。她将桌子一拍,掷地有声的说:“这帮人思想都烂掉了,我还要他干什么?”经历这次铁腕整风,中宝渐渐起死回生。但陈爱莲分析发现,集团主业纺织器材项目已从成熟期进入衰退期。
原因是纺织行业过度饱和,重复建设极为严重,国家开始限产压锭,纺器市场随之大大缩水;同时铝合金管开始全面替代塑料管,何况塑料管连普通小厂都能生产了。蛋糕越来越小,争夺者却越来越多,雪上加霜的结果是,利润渐趋于零。陈爱莲认为,必须进行战略调整,上马新产品,否则企业必死无疑。跟大多数成功企业家一样,陈爱莲敏锐地捕捉到了商机。
她想,最优的选择是在产业链上进行延伸,而自己的优势项目是铝合金管,当时国家已将汽车摩托车作为支柱产业大力发展,而且按照国际趋势,过去普遍使用的钢轮毂,将在数年内被性能更加优越的铝合金轮毂所取代———市场空间大得不可思议!
陈爱莲再作调查,发现全国做摩托车铝轮的企业已达110多家,竞争十分激烈,市场虽处于待开发阶段(利润率高达20%),但国家为避免重复建设,已出台政策限制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上马该项目。怎么办,做还是不做?
陈爱莲按照一惯的“逆向思维”方法,在董事会上进行了深入分析:国家限制企业进入,恰恰证明了市场巨大;国家能限制国有企业进入却不能限制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受限正好为自己预留了市场空间。因此,企业应该逆风而上。
1994年,陈爱莲投入3000万元上马摩托车铝轮项目。她在新产品销售会议上说:“我们必须做到‘一览众山小’———用最优的质量,最合理的价格,最好的服务将别的企业挤下山头。要做就做老大,做到‘再览众山无’。”
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到1997年,在中国首届名牌汽车、汽车零部件竞争力调查中,陈爱莲的zcw牌摩托车铝轮行业占有率达50%以上。
接着,万丰奥特集团应运而生,又兼并中韩合资上海二守合金有限公司,三个月实现了原企业三年的产量。2001年,产销量达到500万件。目前,该集团已成为亚洲最大、世界第二的铝轮生产基地。
1998年初,陈爱莲决心上马汽车铝合金轮毂,此时全国在此项目上已有20亿元的沉淀资本,陈爱莲认为,皆因国内汽车产业整体落后而致。那么,要上此项目,就必须绕过雷区,采取“曲线救国”的策略———首先为国外汽车配套,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之时,国内市场或许也基本规范成熟起来了,那时再回头以国际水准打国内市场,将是轻而易举。
1998年,万丰汽轮下线,由于具有最优性价比,oem纷至沓来,美国福特、日本丰田、法国铁雪龙等多家巨型国际企业的订单源源而来。同时,万丰奥特又致力于通过代理商推出自有品牌,最终实现了为国际最为个性化的豪华轿车配套。
2001年,中国汽车市场已渐趋成熟,陈爱莲杀回国内收购山东都瑞轮毂有限公司,成立了威海万丰奥威汽轮公司,产品专供国内市场,很快,神龙富康、上汽奇瑞等与万丰一拍即合,汽轮源源出厂。
数年之间,陈爱莲将万丰做成了国内最大的汽轮生产基地之一,做到了“国内领先,世界一强”。
另类造车梦
2000年,有人建议陈爱莲做摩托整车时,她已决定上马汽车项目。
企业越做越大,陈爱莲日益自信。与当初介入轮毂项目的悲壮迥异的是,她要通过“造车战役”进入更高产业链条,进行高风险的“前向整合”。
2000年初,陈爱莲找到上汽下属的一个客车厂,后者已经亏损多年,正准备关掉。凭借多年的商海历练,她感到机会降临,就毫不迟疑地花七八千万元吃进了该项目。
与此同时,陈爱莲开始同步整合技术、人才、配套、生产线等资源。这些年,几大汽车集团闲置了大量的技术、人才资源,特别是48岁以上的工程师大都已经下岗。很快,陈爱莲就集结了30多名汽车界的高级工程师,开始了生产线的组装,并从大专院校招来大量技术工人。半年后,万丰完成了皮卡和商务车旅行客车生产线的装备。2000年7月18日,万丰第一辆汽车下线。
“半年,我就只用了半年时间。”陈爱莲自豪的说,万丰汽车第一年就有赢利,但同行业大部分却是亏损。目前,上海万丰汽车新昌生产基地已经具备年产2万辆汽车的生产制造能力。另一条投资数亿元的3万辆汽车生产基地也已在上海浦东紧锣密鼓地建设中。
陈爱莲一再强调,万丰的策略是小而精,小而强,小而优。“目前,万丰已开发生产出10多种皮卡和旅行客车。皮卡车主要针对东南沿海发达的农村市场,旅行客车主要集中在大城市销售。”陈爱莲的思路很清晰,她不进入竞争日益激烈的轿车生产领域。
没有强大的资金实力做支撑,对于跨入汽车领域的制造商而言,是难以想象的,更何况是一个民营企业。据陈爱莲透露,万丰进军汽车业已经投入3至5亿元的资金。
这些年,在汽车、摩托车零部件配套领域,浙江走在了国人的前面。而陈爱莲的制造能力,即使在浙商群体之中也显得卓尔不凡。经过9年的发展,万丰奥特现已成为下辖7家子公司的集团企业,2004年的年产值近12亿元,利润达1个多亿。
“就像当初我立志当驾驶员一样,我想做的,就一定要成功。”陈爱莲说,她总想证明自己完全能靠自己的能力、自己的双手打出一片天,所以创办了自己的万丰奥特。
她觉得从创业的条件来看,男女并没有什么不同;产业没有性别之分,只有智慧高低的区别。她引述惠普公司ceo卡莉的一句话说,“当你做事业时,不要把自己当做一位女人,我从来不按着‘男人应该做这个,女人应该做那个’的方式来思考问题”。
据说,陈爱莲平时总是开着自己制造的“小客车”在浙江新昌600亩的万丰奥特工业园区行走。在自己的企业王国里,陈爱莲总是能找到游刃有余的感觉。
不过,在造车这条路上陈爱莲能够走多远,恐怕她自己也还说不清楚。
陈爱莲与车有缘。1994年起,她凭借汽车和摩托车铝轮毂一举杀入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并迅速成长为亚洲第一大摩轮制造商。2000年,她生产出第一辆皮卡。如今,已形成单排皮卡、双排皮卡、多功能商务车及suv等系列车型,120家销售公司遍布全国。为此,她被誉为“中国民营女企业家造车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