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孙剑 2016同济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交通分论坛顺利召开

2017-10-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2016年5月12日上午,由同济大学主办.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同济大学交通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承办的国际青年学者论坛交通分论坛在逸夫楼会议厅拉开帷幕.论坛面向全球邀请交通领域青年才俊,围绕国际科学前沿.热点研究领域以及行业产业的技术问题展开探讨和交流.通过这个平台,互相启迪.开拓视野,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双方共同发展.本次论坛邀请了七位来自世界一流高校及研究机构的优秀青年学者参会,分别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刘杨博士,美国罗格斯新泽西州立大学汪浩博士,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李佳博

      2016年5月12日上午,由同济大学主办、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同济大学交通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承办的国际青年学者论坛交通分论坛在逸夫楼会议厅拉开帷幕。论坛面向全球邀请交通领域青年才俊,围绕国际科学前沿、热点研究领域以及行业产业的技术问题展开探讨和交流。通过这个平台,互相启迪、开拓视野,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本次论坛邀请了七位来自世界一流高校及研究机构的优秀青年学者参会,分别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刘杨博士,美国罗格斯新泽西州立大学汪浩博士,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李佳博士,美国可再生能源国家实验室陈煜澈博士,美国交通部胡笳博士,美国阿拉斯加大学赵升博士,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李欣博士。

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副校长吕培明出席论坛并致辞。论坛由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吴兵主持,同济大学人事处副处长杨超、交通学院院长陆键,常务副院长凌建明、院长助理涂辉招、交通学院各系系主任及青年教师代表参加了开幕式。

杨贤金书记首先向这七位远道而来的优秀青年学者表示欢迎。他从同济大学校史讲起,表示同济大学的发展史就是同济人同舟共济精神最好的诠释。他说,习总书记提出“要择天下英才而用之”,我们需要一批世界一流人才,特别是一流青年后备人才的加盟。

他还指出,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学科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不仅把握前沿,积极探索理论研究,同时注重服务社会,负责及参与了一大批国家及上海的重大项目。同济大学交通学科完整,基础雄厚,并有许多相关学科支撑,可为青年学者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希望优秀青年人才能到同济大学工作,学校将为新进人才提供良好的学术研究环境与生活保障。

副校长吕培明表示,通过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和高峰高原计划,借助相关学科的支持,将大幅度推动交通学科的持续建设,丰富学科资源。在下一轮的建设中,学校会重点推进“千人计划”和“青年千人计划”工作的开展,完善相关配套资源,为优秀人才在科研、生活等各方面提供保障。

学校人事处副处长杨超具体介绍了同济大学的人才引进政策,包括国家和上海的高层次人才计划,并重点介绍了同济大学的“青年百人计划”项目。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院长陆键着重介绍了学院近年来在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和进步。他表示,同济交通运输学科发展决心很大,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热诚欢迎这些优秀才俊加盟同济,共创同济交通的辉煌。

七位国际青年学者与李辉、叶昕、孙剑、马万经四位交通学院优秀青年教师代表在同济大学嘉定校区通达馆为全院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报告会分为“交通设施”、“交通分析”,“交通规划”和“交通运营”四个专题。青年学者与大家分享了各自最新的研究成果,并与参会师生进行了热烈的学术讨论。

论坛期间,国际青年学者参观了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分别与院系领导、学院青年教师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就人才引进政策、学院教学情况、项目申报、教师考核、研究生培养、生活环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沟通,进一步加深了国际青年学者对同济的认识。多名学者已与同济大学签署了意向性合同,明确表达前来同济大学工作的意愿。

会后,国际青年学者与学院青年教师代表在通达馆前合影留念。至此,2016同济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交通分论坛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