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学武李宝莉万箭穿心 李宝莉——万箭穿我心
从李宝莉被儿子逼迫打包行李离家时,我开始流泪。我完全没有预料会哭出来。影片结束,打扫电影院的阿姨进来,见只有我一个人,很和蔼地跟我打招呼:“只有你一个人来看呀。”我刚刚擦掉眼泪,只能勉强笑笑,把卫生纸扔到了她手中的撮箕里。
走出电影院,天色已渐暗,风很大,吹的我面庞冰凉。我忍不住又开始哭起来。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看完会像我这样,大概并不会太多吧——我是湖北人,对这部片子中的许多细节更有切肤之感。李宝莉的性格是我很熟悉的,许多湖北女人都像她一样,要强,泼辣,能干,控制欲强,家里家外都像是一把手。
这样显得一些湖北男人极懦弱,处处被妻子管束,有贼心没贼胆(当然不排除有贼胆的)。 想到今天上天涯看到一个帖子,一个男人发的,说很后悔娶了一个湖北女人。
这很显然是地域歧视。我不知道其他地区的女人是不是都温柔似水,我只知湖北女人有多要强,有多能干。这种要强和能干让她们的家庭在极其困难的境地中得以支撑,却抵挡不住时代的洪流。
《万箭穿心》的故事开端大约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时代的大环境使得人心思变,那些没能跟上时代变迁的人只能无奈被淘汰。很不幸的,宝莉和丈夫都不是“时髦”的人。 没有知识文化,只凭借勤劳努力就可以很好生存的时代逐渐远去,这是与宝莉一般的妇女目力所不能及。
第一批下岗女工想必是极落魄的——她们曾经因为手脚麻利能干认真而被冠以种种荣耀,但也因为除此之外一无是处而被抛弃。那个时候的女人要强,宝莉也在汉正街找到了一份薪水普通的工作。
然后生活本来可以这样过下去,虽说辛苦了些。 宝莉的丈夫马学武是工厂的车间主任,就像无数的工人一样,为人善良,有些怯懦,靠着勤劳本分又有些文化,升到主任这样一个位置。
就像片子中所说,他是一个“乡下人”,怕老婆,对妻子的颐指气使不能反抗,或者说不知如何反抗。他天生气场弱于妻子,不太会说话,于是夫妻关系一边倒,落了个惧内的名头,全厂闻名。 马学武的性格实在窝囊,跟妻子意见不合时不是妥协,就是自己生闷气,大概也很少还口,即便他有一千个还口的理由。
这样的性格很容易患上抑郁症。 而李宝莉对丈夫的挑剔不满渐渐升级成了惯性发脾气唱反调,甚至是神经质的,无论马学武做什么她都无法体谅。
这致使问题被逼进死角。 我不想更多地讨论他的外遇以及这个家庭的婆媳问题还有子女教育问题,总之,长期家庭生活不愉快加之性生活贫乏致使马学武日渐消沉。终于,被妻子举报到公安局致使下岗这件事情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稻草。
对于马学武这个人,可以说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了,放弃生命固然是艰难的抉择,尽管活着的人往往更为艰难。他连遗言也不留给宝莉,却狠心将母亲和孩子的重担扔给宝莉。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他对宝莉的报复,但可以看出他对宝莉的强烈恨意。
这样的恨既可怜又可笑,因为宝莉不认为自己做了什么该被恨的事情,而马学武也不愿提起这些令他感到难堪的感受。思想上的无法沟通致使二人同床异梦。 中国有多少夫妻过着这样的生活,可想而知。
李宝莉并不了解她的丈夫,就像她的丈夫也不太了解她一样。李宝莉不会细心关照丈夫的精神世界,显然马学武的神经没有李宝莉坚强。丈夫不管不顾地撒手了,整个家只能由她撑起来。中间的艰辛我也不细说,时光跳到十年后,小宝高考夺魁,欲与她断绝关系,以偿父亲之恨。
李宝莉终于还是走了,她以为离开是对小宝而言最好的选择,直到最终她也没能解开与小宝之间的心结。对小宝我只有一句话说,伢小,不懂事。 李宝莉这样的女人,悲哀在一辈子为别人而活,却又不断被爱的人伤害、抛弃。
这跟她的性格有关,但根本原因不在她,而在这个社会。面对儿子的漠视,丈夫的漠视,她选择视而不见,自欺欺人,就像在殡仪馆,她怪罪婆婆到家里来扰乱了一切,却不肯面对现实——丈夫也是间接被自己逼死的。
她是一个极普通的人,虽然在生活上挑起一切重担,精神上却予以回避。 扁担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如李宝莉一样的人也渐渐老去,即将退出历史的舞台。
这种现实,令人非常心痛。社会发展不容逆转,楼房的拆迁尚不忍心,人的放逐又情何以堪?李宝莉是一个点,还有无数条线错综复杂。似她这样本来没有什么大的错处却沦落到无家可归的人太多太多,我们找不到安放她的合适位置,只能无情地将其舍弃。
万箭穿心,习惯就好。结尾,李宝莉离开了这个让她万箭穿心的地方,对命运妥协了。我已不愿再想她日后的生活,那只会让我的眼泪流的更多。 PS:片子还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我能力有限不能写出更多,上面的话也写得不太有条理,还请见谅。这是一部华语电影的精品,我个人认为,从小人物着手的电影方显导演的智慧和人文精神。比起那些主题宏大的影片来说,这样的片子更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