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孝贤画像 胡金铨杨德昌侯孝贤李安魏德圣台湾电影三代导演代表群像素描
在同代台湾导演当中,最受评委追捧的无疑是李安。可能因为留学美国的原因,尤其是纽约大学受过电影专业训练,在台湾土生土长的李安,其电影了无台湾乡土气息,而是不知不觉地有着好莱坞的印记。虽然这不能掩去李安的聪明和才华,并且长短俱在,无从褒贬,只能作为一种特征加以评说。
不管李安的电影生涯如何丰富多彩,其最出色的作品却是早期的三部华人主题,《推手》《喜宴》《饮食男女》。有趣的是,这三部影片最为出彩的人物,又都是郎雄饰演的三个角色,故而人称郎雄的“父亲三部曲”。比起黑泽明的三船敏郎,郎雄的角色无疑是小人物,无多三船的气度可言。
尽管郎雄一再显示太极拳师的自尊,军人的面子,厨师的手艺,把个腰板挺得笔笔直,但骨子里却并非济世传奇,亦非盖世英雄。倘若说黑泽明是个托尔斯泰式的叙事者,那么李安则好比契诃夫,并且颇有中国式的幽默感。
将食色二者拍到极致之后,李安似乎没有方向了。于是乎,《理智与情感》找上门来,成全了李安的国际级名声。这部电影与其说是艺术,不如说是十分出色的电影专业的学生作业。恰逢几位英国大牌演员加盟,使之金光闪闪。之后,李安的再度发力,则是回归中华传统的武侠片《卧虎藏龙》。
此片构思精巧,匠心独具,虽非深邃之作,却聪明得恰到好处。说是经典,恐怕有失夸张;但并非上乘之作,却又让后来的《刺客聂隐娘》黯然失色。可见,笨鸟确实得先飞,晚飞难逮先机。
李安接下去的那部《断背山》,可谓得了风气之先。此片若在奥巴马当政之际问世,无疑是政治正确的典范之作,管保奥斯卡评委献上没完没了的媚笑。况且,虽说早问世十年,但也已经招摇得不行了。李安的电影,总是能够掻到好莱坞的痒处。《断背山》原作是入围普利策奖的美国短篇小说。李安稍许加工一下,撒点胡椒,就端出了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精美正餐。
有了小说改编的成功先例,李安将目光转向了张爱玲。尽管李安既不熟悉张爱玲小说,也不熟悉张安玲笔下的人物和故事,更不熟悉小说中的上海及其当时的历史背景,但李安踌躇满志地硬是拍出了《色·戒》。侯孝贤拍《悲情城市》是因为侯导之于那段历史的刻骨铭心,李安拍《色·戒》却基于对那年代的上海几乎是一无所知。
更为悲摧的是,李安与诸多华语导演一样,对女性尤其是对女性的内心世界,极度茫然。结果,似乎是为了掩饰那样的茫然,李安在《色·戒》中以渲染床戏加以搪塞。
作为电影艺术的失败,不言而喻。《色·戒》是李安的走麦城,此后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也只能当作好莱坞式的娱乐片看了。李安的电影艺术生涯,可谓是,成也好莱坞,败也好莱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