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孝贤电影风格分析 侯孝贤的电影风格(一)
章中,对此二方面有具体的说明。他基本上抱持与朱天文同样的看法,认为侯孝贤的《儿子的大玩偶》与同年的长片《风柜来的人》告别之前的三部「主流商业电影」(《就是溜溜的她》1980;《风儿踢踏踩》1981;《在那河畔青草青》1982),「正式确立了侯孝贤风格」(66)。
不同的是孟洪峰更详细地分析了侯孝贤的风格特征,不再仅限于镜头运用的讨论。他从自己对于侯孝贤风格的印象着手,指出他的影片给人的印象一是「闷」,二是「愣」,三是「浑」。
「闷」,因为影片似乎都在追忆童年往事,既没有神话,也没有奇迹;「愣」,是因为影片打破叙事的因果关系,改以他所谓的「情绪蒙太奇」来连贯,任由情绪流倘;「浑」,则是因为侯孝贤的影片以抒情为主,是一种所谓的「状态电影」,强调情绪大于叙事,呈现出一种普遍而真实的生存状态。
这似乎就是侯孝贤所欲拍出的「天意」与「自然法则」。 孟洪峰接着指出,侯孝贤制造这些风格印象的方式(同时也是他的风格特征)就是透过「物化情绪」与「心理张力」。
他以中国传统美学的「意境」观念解释侯孝贤的电影风格的特,认为他的长镜头呈现「静」、「远」、「空」的意境,表达出作者本人对于「生活真切独特的感受和认识」(72)。
侯孝贤的「空镜头」则是源于他对于「环境」的重视,因为环境是情绪的最佳载体。而他喜好使用「追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