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彬国家公园 王立彬:打造山水林田湖一体化的国家公园

2017-05-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随着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出台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滚滚"大熊猫."兽王"东北虎成为今年两会的亮点之一.东北虎豹.大熊猫等国家公园试点被推到公众关注的前台.2017年,恰逢世界上第一座国家公园诞生145周年.在当今全球上千座国家公园中,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国家公园呼之欲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国家公园,最重要的内涵就是要体现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建立国家

随着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出台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滚滚"大熊猫、"兽王"东北虎成为今年两会的亮点之一。东北虎豹、大熊猫等国家公园试点被推到公众关注的前台。

2017年,恰逢世界上第一座国家公园诞生145周年。在当今全球上千座国家公园中,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国家公园呼之欲出。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国家公园,最重要的内涵就是要体现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到2015年《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出台,至2016年底9个试点实施方案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我国的国家公园概念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的生动体现。

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打破了"山一块、水一块,林一块、田一块"的碎片化管理体制,成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探索的尖兵。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国家公园,最重要的制度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按中共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央审定并于2016年底公布实施的《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办法(试行)》明确指出,对所有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对象包括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湿地、水流等。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了我国国家公园的全民性、公益性、共享性。

我国自然资源属于全民或集体所有的公有制。按党的十八大确定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改革思路,全部自然资源由所有权人代行自然资源资产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这为全体人民共享自然资源奠定了制度基础。在确保子孙后代永续利用的前提下,科学研究、普及教育、全民共享成为应有之义,"圈地收钱""占山卖票"、部门各自为政"审批生财"不容于法、理、情。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国家公园,我们在借鉴全球成功经验的同时,更要吸取各国失败教训。2015年,国家发改委与美国保尔森基金会签署《关于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合作的框架协议》时,发改委负责同志强调,要研究全球国家公园体制的案例,确保中国国家公园体制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文化自然遗产资源的国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传承。

国外成功经验,我们说得多;国外失败教训,我们讲得不够。包括黄石国家公园在内,美国3600多公里"国家公园之路"恰与印第安人"血泪之路"重合,这一点耐人寻味。壮丽、成功美国的国家公园,"土地无主""无人居用"背后,是剥夺、驱逐原住民印第安人的丑恶史。30年前的1987年,美国国会才宣布"血泪之路"为记录不正义历史的国家遗产。我们必须深入反思这些的启示。

我国西部与地广人稀的美国西部不同,我们必须考虑当地居民发展。大熊猫栖息地、三江源、东北虎栖息地国家公园试点,面积都比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大得多。渴望接近祖国自然文化遗产的全体国民,与当地原住民,都属于一个共同体。

我们必须处理好以人民为中心与生态保护优先的关系,处理好中央与地方财权事权划分的关系,处理好保护第一与扶贫攻坚的关系,处理好增进全民公益福利与原住民福祉的关系,以创造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气派、世界水平的国家公园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