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艳妮简介 愿做教育常青藤:记蒲城县城关镇中学教师雷艳妮
世界犹如一片苍翠葱茏的森林,有的人是葳蕤的乔木,有的人是苍劲的灌木;有的人是参天的白杨,有的人是婆娑的杨柳,而雷艳妮却是一个痴心教育、始终如一的常青藤。
蒲城县城关镇初级中学雷艳妮
雷艳妮,女,1982年出生,二级教师,现任蒲城县城关镇初级中学九年级六班语文课教学,陕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她凭着满腔的热忱在教育的沃土上阅历了十三个春秋。
十三年的执教生涯让她用一种平和恬淡的心态超越汲汲于名利,用永葆激情的行动感召每一位学生,用平凡的细节、孜孜的身教铸就简单却荡气回肠的每一堂课,用"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赢得"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意犹未尽,用一名真正的人师时刻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法国作家卢梭说过:"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学生以任何东西"。她愿用自己的满腔热血给予学生细微的榜样,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健康快乐地成长。她没有催人泪下的事迹,没有光辉鲜亮的佳绩,有的只是一颗做最好的自己、还原教师本真形象的芳心。她是执根教育的常青藤。
问渠哪得清如许 潜心教育忠职守
人杰地灵的蒲城大地孕育着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姚古村,不起眼的小村庄里住着一户平凡的人家,爸爸丹青墨香扬鞭教育四十年给雷艳妮注入了热爱教育的溯源。
雷艳妮的梦想就是成为和爸爸一样的老师。2002年9月她圆了教师梦,幸福在讲台上,追逐在路上。她深知思想指导行动,行动蓄积习惯。学生犹如一棵正在茁壮成长的幼苗,要想让幼苗开花结果,那教师就得勤施肥、善浇水,让学生有肥沃的土壤。
每天早晨要求学生6:50到校,她6:40已站在教室门口,面带笑容迎接每一位风尘仆仆的学生。进了教室,更是严于律己,要求学生大声诵国学经典,她便先陶醉其中,声情并茂地读起来,学生在她的感召下激情澎湃,读得热烈奔放。
要求学生书写工整,提前预习,她也将自己的备课备得扎扎实实,超前完成,九年级上下册语文10个备课本井然有序地排列着。学生头疼的是作文,她就每隔一周给学生上一堂终生难忘的作文课。
譬如她在作文教学《物生灵》时,以本班的一个学生导入:上第一节语文课,他一鼓作气,举了四次手,让老师一下子记住了他那宽大的手掌和看人时眯成一条缝的眼睛,那眼神,分明是林永健的翻版,眼小却有一种凝聚力,就和他的名字一样,张弛着男生的力度、宽度和厚度……学生一下子就说出他的名字并很快进入情境。
学生小试牛刀,她带来了熊大面具、语文课本、平板电脑、沙包等物,让学生在切身的物中写出佳作,郭卜维同学居然把所有的物串接起来,穿越时空,博得全班学生自发性地鼓掌,并冠以"才子"的美称。
凭着对作文的感悟,凭着那份千教万教,教生求真的责任;凭着那份打到学生心灵深处,怀揣着一颗真心的使命,让语文通生心;凭着那种熬尽心血,滴尽汗珠,点亮学生心灵的苦乐观,她引来镇中作文教学的源头。
在校领导的支持下,在初三语文组姐妹的帮扶下,她在城关镇中组建了"雅韵文学社",开启了镇中作文教育的独特模式,把学生头疼的作文讲得惟妙惟肖。
各年级的语文老师也加入社团,至今已吸纳社员近百人,城关镇中的社团已成为蒲城教育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光亮的背后定离不开她默默无闻地付出,她用独到的方法演绎着别开生面的作文课,用人格魅力洗礼着学生。
那次作文课《情生灵》,她写了自己的妈妈:六十多岁,体型微胖,每天都步行于华宇和雅枫之间。夏日的阳光让她满鬓的白发显得格外刺眼,她就这样从不间断地走着……正讲着,教室门被撞开:"艳妮,快,壮壮的头被秋千撞破了,快送孩子去医院"。
听着儿子的嚎啕大哭,她只说了句:"我上完课再来,你先带孩子去"。妈妈抱着孩子跌跌撞撞地走了,就连正在听课的教师陈亚珍都跟了出去,她却从愣怔中回过神来继续讲课,没人知道她的心在流血。
未滴出的泪含在眼眶并播放汤潮的《妈妈,我想你》,学生热泪盈眶,大受鼓舞,思如泉涌,佳作连连。这时候她的泪才像雨点一样滚落下来:"你们不头疼作文就好"。
执教30年的李爱玲老师潸然泪下激动地说:"我当了这么多年老师,从来没听过这样有教育意义能带给学生心灵震动的作文课"。教室的掌声经久不息,这时候,在陈亚珍老师的陪同下孩子从医院回来了,摸着那缝了五针的伤口,雷艳妮自责地说:"疼吗?"无声胜有声,大家都知道沉默是对雷老师最好的支持。
雷老师就是这样潜心教育忠职守,从不向学校请一次假,总是以最真的笑容、最饱满的激情走进课堂,凭着这种对教育的赤诚之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她用永不懈怠的豪情迎来了一个又一个硕果,被学校评为"先进教师""学科带头人""成绩优胜者",本学期更是以"三连冠"的教学成绩赢得学生的信赖,同事的赞许,领导的褒奖。
为有源头活水来 严爱相济德育人
学生的心灵犹如一张白纸,她要在这张白纸上绘出五彩斑斓的图画。她要用自己的言行来塑造人。"无德无以为师",她越来越真切地感受到,教师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那就是具有渊博的学识和良好的师德修养。身教重于言教,习惯砥砺品质,一点一滴,寸积铢累,耳濡目染,她的道德品格便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俗话说:"哪个牛犊不撞娘"。学生和老师也难免针锋相对。雷老师常说:"她要用阳光雨露滋润学生心田,要用关爱宽容规范学生言行,将德育日常化、生活化、规范化"。
原肖同学的转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九月份刚开学,面对崭新的初三生活,原肖却未改往日的做派,经常不交作业,雷艳妮问她缘由,她却不屑一顾地回答:"没钱买笔"。雷老师没说什么,从包里拿出了自己心爱的钢笔递到她手中温和地说:"这下有笔了,这支笔陪伴我多年,今天老师就把它送给你,希望你用它写下漂亮的字"。
从此,她再没落下一次作业。可好景不长,没过几天,她用特立独行诠释着我行我素。时尚的烫发头,时髦的名牌衣服,吃了零食的垃圾袋随意丢弃,耳朵上时常挂个mp3,上课了,也不肯取下,雷艳妮走到她跟前轻轻拿下耳机,把声音调到最大,再用自己上课的扩音器把声音扩大到每个学生都能听清楚,聆听完一首流行音乐,雷老师幽默地说:"上课就像流行歌,歌听完了你想再听,那就只能重放一遍,等它流行过了,它便成了经典。
带着轻松的心情让我们重温内容"。原肖第一个鼓掌,并自觉收起mp3,专注的眼眸再也没离开雷艳妮。
雷艳妮在心里琢磨:"那她的其他缺点怎么办?"通过家访,她了解到原肖的妈妈开着服装店,原肖穿的衣服都是店里的。雷艳妮准备从思想入手,在网上搜集查阅了"2015年最美孝心少年"的励志事迹,以《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为背景音乐,穿插图片制作成幻灯片,并让原肖当主持人。
元宵在写串词和排练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了父母的艰辛,从那以后,她恢复了学生发型,换上了干净的校服。原肖读懂了老师,读懂了家长,读懂了自己,再也没乱扔过一次垃圾,学习成绩更是蒸蒸日上,期末考试她的语文高达93分,她送给雷艳妮一个萌哒的称呼——"女神"。
原来从小事做起,关心爱护学生,让学生受到感化,从心底佩服老师是一件如此愉悦的事。
雷艳妮常说:"老师的关爱和引领,是学生健康阳光成长的源泉"。刘泽林是个聪明的男生,但因为父母离异,他从小由姑姑带大,心灵蒙上了挥之不去的阴影,本来活泼的他总觉得低人一等,平时不太与同学交流,雷艳妮曾几次找他沟通试图打开他的心结,鼓励他要有自信,大胆和人交往,但收效甚微。
在一次语文课上,雷艳妮发现他把粉笔拿在手中折成几节,心中积压的情绪要在瞬间爆发,雷艳妮故意转过身等待刘泽林出击,果然,他把粉笔砸向了前面的党世纪同学,她见状,拾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大字:"心魔要靠自己去除"。
下课后,雷艳妮拿上篮球和刘泽林、党世纪一起来到操场,一人一个球,一人一个栏杆,打到筋疲力尽为止。
半个小时过去了,眼看两人都已累坐在草坪上,雷艳妮再让他们各投10个球看命中率是多少,刘泽林投进去3个,党世纪投进去2个。雷艳妮趁机发挥帮刘泽林赶走心魔:"情绪要用来发泄,发泄过后就是晴空万里,另外,粉笔的功用折射的是老师的美,篮球才是用来投的,同学之间是用来团结友爱的"。
话音刚落,刘泽林主动和党世纪拥抱,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那次过后,他上课爱发言了,朋友多了,重拾自信和阳光,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如今,他已成长为一个"阳光少年",每次考试语文都在90分以上。如此的变化诠释着雷艳妮的严爱相济。
扬雄早言:"务学不如务实者。师者,人之模范也"。雷艳妮顾全大局,处处做学生的榜样,学生在情不自禁中受到熏陶,收到润物细无声之良效。
梅花香自苦寒来 常青藤下春永驻
新时代的教育呼唤反思型教师、研究型教师,作为一名青年教师,雷艳妮不竭之泉、时时泛滥着清新的溪流。她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参加"国培计划",并以优异的成绩回馈教学。她潜心钻研业务,坚持校本研修和培训,《夯实基础 走进语文》就是她勇于探索语文的实绩。
她广泛汲取营养,捕捉新的教育信息,《新课改下语文教学问题反思》便醒目出现在《陕西教育学院学报》上。她踊跃参加公开课赛教活动,并连年被评为"赛教优胜者""区级教学能手""县级教学能手",她当之为愧。
"起始于辛劳,收结于淡泊",在三尺讲台上,她用默默无闻播撒着智慧和所学,用乐教善思传承着文明和经典,用呕心沥血收获着专注崇拜的眼神,用阅历春秋、苦苦耕耘换取品质的砥磨和冶炼。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老师的仰视彰显着老师生生不息的人格魅力。她始终丢不下那沉甸甸的承诺,离不开那绽放的花蕾。她将终身为人师表,立德育人,敬业爱生,严谨治学,好中求好,载着一艘小小的渡船,浇灌着数不胜数的绿树红花,送走一批批留下笑靥的花朵,在教育的乐土上追寻人师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