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彭程 《在母语的屋檐下》作者彭程:向作为母语的中文致敬

2018-03-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高考前,北京四中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考前辅导.赵宇宏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重庆北碚区兼善中学的毕业生在上语文课.秦廷富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记者:<在母语的屋檐下>经<光明日报>发表后,产生了不小影响,很多报刊.网站及散文选本予以转载.去年,包括您在内的多位京城作家.报纸副刊编辑.出版人,在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散文合集,书名就是<在母语的屋檐下>.您本人由线装书局出版的散文集,也以此作为书名.看得出您很重视这篇作品,当初写作时是怎么构思的?彭程:<在母语的屋檐下&g

高考前,北京四中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考前辅导。赵宇宏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重庆北碚区兼善中学的毕业生在上语文课。秦廷富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记者:《在母语的屋檐下》经《光明日报》发表后,产生了不小影响,很多报刊、网站及散文选本予以转载。去年,包括您在内的多位京城作家、报纸副刊编辑、出版人,在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散文合集,书名就是《在母语的屋檐下》。您本人由线装书局出版的散文集,也以此作为书名。看得出您很重视这篇作品,当初写作时是怎么构思的?

彭程:《在母语的屋檐下》是我对于作为母语的中文的致敬。我试图勾勒出它的辽阔和深邃,它的博大和精微,它的种种难以名状的美。母语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仿佛渗入到血脉中一般。母语关涉到人的亲近感、归属感和家园感。

我对于这个话题一直很关注,十多年前就曾经写过一篇《在母语中生存》,“屋檐下”可以说延续并深化了那篇文章中的思考。母语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密码,小到一个人的身份认同,大到一种民族文化的延续,都与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可以说,母语是一个人作为具体族群的一名成员的鲜明标识,是他与一种特定语言所从属的文化之间的坚韧的纽带。全球化导致了各个地区、不同族群在物质景观、生活方式上的高度雷同化,这时,坚守和彰显一个民族独特的精神文化气质,就显得至关重要。当前,我们强调要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而母语无疑是一把打开这座文化宝库的钥匙。

记者:您的另外两篇散文《头脑中的旅行》和《尺度》,还分别成为2015年湖北省和2009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的阅读理解题。请谈谈这两篇作品的创作初衷。

彭程:《头脑中的旅行》,我试图揭示出色的想象力对于一个人的精神情感生活的重要性。借助它,可以营造出奇特瑰丽的境界,可以摆脱具体时空的限制,让人仿佛身临其境,获得一种超越性的审美体验。我援引了波德莱尔、蒲宁等外国文学名家的作品作为说明。

当前随着技术的迅猛发展,真实与虚幻、虚拟世界与客观世界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小,也为人们欣赏和体验生活之美,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因此,这个题材也可以说折射出了时代的某种属性。

《尺度》,我想表达的是一个人的行为总是受到其价值观的驱使。作为社会上的人,每个人都需要遵守公共的法律道德准则,这是最大公约数。比如作为一名中国公民,就应该信奉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在此之外,作为具体的个体,对于如何生活,可以而且应该有自己的理解,以及基于这种认识的选择。一个开放的现代社会,必定也是一个尊重个性、倡导和谐的社会,这样的社会也必定会丰富多彩,充满活力,前途美好。

记者:您的作品屡次入选,是否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考语文试题的选文标准?

彭程:根据我个人的理解,高考语文试题的选文标准,从主题立意的角度来看,所选文章应该具有比较丰富的阐释空间,具有能够层层扩展、不断递进的意涵,而不能一览无余,过于清晰明确。同时,文本本身也要适合进行结构、层次、修辞等多个方面的分析剖解。当然这只是我的主观猜测,因为从来没有和出题的老师交流过,不知具体情况是否如此。

记者:还记得您当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吗?在您看来,与当年的高考试题相比,今天的高考试题有哪些变化,又有什么共通之处?

彭程:我是1980年参加的高考,那年的作文试题是《读〈画蛋〉有感》,让考生写读后感。短文通过介绍达·芬奇反复练习画好一只鸡蛋,揭示了勤奋、专注、从细微处做起的良好习惯对于成功的重要性。近年来的高考试题,多数也都突出地体现了对于生活的感知和思考。如今年各地的作文题目,从共享单车说到减少空气污染,从重庆火锅说到食品安全,许多话题都是既紧密结合现实,也能有效地检验考生的思维能力。

当然,与三四十年前相比,今天的语文试题特别是作文命题则呈现了更为鲜明的时代特点。现实生活日趋丰富和复杂,作文命题作为对生活的反映,要求容纳的意蕴更为丰富、多义,并具有开放性。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更具挑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