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院院士是什么级别】中科院院士级别待遇 中国院士待遇

2017-10-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主要内容?院士是什么级别?9月10日,原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副总工程师张曙光涉嫌受贿4755万元的案件,在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开庭审理.庭审中所披露的事实显示,官运亨通的张曙光,还觊觎着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中科院院士.他曾于2007年.2009年两度参评中科院院士,检方指控,他的多笔受贿均与参评院士有关.为此,一共受贿2300万元左右.参评院士到底需要走什么样的流程?当选中科院院士又会得到多少利益?中国的院士和外国的院士又有何不同呢?院士(Academician)一词源于Acad

主要内容?院士是什么级别?9月10日,原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副总工程师张曙光涉嫌受贿4755万元的案件,在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开庭审理。庭审中所披露的事实显示,官运亨通的张曙光,还觊觎着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中科院院士。他曾于2007年、2009年两度参评中科院院士,检方指控,他的多笔受贿均与参评院士有关。为此,一共受贿2300万元左右。

参评院士到底需要走什么样的流程?当选中科院院士又会得到多少利益?中国的院士和外国的院士又有何不同呢?院士(Academician)一词源于Academy。 Academy是古希腊传说中一位拯救雅典免遭劫难而牺牲的英雄,希腊人为了纪念他,建立了一个以Academy命名的幽静园林。

在建园后916年的时间内,受到Academy智慧勇敢感动的学者,纷纷在园内讲学,进行自发的学术活动,其后的许多学术团体都自称为"Academy"。1666年,法国成立了皇家科学院,到科学院工作的著名科学家首次被称为院士"Academy"。

什么人有资格当选两院院士?两院即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

两院院士候选资格基本相似,归结起来有这几方面:在科学技术/工程科学技术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具有中国国籍;具有高级工程师、研究员、教授或具有同等职称。

据媒体报道,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就曾因为国籍问题落选中科院院士。

院士为终身荣誉 享受待遇相当于副部级,两院院士均为国家设立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

据媒体报道,一些熟悉政界的人士常常开玩笑称,两院(中科院、工程院)是中国部级官员最多的单位——尽管没有明文规定,人们几乎公认,所有的院士均享受相当于副省/部级待遇。当然也有例外——本身是正部或以上级别的院士会享受更高级别待遇。

资料显示,国家给院士的待遇是每个月200元(免税)补贴,这还是上世纪90年代初制定的标准,十多年来一直没有变过。除此之外,关于院士待遇并没有其他明文规定。

另据报道,院士所在单位也向他们发放地方院士津贴,发放金额少则1000元/月,多则5000元/月。国务院还规定资深院士每人每年享有1万元的资深院士津贴,免予征收个人所得税。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欧阳钟灿否认院士享受副部级待遇的说法。他说:"院士不是干部,没有官职,有人说副部级,哪有这样的事。是地方给的一些待遇,奖金,但是在北京,我们也没享受到这个待遇……"

地方给予院士的优厚待遇,尽管院士已经在人数上大大增长,在地方上,他们仍然是相当稀缺的资源。公开资料显示,各地为了招徕院士,均推出了相当优厚的条件。

2009年12月,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宣布,两院院士如果愿意到院里任职并完善协议,单位将提供不小于200平方米的住房,并一次性给予200万元安家费。

2010年8月,河北宣布,在冀院士特殊生活补贴由每人每年6万元增加到20万元;新引进和新当选的院士给予100万元的科研启动经费支持;新引进院士给予一次性安家费20万元;医疗保健按副省级对待,每年两次健康检查;配备相对固定的专用车辆。

河南省明文规定,从2004年起,河南省省属单位院士年薪不低于20万元,省财政为院士每人补贴20万元配备工作用车,院士享受相当于副省级的医疗待遇,医疗费用实报实销并发给每位院士每月500元护理费用。

武汉理工大学承诺,凡引进来的院士,都能获得100万元科研经费、200平方米院士楼住房、50万元安家费。

湖南一所大学对引进院士许诺:配偶随调,支付100万元人才使用费,100万元科研启动费,安排200平方米左右的住房。

山西省中北大学规定的引进院士待遇为,科研启动费200万元、安家费10万元、年薪20万元、来校后分配260平方米住房等。

江苏南通市曾在2010年推出名为"江海英才"的揽才计划,其中包括:到南通市区工作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或条件相当的境外高端人才,提供不低于500万元的工作经费,150万元的购房补贴或提供不少于180平方米的暂住房,并在3年内按实际在通时间给予每月5000元的生活津贴。

除了普遍的待遇优厚,各省为招徕院士,奇招迭出。

沈阳市曾规定飞机场和火车站对院士出行要给予贵宾待遇;湖南省政府曾提出,给在湖南工作的院士配发"湘O"汽车牌照,而"O"字头的汽车牌照此前一直是警务用车专属。

成功招来院士的单位,也跟着院士沾光。

据媒体报道,辽宁省出台政策,如果某单位引进或培养出一名院士,辽宁省将对该单位奖励1亿元。据悉,此前引进一名院士的奖励是2000万元,1亿元的力度在全国也属罕见。

一部分院士同时身兼行政职务。比如2009年,中国科学院新增的35名院士中,八成是高校或研究机构的现任官员;中国工程院新增的48名院士中,超过85%是现任官员。

也有一部分在成为院士后,走向更高级别的领导岗位。

2007年,时任建设部副部长的黄卫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随后不久,黄卫当选北京市副市长,被人们称作"院士副市长"。两年后,黄卫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任常务副主席。

2011年,北京市委组织部发布的64项人事任免中,院士领导再次出现在北京的局级干部层面。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教授武维华,任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玉普,兼任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在2009年升任黑龙江副省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南平,2013年2月当选为江苏省政协副主席。

据统计,有两位院士为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5位院士为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有26人为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4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为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其中3人担任本届全国政协常委。

论院士制度的设立,中国设立院士比起欧美等国来,晚了近三个世纪。但若谈及院士头衔的"含金量",想必欧美等科研强国的院士们,如今也不得不羡煞他们的中国本土同行。

纵览世界各国的院士制度,创立于1660年的英国皇家学会,是世界上最古老而又从未中断过的科学学会。在美国,有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国家工程院、美国国家医学院以及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等四大国家学术院。俄罗斯科学院、瑞典皇家科学院等,也都是设有院士的国家级的科学院。

一些学者研究后发现,美、英、德、法的科学学会对会员的管理,和中国的"两院"完全不同。首先,会员没有工资,只有少许补贴。比如,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的权利是获得学会刊物及享受学会提供的在使用图书、参考文献、手稿方面的方便。第二,会员不仅拿不到实际的"好处",还要向学会缴纳会费,或向学会贡献一部分资金。

如果就中美院士的待遇做一番比较,华裔学者或许是最有感触的。

几年前,国内本土法学专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许传玺当选美国法律研究院院士后猛然发现,美国的院士头衔不仅是"非物质化的荣誉",而且还意味着更多的责任。比如,他本人当选后,就被要求在几周内参加研究院的两个院士咨询组,参与《美国法律重述(第三版)》的编撰。

国内的很多学人,是从华裔学者李远哲当年在美执教的经历,对美国院士的待遇有了一些感性认识。

1979年,李远哲被评为美国科学院院士,1986年,他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成为诺奖得主后,李远哲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得到的待遇,只是学校停车场里的一个车位。注意,学校给他的还不是一个永久车位,只是写着"李远哲先生的优先车位"。但在很多老美教授看来,这个"待遇"已经非常不错了。因为学校的车位一直很紧,停车要花钱,只有校长才能享有个人专属停车位!

除了实际收入和待遇,中美院士在参与科研经费分配时的"个人影响力",也有天壤之别。在时下的国内学术界,对院士在申请国家重大科研计划、自然基金等项目时享有的潜在优势,不仅不以为奇,反而泰然处之;但在美国,不少科学院院士就曾坦率地承认,他们的院士资历或许在申请科研经费时有所帮助,但真正关键的还是申请的项目内容。否则,院士的实验室拿不到项目、无法维系,也照样难逃"裁员"的命运。

原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副总工程师张曙光曾于2007年、2009年两度参评中科院院士,检方指控,他的多笔受贿均与参评院士有关。为此,一共受贿2300万元左右。

此消息一出,舆论一片哗然,参评院士居然需要花这么多钱?!

中科院学部工作局9月11日发出声明,表示在张曙光参选过程中,中科院未曾收到与张"花钱参评"相关的投诉。在此次有关方面的司法调查中,如查实哪位院士有受贿等违法行为,除其本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外,中科院将按照院士章程的规定和程序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从目前的情况看,张曙光案中,"贿选院士"会不会成为案中案,还难以判断,舆论关注的是:张曙光评选院士可能会打点谁?

中科院院士评选,环节很多,也很繁琐。评选所依据的文件是院士章程,具体操作则依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候选人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推荐,一是院士直接推荐候选人,候选人要获得3名或3名以上院士推荐,方为有效候选人;二是全国国内各有关科学技术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中国科协所属一级学会,也可以推荐候选人。

公开资料显示,2007年,张曙光系中科院技术科学部28个增选初步候选人之一,专业为铁道车辆。2009年,张曙光再次出现在了候选人名单中。

成为候选人后,还要经过三轮评选:第一轮,产生初步候选人;第二轮,产生正式候选人;第三轮,投票选举出院士。

首先,由各学部常委将本学部院士,按专业划分为若干评审组(每个评审组应不少于15人),由评审组的院士打分,确定初步候选人。随后,各学部常委会组织召开本学部评审会议,对初步候选人逐一进行评审。全体与会院士进行无记名投票,按得票数多少为序,产生本学部正式候选人。在这两个环节中,一些资深的、有话语权的院士,具有不小的主导权。如果由他们来介绍甚至力荐候选人,效果一般会比较明显。

最后,由学部常委会组织本学部院士,对本学部的正式候选人进行无记名投票。获得三分之二以上选票的候选人,按照本学部的增选名额,根据获得赞成票数的多少为序依次入选,成为新科院士。

据张曙光供述,他在2007年参评因少了7票落选,2009年,只以1票之差落选。由此来看,他是"倒"在了第三轮。即,中科院技术科学部的126名院士,共同决定张曙光的"院士梦"是否实现。

全体院士"票决"这一环节最难通过,首先,因为人多;其次,还有许多院士能坚守学术正义,坚持自己的学术判断,排斥不正之风。所以,张曙光这么多钱花出去了,还是没评上院士。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院士遴选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

曾因中科院院士评选失利而引发舆论轰动的饶毅,在接受笔者采访时也认为,"我觉得科学院院士的选举,大体范围内还是比较公正的,我同意程序没有问题",科学院的制度设计和程序并非问题所在,问题出在了一些院士自身,他们的权力格局及道德水准使评选变味。

多位接受过笔者采访的院士坦承,院士的公开评选虽显得透明,但也为候选人活动造势甚至送礼拉票留下了空间,变相送礼、行贿的情况很普遍。

比如,2012年落马的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原党组书记、副厅长陈明宪,为了能评上院士,展开了大量公关,据接近专案组的知情人士介绍:"陈明宪有一次邀请30名院士到湖南游玩,吃住都在华雅国际大酒店,耗资以百万元计。"

近些年来,院士制度一直遭到诟病,其最大原因就在于没能抵挡权力和金钱的侵袭,导致"高官院士"、"关系院士"等传闻层出不穷。

翻开"两院"的院士章程,院士都只是一个荣誉称号。获得这个称号,除了获得院士会议上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及国家规定的有关待遇,院士们没有任何异于普通人的特殊权利。但作为1980年代"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标杆,作为1990年代克服"脑体倒挂"、实行"科教兴国"的旗帜,"院士"像一个巨大的"善款箱",迅速被来自四面八方的崇拜、爱戴、重视和"善待"填满。

很难具体描述院士们究竟得到了哪些"善待",因为这些待遇因时、因地、因院士品格态度的不同,而有霄壤之别:有人固守人格和学术的操守,以陋室寂寞为荣;有人却平步青云,享尽一言九鼎的"权"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