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菊隐戏剧论文集 戏剧理论家焦菊隐:曾祖为咸丰任命的顾命大臣
焦菊隐在北师大北新华街校址的日子
焦菊隐在巴黎大学攻读文学,毕业时写出博士论文《近日之中国戏剧》。他谢绝了在法国和瑞士任教的邀请,于1938年毅然回国,投入抗日救国洪流,参加救亡戏剧活动。他先后在桂林、江安、重庆等地任教,培养了许多戏剧人才。
焦菊隐再次回到北平,是抗日胜利后的1946年,他被北平师范大学聘为英语系教授,后兼任英语系主任。北平师范大学的前身是创立于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08年改称京师优级师范学堂,独立办学,在南新华街15号建了新校舍。
1912年改名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1928年民国政府迁到南京后,北京更名北平,学校也更名为北平师范大学,1931年与北平女子师范大学合并。
抗战期间学校迁往西北,与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等组成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坚持办学。抗战胜利后,1946年春又陆续迁回北平。北新华街校址称为北师大一院,原女师大在石驸马大街的校址被称为二院,北师大文学院各系都在二院。
二院的西跨院是中文、历史、外语三系的办公室。焦菊隐、黎锦熙、黄药眠等名师,都在这个西跨院中办公。西跨院中还有建于为悼念在“三一八”惨案中牺牲的刘和珍、杨德群烈士纪念碑。
焦菊隐不仅知识渊博,讲课生动,深受学生欢迎,他还是坚持民主支持学运的爱国者。1948年,北师大发生特务打砸外语系的“四九血案”。焦菊隐不顾个人安危,走在游行队伍前列抗议当局逮捕学生,表现了大无畏的精神。
我特地去寻找北师大二院的校址。石驸马大街在复兴门内大街以南,宣武门西大街以北,是与这两条街平行的一条东西向古老的街。因明宣宗二女顺德公主下嫁石璟,石驸马府就在这条街上而得名。因此街与我国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先生的早期活动紧密相关,1969年遂改称新文化街。
从宣武门内大街中段路西,进入新文化街东口,走不远就可看到路北有一座带有明显折中主义倾向的中西合璧的大门。门内是砖石结构的两层灰色楼房,沉稳而庄重,这就是当时的北师大二院。再往前追溯是建于1909年的京师女子师范学院,后经过曲折发展成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
1923年至1926年间,鲁迅在该院执教,并积极支持和指导女师大的爱国学生运动。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曾是北京第八女子中学、北京158中学。后为纪念鲁迅先生,1969年改为鲁迅中学。
建国东堂演出焦菊隐导演的《夜店》
焦菊隐在忙于教学的同时,没有忘记戏剧实践活动。1947年他应中共地下党北平演剧二队的邀请,执导了话剧《夜店》。这是根据高尔基的名著《底层》翻译改编而成的。焦菊隐运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戏剧理论,真实地表现了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
该剧在建国东堂连演三十多场,引起轰动。后来,焦菊隐又排演了夏衍的话剧《上海屋檐下》、欧阳予倩的京剧《桃花扇》,将莎士比亚的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为京剧《铸情记》,在戏剧的多个领域进行探索。
建国东堂是一个什么样的剧场?在什么地方?我从来没有听说过,为此查了不少资料,建国东堂的来龙去脉才逐渐清晰。1923年在灯市口大街东口路北,建成的瀛寰大戏院,是仿欧式风格建筑,有座位700多个。1936年改建为飞仙电影院,后又改为飞天剧场,影戏兼演。
抗战胜利后,由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第十一战区政治部接管,改称建国东堂。在这里曾演出过不少进步戏剧,除《夜店》外,还有曹禺的《北京人》、郭沫若的《孔雀胆》等。解放后建国东堂由北京市军管会接管,改称解放影剧院,在这里进行过全市文工团汇演。后因建筑陈旧,于1950年春停业。
我去灯市口大街一带,试图找到建国东堂的旧址,但大街上都是全新的大厦,建国东堂已踪迹全无。
北京剧场上演焦菊隐导演的老舍名剧《龙须沟》
史家胡同东段路南20号,是一座坐南朝北带有跨院的三进大四合院。这座大院的原主人是谁,现已无据可查。1949年北平解放时这是一处空院,当年华北人民文工团入城就进驻了这个院。1950年文工团编制扩大,改建为包括歌剧、话剧、管弦乐等综合性的文艺团体,定名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即人们惯称的“老人艺”。
刚从美国讲学归来的老舍,应邀写了反映新旧社会变迁的话剧《龙须沟》,特邀当时已任北师大文学院院长的焦菊隐执导。在排演时,焦菊隐特别强调演员要有真实的内心感受,他带头组织演员下基层体验生活,后来体验生活成为人艺的一项传统。1951年2月,《龙须沟》在北京剧场演出,获得巨大成功。这台戏浓郁的北京地方特色与风格,为北京人艺奠定了现实主义表演艺术风格的基石。
东安门大街中段路南,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这里有座北京式样最新、设备最先进的剧场叫真光剧场。真光剧场建于民国十年(1921年),建成后轰动一时,当时的北京《晨报》载文,称其工程宏伟,“诸国之剧院,亦不多观。”
真光剧场的外观华贵端庄,装饰繁多,属晚期古典式或称自由古典式,运用古典建筑的语汇如柱式、山墙、花饰等,追求的却是自由、活泼的构图。入口上部的大型圆拱窗极为突出,成为视觉中心,在两旁塔楼顶部开有小圆窗与其呼应。
塔楼外侧的墙面成圆弧形,也与整座建筑的圆润线条相协调。剧场内部的设施也是当时绝无仅有的,内设包厢、大客厅、酒吧、茶室、衣帽间及女宾化妆室等,让人大开眼界。更可贵的是场内音效极佳。真光剧场由我国建筑师沈理源设计,他早年留学意大利,1915年回国,是我国最早赴欧洲学习建筑工程的专家之一。
真光剧场1951年改称北京剧场,《龙须沟》在这里上演。1961年定名为中国儿童剧场,由宋庆龄亲题院名。1987至1990年剧场曾扩建,但外立面仍保持原貌,被列入北京优秀近现代建筑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