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梅兰芳排演《穆桂英挂帅》的资料

2017-06-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关于梅兰芳排演<穆桂英挂帅>的资料(摘录自"梅兰芳传")1959年,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梅兰芳排演了解放以后第一出,也是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出新戏--<穆桂英挂帅>.梅兰芳从早年就喜爱穆桂英这个人物,在不断演出中更和这个角色结下了深厚的感情.穆桂英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很广,仅京剧的传统剧目中就保留着多出以穆桂英为主角的剧目.像梅兰芳过去经常演出的<穆柯寨>.<枪挑穆天王>.<辕门斩子>.<大破洪州>等,演绎的

关于梅兰芳排演《穆桂英挂帅》的资料(摘录自“梅兰芳传”)1959年,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梅兰芳排演了解放以后第一出,也是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出新戏——《穆桂英挂帅》。
梅兰芳从早年就喜爱穆桂英这个人物,在不断演出中更和这个角色结下了深厚
的感情。

穆桂英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很广,仅京剧的传统剧目中就保留着多出以穆桂
英为主角的剧目。像梅兰芳过去经常演出的《穆柯寨》、《枪挑穆天王》、《辕门
斩子》、《大破洪州》等,演绎的都是有关穆桂英的故事。


在这些故事中,穆桂英是北宋边关守将杨继业的孙媳。她在年轻时,曾大破天
门阵,为北宋王朝立下过汗马功劳。杨家将在抗辽战争中,几乎全家人都为国捐躯。


可是,由于朝廷奸佞当道,杨家却长期得不到信任。后来,穆桂英不得不随祖母佘
太君辞朝归里退隐家乡达二十多年。不久,西夏又来挑衅,边关告急,宋王传旨在
广场比武选帅。穆桂英的女儿杨金花和儿子杨文广离家参加比武。

杨文广当场劈死
奸臣王强的儿子王伦,夺得帅印。宋王见他姐弟年幼,就命穆桂英挂帅。穆桂英看
见帅印,触动前情,不愿出征。后经佘太君劝勉,她才为了祖国的利益而以大局为
重、捐弃私忿,慷慨誓师,接印出征。
早在一九五三年,豫剧“四大名旦”之一马金凤初次到上海演出时,剧目就是
《挂帅》。梅兰芳得知了这一消息后,私下买了戏票,先后一共观摩了四场演出。


在最后一场演出结束后,梅兰芳到后台去向她表示祝贺,并约请她到马斯南路家中
一叙。
当马金凤来到梅宅后,梅兰芳向她谈起了自己对穆桂英这个角色的感情。他说
:“我很喜欢穆桂英这个角色。

说来也巧,一九一三年我首次来沪时,演出的剧目
有《穆柯寨》,扮演的也是穆桂英,第二年在上海又演出《大破洪州》,扮演的还
是穆桂英。我对穆桂英很有感情,但我没有演过老穆桂英。这次看了您的四场《挂
帅》,真正感到豫剧是一个有发展的剧种,蕴藏着许多我所要学习的东西。”接着,
梅兰芳与马金凤又就一些有关穆桂英的艺术形象、化装、服饰等方面的问题,互相
交换了意见。


从那时起,梅兰芳便产生了一个想法,即在适当的时候,将豫剧《挂帅》移植
过来,改编成京剧。
一九五八年,马金凤带着这出戏又进京演出,梅兰芳也前往观剧。像前几次一
样,梅兰芳一下子就被戏中的穆桂英吸引住了。

特别是当马金凤怀抱令旗、点将出
征之际,借助于几大段令人荡气回肠的演唱,把年届花甲之龄的穆桂英沉郁豪迈、
忠心耿耿保卫家国的苍凉气概宣泄得淋漓尽致。坐在台下的观众,无不动容……然
而,当梅兰芳想为建国十周年献上一台新戏时,摆在案头上的剧本却是《龙女牧羊
》。

这出戏如果放在平时,应该还算是个不错的剧目,但在今天,在举国欢庆建国
十周年的当儿,却显得有些不够分量。

梅兰芳委婉而含蓄地将自己的意思向中国京
剧院副院长兼党委***马少波同志提了出来,谁知马少波的意见和他的一样!
作为一名剧作家和党的政治工作者,马少波对京剧并不陌生,还在幼年时他就
曾在北京大量观剧,看了当时余叔岩、杨小楼等等一批名角的表演。

于是,他开始
为梅兰芳寻找起合适的剧本来。
一天,马少波将一个油印的新剧本递到了梅兰芳手中。梅兰芳接过来一看,不
由得眼前一亮。

豫剧《穆桂英挂帅》,马金凤的本子。改编它,正是自己心里埋藏
了多少年的愿望啊!
正如马少波所说,这出戏里的穆桂英年过半百,正适合于梅兰芳扮演;而这出
戏内积极的思想意义,也极符合国家和人民眼下的心思……对梅兰芳来说,穆桂英
那种不计个人恩怨、为国为民勇挑重担,以及那种老当益壮、重振旗鼓的精神与自
己现在的心气儿也极为合拍。


“正合我意!”梅兰芳怀着感激的心情,一口应承下来。
马少波随即行动起来,他请两位女编剧陆静岩、袁韵宜担任了豫剧剧本的改编
工作,并请曾给田汉和欧阳予倩的剧本排过戏的中国京剧院的“福将”郑亦秋担任
导演。

初稿完成后,马少波又根据京剧的特点以及梅兰芳各方面的条件等,对剧本
进行了逐字逐句、一丝不苟的修改和丰富。当定稿交到梅兰芳手里时,他十分满意。
“就照这个排!”梅院长下达了命令。


舞台上的改编工作开始了。改编的原则,梅兰芳是很明确的,他曾再三强调:
“要根据京剧的特点和风格来加以变动和修改,决不能不经过自己的融化而生搬硬
套地去摹仿。我要尝试用京剧的程式和表演手法来表现穆桂英的这一段动人的故事。


我虽然演了几十年的穆桂英,但这是三十年来第一次准备排练的新剧目,我已六十
开外,要演好中年穆桂英的英姿,肯定会遇到不少的困难,但是我有信心要移植成
功,虚心向豫剧学习。

”还像多少年前一样,当剧本完成后,与这出戏有关的全部
人员就坐到了一起,开始策划戏中的重点场子,唱、念、做、打各种身段的安排,
主演应工的行当、扮相,以及大段唱腔、板式、武打动作的设计。


在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了一会儿之后,梅兰芳剧团的元老徐兰沉开始发言了。
他先提了几个建议,人们连声称赞。接着,他又对全剧的整体框架做出了设计:
“戏最后边儿,得加武打。前边是文戏,后边加上武打,就齐全了……”在老一辈
观众看来,“文武带打”的戏看着最过瘾,所以,这样安排,不仅止剧团中众多的
武行演员有了施展的天地,而且也是一种在观众那里讨巧的传统做法。


但郑亦秋却有些坐不住了:《穆桂英挂帅》这出戏的核心是挂帅。

穆桂英从不
肯挂帅到肯于挂帅,全部矛盾已经解决。后面如果再加开打,势必成为画蛇添足。
但他知道,梅兰芳从不采取反驳别人意见的态度,于是,先让大家又东拉西扯了一
会儿,然后才将话题又引回来:“梅先生的武功底子谁都知道,要是在最后露上一
露,观众一准满意。

咱们现在想想梅先生应该怎么打,好不好?”在具体的路数设
计中,人们逐渐发现,没有一个套路是合适的。最后,郑亦秋将球踢给了梅兰芳:
“如果您只是打一套‘小快枪’,而武行打得挺冲,一来于戏无补,”他把头转向
大家:“二来倒把梅先生给‘压’了,是不?”梅兰芳笑容可掬地一锤定音:“亦
秋说的有理,咱们就按亦秋的办。

”在排练之前,梅兰芳先就穆桂英这个人物进行
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他在《我怎样排演穆桂英挂帅》一文中说到:“过去,我只
是以刀马旦的姿态塑造了她的青年形象,而这出戏里的穆桂英却是从一个饱经忧患、
退隐闲居的家庭妇女,一变而成为统帅三军的大元帅,由思想消极而转到行为积极。


从她半百年龄和抑郁心情来讲,在未挂帅以前,应该先以青衣姿态出现。像这样扮
演身兼两种截然不同行当的龟色,我还是初次尝试。”梅兰芳认为,以刀马旦应工
穆桂英,是为了突出穆桂英当年为了保卫祖国而大破天门阵的英雄气概;而以青衣
应工穆桂英,则是为了衬托穆桂英因奸佞当道而退隐家园成为家庭妇女的忧患意识。


在后来挂帅出征时,穆桂英恢复了刀马旦形象,正是这一民间女英雄浩然正气和博
大胸怀的形象化写照。


豫剧《穆桂英挂帅》以气势取胜,主演马金凤在以前的场次中,逐渐积蓄力量,
一直到最后“出征”一场才全部喷发出来。连续几个大段大段的唱腔,将穆桂英的
万端感慨,淋漓尽致她发泄了出来。
而京剧则最容易在“接印”前后“出戏”。

从“不肯接印”到“肯于接印”,
中间就是一个过程,就有它发生发展的层次和脉络,就可以大作文章。
于是,梅兰芳决定,将这出戏的重心前移,移至“接印”一场。


然而,用什么方法来表现这一过程呢?用唱吧,按京剧的常规,这种地方是最
容易“起唱”的,但是,安排一段大家都唱惯了的成套唱腔,似乎显得有些陈旧;
而自己的嗓子对大段的唱腔,也有不胜其劳之感;再说,“接印”时如果大唱特唱,
“出征”时还唱不唱?
用舞蹈来表现当是最为巧妙的方式。

舞蹈,不仅是中国戏曲表演的重要手段,
也是梅兰芳戏曲演出最重要的表现语汇之一。那么,在什么地方舞蹈最合适呢?梅
兰芳紧盯着眼前的几句唱词:
二十年抛甲胄未临战阵,穆桂英为保国再度出征。


一家人闻边报雄心振奋,难道我就无有为国为民一片忠心?
按照惯例,舞蹈插在第三句之后比较合适——三句连续的唱词,将情绪已经铺
垫到一定程度,再加舞蹈就显得不那么突兀,而舞蹈完毕时,再用第四句唱将表演
回归到唱段中,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但豫剧中的这句唱不利于舞蹈的加入,
“一家人闻边报雄心振奋”,“振奋”了还怎么闹情绪?
梅兰芳试着移动唱词,看如何拼接组合才能找到舞蹈表现的最佳契机。


当把第一句与第三句调换了一下时,他发现,契机出现了。被改过的唱词顺序
是:
一家人闻边报雄心振奋,穆桂英为保国再度出征。
二十年抛甲胄未临战阵,难道我就无有为国为民一片忠心?
第三句和第四句之间,正好形成了一个恰如其分的转折空间,为梅兰芳的舞蹈
动作提供了表演的机会。


最后一步,是舞蹈身段的设计。舞些什么呢?中国京剧院的许多老人提出了建
议,有人说可以参照一下《铁笼山》中的姜维观阵动作,也有人提出梆子《回荆州
》中赵云“揉肚子”的身段可以借鉴。

回到家中,梅兰芳又连续数晚将自己的几名
早年弟子召来,让他们分别表演了“风雨雷电”、“奎星夺斗”、“加官进爵”等
舞蹈身段,最后,又特别参考了停演多年的“关平捧印”中的动作……
入夜,梅兰芳翻来覆去,难以成眠,干脆起身,站在客厅的大镜子前,一遍又
一遍地寻找着合适的表演身段。

看来,青衣行当中已没有合适的身段来表现穆桂英
复杂的内心世界了,梅兰芳想到了武生锣鼓经中的“九锤半”,它是无台词的表演
动作所专用,规定情境正是剧中人物在思想混乱时的思考和犹豫。

那么动作呢?谭
鑫培的,李寿山的,钱金福的,老一辈演员的表演片段一幕一幕地在梅兰芳眼前闪
过,最后,定格在杨小楼的动作上。

梅兰芳心里一喜,忙将杨小楼的身段演化为青
衣的动作,伴随着“九锤半”的锣鼓点,徐徐做出……表演取得了意外的效果。排
演的艰辛带来了演出的成功。
一九五九年五月二十五日,梅兰芳主演的京剧《穆桂英挂帅》在北京人民剧场
首演。

一连几场,场场爆满,观众们沸腾了,热烈的反响从四面八方汇来,使梅兰
芳应接不暇。
当然,下功夫最多的地方,也是观众叫好声最多的地方。
导演郑亦秋是这样评价梅兰芳的这段表演的:“梅兰芳同志这段戏表演处理得
非常好……目送佘太君下场后,双手微弹水袖,面上顿时光彩焕发,表现出这位女
元帅不甘蛰伏,重执兵符的内心喜悦。


“唱到‘一家人闻边报雄心振奋,穆桂英为保国再度出征’这两句时,梅兰芳
同志的表演是凛然屹立,使我们觉察到她的心弦跳动,外弛内张,静中有动。等唱
到‘二十年抛甲胄未临战阵’后,水袖挥动,转身从台右后方,走到台左的前方。


两手翻袖,左右挥动,表现跃马疆场的动作,两手在面部一晃,感到自己不似当年
青春时代了。再静一下,从台左起,撩起水袖,坚定地走到台右,表示年事虽高,
英武尚在,决心出战。继之左右一看,想到旧日部将多已凋零,有些感慨。”接下
来的表演,老资格的顾曲家景孤血曾在一篇观摩文章里进行过更为绘声绘色的描绘。


这篇文章发表在一九五九年五月二十六日的《北京晚报》上,也就是梅兰芳演出后
的第二天,题目是《一个人演满台》。他是这样描述的:
在梅兰芳唱完第三句后,“台上气氛突变,随着打击乐的音响提高,顿时把人
引入一种‘铁骑突出刀枪鸣’的意境里面,使人人感到风云变色,山雨欲来。

我们
再看梅兰芳,变了!他完全变了!他虽然仍是梳着大头,穿着蓝花帔,可是已经变
成一位‘姽婳将军,!他那眉头由敛而舒,面容由嗔作喜,挥舞长袖,比画出刀枪
式子,一来一往,掠影翩翩,就好像在旌旗丛中驰骋大漠。他的唱腔韵味也变了!
一段流水板,有如珠走玉盘,却是每个字都像剑锋般地锐利。

应当特别指出:此时
他的一只手还在拿着黄布包装的印盒,实际上只甲单袖挥舞;最后,他连那只拿着
印盒的手指也变了样!从他那拿印盒的手姿和手劲上也可看出:先前看成是身外之
物的‘印’此时却变成是血肉相连了;而那手势之美,也就是说连手上都有了更多
的‘戏’。

无怪当他把那黄布包装着的印盒从掌心上高高擎起的时候,台下已是再
一阵地掌声如雷了。
这一场戏,假如说梅兰芳是一只凤,他就像给空台上布满了彩云;假如说梅兰
芳是一条龙,他就像给空台上激满了海水。

而实际上台却还是空台,只凭他那飒飒
泱泱的演技,不但是充满了台,而且还使满台欲动。”这出戏也受到了***总理
的称赞。

看过戏后,周总理握着梅兰芳的手,对他说:“这个戏很好,看得出是你
舞台生活四十年的集中表现,也是你老年的代表作。”十月初,为纪念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十周年,梅兰芳在北京正式公演《穆桂英挂帅》。


十月十二日,《文汇报》发表了著名京剧演员于连泉关于《穆桂英挂帅》的观
摩文章,题目是《老当益壮》。他以内行人的老到分析道:“这一出戏是很难演的,
要有扮相、有嗓子、有基本功夫,还要有元帅的气度。

起先要含蓄,之后要放开,
而且还不能离开青衣的范围,要演得既稳重又大气,才合乎中年穆桂英的身分。梅
先生的艺术已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六十多岁的人了,还是嗓子是嗓子,扮相是扮相,
腰腿灵活,身上、脸上、一招一式坦坦然然,水袖清清楚楚,跑起圆场来,脚底下
轻、稳、快,叫人看了舒服松心,确实是难能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