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春龄江南丝竹 陆春龄:优美笛音源自江南丝竹
日前,文化部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我国南派笛艺的杰出代表、享有“笛王”美誉的民乐大师陆春龄先生榜上有名。
陆春龄1921年9月生于上海,7岁时,他怀着对竹笛强烈的兴趣,开始向一位精通音律的邻居求教,从此踏上了漫长的音乐之旅。因为家境清贫,陆春龄初中未毕业就当起了汽车司机,后因汽油供应短缺,又靠踏三轮车谋生,继而在江南造船厂做车床工人。
但是,不论生活发生什么变化,他都从未放弃过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依然执着地苦练笛子,因而笛艺日渐精湛,在不满20岁时就加入了当时沪上有名的民间丝竹团体——紫韵国乐社,从此专攻民乐,投身于江南丝竹的演奏和创作之中。
新中国成立后,陆春龄从事了大量演出和教学活动,挖掘并开发了许多中国民族音乐素材。1952年,受上海市文化局委托,他与许光毅、凌律等同仁开始筹建上海民族乐团。20世纪50年代,陆春龄开始在上海音乐学院兼课,从事民族音乐教育工作。1976年,他正式受聘于上海音乐学院,工作至今,培养出大批竹笛和江南丝竹的专业人才。
自1954年起,陆春龄多次走出国门,进行演出和教学,足迹遍及五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曾为多国元首演奏并深受好评,被周恩来总理亲切地评价为“音乐大使”。进入新世纪后,尽管他已年逾八十高龄,但仍坚持演出。
2006年,他应邀进行欧洲巡回演出,在海拔4000多米的阿尔卑斯山顶吹响了《梅花三弄》;2007年4月15日,陆春龄在上海音乐学院举办了艺术生涯八十周年音乐会暨研讨会;同年,作为上海江南丝竹协会会长,他带领协会全体成员在上海东亚展馆内举办的2007上海市民族民间博览会上演奏著名的江南丝竹八大曲,赶来聆听演奏的群众把舞台围得水泄不通。
在从事民族音乐事业的八十年间,陆春龄践行着“生命不息,笛声不止”的励志铭言。历经千锤百炼之后,他的笛艺包容并蓄,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流派。出于对竹笛演奏的探索和对江南民乐的感悟,他演奏的主要基调与江南丝竹血肉相连,饱含着江南丝竹清新秀雅、韵味隽永的艺术风格。
陆春龄曾多次强调,江南丝竹音乐不仅是他最喜爱、最擅长的领域,更是他艺术成长的肥沃土壤。他经常演奏的《行街》、《欢乐歌》、《梅花三弄》、《鹧鸪飞》、《小放牛》、《喜报》等代表曲目,或本身就是江南丝竹的曲调,或脱胎于江南丝竹,都被他演绎得有如行云流水、松涛鹤唳,堪称精妙绝伦。
在演奏笛子时,各种技能技巧的充分发挥对音乐的音响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运用江南丝竹惯用的“气沉丹田”呼吸方法时,陆春龄特别注重协调风门的远近、口风的松紧和力度的大小,他的笛音音色优美醇厚、坚实饱满、强而不躁、弱而不虚,洋溢着江南水乡的风情。
在指法技巧方面,陆春龄经常使用的是江南丝竹中常见的赠音、打音、小颤音和指震音,这样便使旋律更加优美、华丽,大大增强了乐曲的江南韵味。
在改编和创作乐曲时,陆春龄经常使用第二泛音(即十二度超吹),此时笛膜几乎是不振动的,笛子的音色不仅纯净,而且音量最小,可以十分恰当地表现出水乡静谧、祥和的氛围。对江南丝竹的不断学习和挖掘,奠定了陆春龄艺术造诣的坚实基础。在80年的音乐生涯中,陆春龄创作、改编、整理了与江南丝竹相关的曲目200多首,录制了与江南丝竹相关的唱片近100张,参与出版了与江南丝竹相关的文字资料近50本。
在说到陆春龄对江南丝竹的传承和保护时,不能不提起成立于1987年1月的上海江南丝竹协会。陆春龄20年前一手创建的这个民间组织,如今已成为担负着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重任的前沿机构,培养了大量相关人才,为传播和弘扬江南丝竹音乐做出了突出贡献。
协会凝聚了以陆春龄为核心的丝竹界精英,举办过国际性的江南丝竹大赛,成功改编、创作过多首江南丝竹曲目,发行过许多江南丝竹专辑,并于2002年11月,经上海市文广局批准、文化部核准备案,成为首批获文化部认可的、具有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资格的单位,为规范江南丝竹教学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蒋薇)
陆春龄先生是一位博采众长的大家,他的一生与江南丝竹结下不解之缘,他从江南民间音乐中汲取的艺术养分,成就了一个流派的形成,也推动了江南丝竹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