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李光弼打败叛军 一场大风吹散了郭子仪、李光弼九节度使联军?

2018-02-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一场大风吹散了郭子仪.李光弼九节度使联军?冷月无声/文邺城之战是安史之乱中的一次关键战役.此战中,名将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联军对决史思明叛军于邺城(今河南安阳),岂料一场大风不期而至,九节度使联军竟因此一军惊散.全线崩溃.一场大风可以决定战争胜负?事情真的有这么简单?1.战前态势邺城之战前,安史之乱正处于急剧的转折阶段.一代枭雄安禄山被亲儿子安庆绪杀掉,安禄山所建立大燕政权遂落入了安庆绪手中.随即,唐朝军队开始反攻,连续收复长安.洛阳.公元757年十月,安庆绪仅以千余人败逃邺城,河南各地纷纷

一场大风吹散了郭子仪、李光弼九节度使联军?

冷月无声/文

邺城之战是安史之乱中的一次关键战役。此战中,名将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联军对决史思明叛军于邺城(今河南安阳),岂料一场大风不期而至,九节度使联军竟因此一军惊散、全线崩溃。一场大风可以决定战争胜负?事情真的有这么简单?

1、战前态势

邺城之战前,安史之乱正处于急剧的转折阶段。一代枭雄安禄山被亲儿子安庆绪杀掉,安禄山所建立大燕政权遂落入了安庆绪手中。随即,唐朝军队开始反攻,连续收复长安、洛阳。公元757年十月,安庆绪仅以千余人败逃邺城,河南各地纷纷归唐。此时,唐军本该从速进军,彻底消灭安庆绪。但唐肃宗李亨却把主要精力放在还驾故都方面,从而给了安庆绪喘息之机。于是,安庆绪乃收罗各部,旬日之间竟聚集了6万之众。其中蔡希德、田承嗣、武令珣所部均骁勇善战。

同时,安庆绪利用唐军按兵不动的千载良机,以五千骑兵试图袭击不听召唤的安禄山旧将史思明,以吞并其部。逼得史思明降唐。不过,未及半年,史思明再度叛唐,乃割据范阳(今北京),观望河南战事。

2、兵临城下

安庆绪败走邺城近一年后,唐肃宗才部署进攻邺城。公元758年九月,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联军共计步骑20万众,号称60万,北上进击安庆绪。此次出兵,汇集了唐朝全部堪战军队,堪称押上了所有家底。

然而奇怪的是,唐肃宗调动如此大规模的军队,居然没有设置军事统帅,而是派了一个不知兵的太监鱼朝恩为监军。对此,《旧唐书》、《资治通鉴》等史书记载道:“上以子仪、光弼皆元勋,难相统属,故不置元帅,但以宦官开府仪同三司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观军容之名自此始。”不过,这个解释实为春秋笔法,估计个中原因主要是唐肃宗经过对安史之乱的痛定思痛,对军事将领已经非常猜忌,害怕他们走安禄山的老路。所以,故意不设统帅,令各路节度使互不相属,相互牵制。而大太监鱼朝恩是皇家信得过的人,故安排此人总揽全局,监视各军。

战争伊始,九节度使联军还是显示出强大的战斗力。是年十月,各部先后北渡黄河,会攻卫州(今河南卫辉),大败安庆绪亲领的7万援军,攻克卫州。随后,又在邺城西南愁思冈再败安庆绪,进而兵临城下,将安庆绪包围在邺城。
   3、横生变数

安庆绪困守邺城,面对20万唐军,顿觉取胜无望。万般无奈之下,安庆绪以让出大燕皇帝宝座为条件,派人向已经闹翻的史思明处求援。史思明其人颇有谋略,出于唇亡齿寒的考虑,史思明决定出兵救援安庆绪。

公元758年十二月,史思明率兵13万自范阳南下解邺城之围。但老谋深算的史思明并不急于解邺城之围,他先遣部将李归仁以步骑1万进驻滏阳(今河北磁县),与邺城遥为声援;其本人则兵分三路南下,进取魏州(今河北大名县),大败唐军九节度使之一崔光远。然后,史思明按兵不动,在唐军侧翼形成了反包围。但在公元759年正月,史思明又在魏州自称大圣燕王,摆出了一副自立为王的架势。

4、战略错误

此时此刻,战争进入了最微妙的阶段。名将李光弼正确分析了形势,他指出:“思明得魏州而按兵不进,此欲使我懈惰,而以精锐掩吾不备也。请与朔方军同逼魏城,求与之战,彼惩嘉山之败,必不敢轻出。得旷引久,则邺城必拔矣。庆绪已死,彼则无辞以用其众也。”(《资治通鉴》221卷)按照李光弼分析,史思明按兵不动意在麻痹唐军,企图乘隙袭击。李光弼建议他与郭子仪两部最精锐的唐军分兵魏州,迫史思明出战,史思明鉴于嘉山之败(当时史思明在此战中惨败于郭子仪、李光弼),必不敢战。这样,时间一久,邺城定为唐军攻克,魏州的史思明也就容易被唐军消灭。

应该说李光弼的建议非常符合战场实际。安庆绪连续失败,已是惊弓之鸟,唯一的希望就是史思明的援军。而史思明兵精粮足,实难对付,必须以唐军主力应对。若郭子仪、李光弼能够击败史思明或与之形成对峙,则邺城的安庆绪就不难收拾。可见,李光弼的建议是一个围城打援的妙招,与当年唐太宗李世民虎牢一战破窦建德、王世充两强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是,鱼朝恩拒绝采纳这一建议。由于九节度使联军并没有设置统帅,因此作为监军的鱼朝恩的意见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显然,鱼朝恩被史思明按兵不动之举麻痹了,同时他也担心一旦战斗力最强的郭、李两军迎击史思明,其他节度使难以攻克邺城。于是唐军采取了错误的战略,愚蠢地继续围困邺城,从而为惨败埋下了伏笔。

5、全线溃败

强敌史思明在外围虎视眈眈,鱼朝恩又力主不与史思明交战,这就迫使唐军必须要尽快攻破邺城。然而,拜唐肃宗所赐,安庆绪自洛阳退守邺城已经一年,邺城城池高峻,储备丰实,想骤然攻克,谈何容易!

唐军从冬至春,连攻数月不下。公元759年二月,唐军以漳河水灌城,“城中井泉皆溢,构栈而居”,同时,城中“食尽,一鼠直钱四千,淘墙及马矢(马粪)以食马”,但安庆绪仍死守待援。而唐军因无统帅,故各节度使互相观望,指挥不一,步调不谐。很多将领一厢情愿地认为邺城危在旦夕,遂产生了松懈情绪。而普通士兵则师老势屈,普遍厌战。恰在战事胶着之际,九节度使之一、勇将李嗣业因亲自率部攻城,中箭身死,令唐军士气愈加低落。

这一切都在坐山观虎斗的史思明的预料之中。看到决战时机已经成熟,史思明乃自魏州率主力救援邺城。史思明很会用兵,他首先使“诸将去城各五十里为营,每营击鼓三百面,遥胁之”,造成声势,威吓唐军。其次,“每营选精骑五百,日于城下抄掠,官军出,辄散归其营”,以此来疲惫唐军。再次,史思明派遣部队伪装成唐军,扰其粮道,致使“诸军乏食,人思自溃”。

三月初六,唐军被迫以李光弼、王思礼、许叔冀、鲁炅四镇节度使约战史思明,列阵于邺城北面的安阳河北。史思明率精兵5万出战,唐军以为是小股游军,漫不在意。及至史军发起猛烈攻击时,四节度使方率部迎战。双方战况非常激烈,死伤甚众,节度使鲁炅中箭受伤,所部溃败。于是郭子仪乃率军增援。

然而,就在这个时刻,一场罕见的暴风不期而至。当时,郭子仪所部未及列阵,“大风忽起,吹沙拔木,天地昼晦,咫尺不相辨”。在近乎世界末日来临的景象下,两军皆大惊,唐军南撤,史军北奔。但唐军因师老兵疲,早已军无斗志,这一退竟不可遏止。安庆绪见战机已到,乃率军倾巢杀出;史思明亦反身杀回,两下夹击之下,唐军首尾难顾,全线崩溃,丢弃甲杖辎重无数。

随后,郭子仪退保洛阳,其所部战马万匹,只剩3000,甲杖10万,几乎全部丢弃。其他节度使也各自溃归本镇,仅李光弼、王思礼全军而还。

6、影响深远

邺城之战可谓影响深远。

从叛军一方来说,史思明解邺城之围后,声威大震,他随即诱杀安庆绪,吞并其部属。至此,史思明把已经快要熄灭的叛乱之火又再度烧旺。

对于唐朝来说,邺城之战的影响更为深远。首先,此战令唐军损失巨大,坚持战争的本钱大打折扣。大诗人杜甫的名篇《石壕吏》就是写于邺城惨败之后,根据这首叙事诗,唐军为抓壮丁补充损失,连老头、老太太都不放过,可见兵员损失何等惨重。至于军械辎重的损失,更是难以估算。这样,唐朝中央政府已不足以支持旷日持久的战争。其次,太监专权的局面已经形成。尽管鱼朝恩是邺城之败的第一责任人,但他竟能将战败责任推给了郭子仪,使得郭子仪被罢免兵权。而接替郭子仪主持平叛的李光弼亦在鱼朝恩的构陷下,备受猜忌,抑郁而终。第三,统治者的战争意志遭到重创。为了尽快结束战争,唐朝皇帝往往只要求叛军在形式上服从于中央政府就行,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地盘,可以在自己的辖区内独断专行。这样,客观上又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唐亡于藩镇、太监,这是历史的公认。回望邺城之战,亡国的种子彼时早已埋下,就连暴风也要来凑热闹,岂不真是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