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百瑞围棋 主题:邱百瑞、谢裕国谈如何辨别孩子是否具有围棋天才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 昨天,成都业余围棋界实现了一次久违的聚会。蔡恒6段、毛吟龙6段、龙霖6段、冯涌6段、王群6段、刘佰侣6段、蔡莲5段等成都本土业余高手,加上安徽籍的沈逢春6段,还有来自大邑等地的棋友,50余人齐聚风景旖旎的柏条河边,以棋会友,共话棋城赏心乐事。
素以文采出名的本次活动发起人何四祥特为此撰写一副对联,上联:临中秋,月悬三道堰;下联:迎国庆,日跃柏条河;横批:棋入自然。“我们想多搞点这种围棋活动,让棋友们活跃起来,让棋入自然,进一步在蓉城普及围棋。
”何四祥说。 一台大战较真 三小时不够用 此次“棋入自然”活动的主要项目是进行一场10对10的对抗联谊赛,业余高手分成了两大阵营,一边是聚星城队,龙霖、蔡恒、王群领衔,另一边是圣水苑队,冯涌、毛吟龙、沈逢春领衔,4至10台都是各自阵营中成绩不俗的好手。
而对阵形势则有指定加自由选择两种方式,结果一台对阵为龙霖VS沈逢春,二台为王群VS冯涌,三台为蔡恒VS毛吟龙,后面的台次则由棋友们各自选定对手。
吴战影6段担任总裁判长。一番忙乱后,大厅迅速成为硝烟弥漫的战场。 战至下午6点,10台比赛结束了9台,圣水苑队5∶4领先,全场只有一台尚未分出胜负,那就是头台的龙霖与沈逢春之战。
这两人都是目前成都业余棋界的顶尖人物,他们显然是把这场联谊赛当成了一场正规大赛来下,均是频频长考,不知不觉已经“耽误了大家吃饭的时间”……何四祥一声令下,“封盘,先去吃饭!
”于是两人的比拼又转移到了饭桌上。面对满桌盛宴,龙霖吃了一大碗饭补充体力,身形消瘦的沈逢春却是浅尝辄止,“张栩中午封盘就不吃饭的!”甚至一会儿,他就起身出去散步了。看来形势不错的沈逢春果然是气定神闲,双方续战后不久,龙霖终于认负,三小时的比赛双方至少下了四小时!
“好难赢你一盘啊!”沈逢春“哭诉”:“过去都是我输!”这样,圣水苑队便以6∶4取胜,其中前三台均为圣水苑队胜出。 “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联络、沟通、交流。
以后希望还能多举行这样的活动,让成都业余围棋更丰富多彩。”何四祥作了总结陈词。 搞围棋比赛,难难难! 此次活动的两个幕后策划者是两个茶楼的主脑何四祥和康鹏飞,黄德勋七段和宋雪林九段分别出任两队总教练,这为本次民间活动增加了官方色彩。
举行活动的地方在三道堰柏条河边的一个大型度假村,选在这里,因为这是当年何四祥下乡的地方。而且这里风景旖旎,桂花飘香,非常适合下围棋。但此次活动只是一次和商业无关的友谊赛,沙龙,而当正儿八经地想办个正式围棋比赛时,何四祥却感觉非常苦恼。
“举办比赛,想找赞助非常困难。”近几年来,他一直在努力为成渝对抗赛在成都的举行而奔走,“上一次,成渝对抗赛是在重庆举行,后面轮到成都业余棋界做东,但一直没有落实赞助,这个人情拖了几年,都还没有下文。
” 办比赛难,后备人才的培养也难。当各大国内业余棋战中均由少年高手们挑大梁时,成都此次的围棋联谊活动中,最年轻的棋手竟是30来岁的沈逢春。
两个月后,成都又将开始晚报杯的棋手选拔,那时,我们靠谁? 有爱,就有希望 本次“棋入自然”联谊活动背后也有深层次的背景,那就是这些年来,成都业余围棋逐渐形成了新的中心。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成都业余围棋强豪们几乎都驻扎在成都棋园,那时的代表人物是“五虎上将”:何四祥、李长勇、李沈河、沈湘林、罗拥平。随后的领军人物是李建兵和唐晓宏,他们在兴隆街的这个围棋乐园中完成了更新换代。
此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成都业余围棋的格局出现新变化:毛吟龙6段等“镇守”成都棋园,王群6段“分治”南虹棋园,罗拥平等则成为川剧二团附近“聊园”众棋友常见的“战神”。 这些年来,成都业余围棋经历了阵痛,从过去的巅峰水平逐渐“堕落”。
而在这样的艰难时世,那些一直痴迷于围棋的高手们开始了“以茶楼养围棋”的新路子。从金仙桥到西安路再到实业街,吴战影、何四祥、龙霖、冯涌等纷纷开办起了自己的茶楼,再加上位于通锦桥的、由名宿黄培惠打理的老干部活动中心,成都业余围棋逐渐形成了长约3公里的“围棋一条街”。
在这些茶楼里,活跃着业余高手的身影,同时还有许多学棋的小孩子慕名而来请名宿们下指导棋,其中包括四川少年队的许多孩子;在这条中心街上,还有许多棋友会聚的小茶舍,许多爱好者带着自己的孩子每逢休息日就泡在这里,听棋评,找人下棋。
此次围棋联谊活动正是由聚星城和圣水苑两个“中心街”上的最大规模茶楼一齐举办的一次围棋沙龙。
双方各出资3000元,没有奖金,没有对局费,何四祥的一段话令记者深深感触:“现在成都的整体水平比起当年是下降了,业余围棋也是江河日下。但是,爱好者还是那么多,他们对围棋还是那么执著,对围棋的感情还是那么真挚。
你看这次联谊赛,没有任何金钱刺激,但好多人都是专门奔着围棋来的。他们许多都是高层人士,平常事务繁忙。所以呢,要说成都业余围棋的希望在哪里,就是在这份爱上。” 本组稿件由记者 赵婷 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