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提亚体验(三)求生存的应对姿态

2018-03-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5日,安娜老师引着我们通过学员之间的练习认清了萨提亚模式的四种求生存的应对姿态:指责.讨好.超理智.打岔.1.指责型    状态:忽视了"他人".当我在失衡的状态下,我就忘了你.语言:"都是你的错,最好你来改.""就算我错了,也是你把我搞错了.""你从来都没有做对过."行为:对他人进行指责.斥喝.批判.并且时常愤怒,以及自我中心不顾他人感受. "指责"的背后是"需要".在萨提亚中有句经

15日,安娜老师引着我们通过学员之间的练习认清了萨提亚模式的四种求生存的应对姿态:指责、讨好、超理智、打岔。

1、指责型 

   状态:忽视了“他人”。当我在失衡的状态下,我就忘了你。

语言:“都是你的错,最好你来改。”“就算我错了,也是你把我搞错了。”“你从来都没有做对过。”

行为:对他人进行指责、斥喝、批判、并且时常愤怒,以及自我中心不顾他人感受。 

“指责”的背后是“需要”。在萨提亚中有句经典名言“每一份指责的背后都有一份需求”,当有人指责时,我们可以回忆起这句至理名言,来提醒自己对方在需求什么呢?

2、讨好型  

状态:忽视了“自已”。只顾及他人及外在世界,而忽略了自己及本我的感受。

语言:“都是我的错,你想我怎么改?”“你喜欢什么?”

“讨好”的背后是“发泄、埋怨”。在情感和状态上常会出现,悲伤、焦虑、被压抑的愤怒、不满又不善表达、缺乏自信、常把自己寄托在希望上。

3、超理智型   

状态:忽视了“自己、他人”。身体紧绷、僵硬、麻木。常神情严肃又高人一等的大讲道理,让旁人感觉他们毫无情感和缺乏同理心。在情感上,他们很少表露情绪和内心真实的想法但又极为敏感,他们害怕孤单和孤立感,内心时常空虚又易脆弱,常无法表露自已内心中最真实的感受。

语言:好像在说“我什么都不需要”。

4、打岔型  

状态:忽视了“自已、他人、情境”。不停地盲无目的地分心、乱动、乱跑。

在情感上很少显露出内心真正的情绪,而内心却极为敏感,常独自焦虑和悲伤又时常被人误解,内心的空虚和困惑少有人问津,因为在他人眼中他们是最快乐的一群人。

如果面对“打岔”的孩子,家长往往表现为丧气、放弃;揪住一顿打;忘了刚才对孩子的要求。

工作坊的魅力在于,安娜老师让我们在雕塑练习中理解了这些不同的应对姿态,把理论通过两种姿态组合、三口之家、四口之家不同应对姿态组合等情境呈现在大家面前,使我们看清了应对姿态。也会使我们与自己的生活情境联结,觉察自己的应对姿态。

雕塑练习1] 安娜老师让我们雕塑超理智型(男) 打岔型(女)结合。

从开始的互相吸引会走向分歧,他们往往都是做“一半”的人,希望对方做好“另一半”。如果“一半”与“另一半”互相学习“冷静”与“活泼”,把自己的“另一半”成长起来,自自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这样“一半 另一半=1”就会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另一个完整的人”。

[雕塑练习2] 讨好型爸爸 指责型妈妈,孩子可能会变成“打岔型”的。

孩子的一些应对姿态是从父母亲那儿生产出来的。父母亲一旦出现“讨好 指责”的分歧,孩子往往会打岔,惹一些麻烦,引起父母注意,父母就会停下分歧,去面对孩子的问题。这样的孩子长大了,就容易在外面惹事。

5、一致型        

       状态:尊重自己、他人和情境。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安娜老师让我们练习一致性地表达。一致型的人在生活中他们身心一致、言语一致、行为一致,充满活力和生命力,且自信、能干、敢于担负责任,富有创造力。在个人情感和言语中总真诚的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