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兰与黄新德唱黄梅戏 黄新德个人资料成就背景艺术特色
黄新德,男,汉族,1947年8月出生,安徽省芜湖人。中专文化,民盟成员。1965年毕业于安徽省艺术学校黄梅戏班,毕业后分配到安徽省京剧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黄新德的个人资料背景,给大家作为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黄新德小的时候家在农村,父亲是码头工人,母亲在家做田,那时村里经常来戏班子,二老都跑去听,尤其是母亲特别喜欢黄梅戏,在家洗衣烧饭的时候也会学着戏里的人物哼唱几句解闷,黄新德在边上听得多了也就不知不觉喜爱上了。"
在黄新德十多岁时,农村普遍出现了饿饭现象,黄新德一家自然也不例外,"当时有人告诉我说省艺校的黄梅戏专业要招学生,而且还管吃管住,我就心动了。"但当他把内心的想法告诉二老时,家里却是极力反对,"那时人的观念远没有现在开放,戏曲演员还被称为‘戏子’,不光社会地位低,就连死后都进不了祠堂。"但家人的反对并未改变黄新德的决定,他报名参加考试,并很快收到了省艺校的录取通知。
难忘两位恩师
在省艺校,黄新德遇到了自己的第一位恩师明海亮,他是唱京剧武生的,与著名戏曲演员盖叫天齐名,老师对黄新德非常严厉,不论刮风下雨,每天早上五点都会准时在排练场坐着督促黄新德练功,哪里做得稍有一点不对,换来的就是一顿狠揍。
为了少挨打,也为了日后能出人头地,黄新德练功很卖力气,也正是这段时间的积累为他以后的表演打下了非常扎实的基础。后来,明海亮老师身染重病,已经毕业留校任教的黄新德在病榻前服侍了整整三年,天天为恩师熬药捶背倒便盆。明老师去世后,黄新德又以孝子的身份为他安排了一切后事,他的感恩、尊师之举让许多老艺术家感动不已,至今仍被戏剧界人士传为佳话。
1969年,黄新德被调入了省京剧团改唱样板戏,虽然这份职业与他之前的行当极不对路,但靠着明老师言传身授的一身功夫,黄新德很是顺利地完成了自己戏剧生涯中的第一次转型,并在舞台上塑造了一系列形象。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了1979年,是年他被调入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并从此开始了在黄梅戏艺术上的不懈追求与探索。
在黄梅戏剧院,黄新德又遇到当时极负盛名的表演艺术家王少舫先生,在观察了很长一段时间后,王少舫在多个场合表示出收他为徒的想法,可惜拜师仪式还未来得及举行,王少舫先生便因脑溢血突然故去。黄新德不仅参与操办了王先生的后事,还以家属的身份四处奔波为他的妻儿解决了许多生活上的难题。
对此,黄新德说,"我们虽然没有师徒上的名分,王老师也没有手把手地带过我,但他以自己的舞台艺术和道德情操为我树立了一个榜样,他实际就已经是我的老师了。"
为黄梅甘当绿叶 作为继严凤英、王少舫之后黄梅戏的第二代代表人物,黄新德迄今已在舞台剧和影视剧中塑造了100多个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由他主演的<天仙配>、《龙女》、《无事生非》、《风尘女画家》、《柯老二入党》、《长恨歌》等多部作品都给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并赢得了业内专家的一致好评。
如今的他已先后将"梅花奖"、"文华奖"、"华表奖"、"金鹰奖"、"金鸡奖"和"五个一工程奖"等多项国家大奖尽收囊中,真正算得上是功成名就了。但从他的谈吐中,记者体会得出,他这匹"老骥"身上仍保持着旺盛的斗志,为了黄梅戏艺术的繁荣,为了让黄梅戏后继有人,他一直在默默做着"人梯"。
在圈内,许多人都称黄新德为"老梅树桩",此号由何而来,原来,黄新德一直不忘提携后起之秀,不但自己凭实力夺得了中国戏剧梅花奖,还先后在多部大戏中为马兰、韩再芬、吴亚玲、李文配戏,从而使得这四位女演员成为安徽黄梅界的四枝新梅。
这事发生在同一剧种同一演员身上,在全国文艺界都是绝无仅有的。为此,有人将黄新德夸作是"托起四朵梅花的常青树",也有人笑他"太傻",说他"捧红了别人,自己得不到半点好处"。对于以上种种议论,黄新德听后总是淡然一笑:"一花独放不是春!
黄梅戏的繁荣靠的不是哪一个人,大家都是黄梅戏这张‘皮’上的毛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个道理大家都应该懂。"黄新德说只要年轻演员有需要,他这片"大绿叶"仍会一无反顾地出来陪衬,"眼下各个剧种都处于比较低谷的时期,只有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黄梅戏才能唱响。"
《天仙配》、《夫妻观灯》、《柯老二入党》中饰演柯老二、《潘张玉良》中饰演潘赞化、《诗仙李白》中饰李太白;舞台剧《《王小六打豆腐》、《风尘女画家》、《无事生非》、《红楼梦》、《柯老
二入党》、《梁祝》、《红丝错》、《风雨丽人行》、《龙女》、《徽商情缘》、《遥指杏花村》、《劈棺惊梦》、《戏牡丹》等。
2010年出自传《萍踪浪迹几度秋》一书。
黄新德的艺术在充分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以独有的才华进行可贵创新,不受程式束缚,不演行当,而演人物。他汲取京剧、庐剧、泗州戏等兄弟剧种的精华,形成了自己"行腔委婉、吐字清晰、黄味浓郁、情感真切"的演唱风格,有"黄派唱腔"之美誉。
黄新德扮演的戏里的人物,个个性格鲜明。他的唱腔独特,将京剧的唱法融入黄梅戏中,韵味十足,且唱出了人物的内在感情。黄新德功底厚实,身段漂亮,重要的是他的一投足、一甩袖、一转身都是为人物设计的。他在黄梅戏艺术表演实践中,勤学苦练,孜孜追求,不断汲取多种艺术营养,不断拓展艺术表演空间,成功塑造了众多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为广大人民群众奉献了精美的精神食粮。
黄新德事业上成功的秘诀,来自于他的认真。几十年来,遇到的角色成百上千,但每一个他都会细细琢磨人物的特点是什么,一个眼神或一个举动,怎样表演才能让观众牢牢记住这个人物,和其他的人物区分开来。在演董永时该表现的是淳朴、执着,而在演周朴园时,就得表现出他的老于世故和工于算计。
"每一个角色都有他的特点,抓住了特点,就抓住了人物,抓住了观众",就是凭着这股钻劲儿,他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性格迥异,却又个个惟妙惟肖的舞台形象。
见过黄新德的人都说他"没架子",团里的年轻人都乐于亲切地称他为"黄老师",这是因为他手把手地教过大批青年演员。对同事亲密合作,对观众热情认真,执着中融入随和、幽默。在黄梅戏领域里,他不仅出色完成自己的任务,还满腔热情为年轻演员铺路。在为年轻演员排演的剧目中,他倾心当好配角,哪怕只有几句戏词也一丝不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