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又安干司棋 司棋与潘又安:卑微者的爱与死

2019-09-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红楼梦>第92回有几节文字写司棋之死,作家用的是第三人称转述.先说司棋被撵出后情形--终日啼哭.原因从接下来司棋的几句话可以看出:因为恨.一恨托身之人的没良心,扔下自己不管;二恨托身之人胆小没担当,为什么要逃.潘又安干司棋 司棋与潘又安:卑微者的爱与死及至见了潘又安,却仍抱有希望,问他若不改心,仍当相从.而当母亲哭着骂着不答应时,"便一头撞在墙上,把脑袋撞破,鲜血直流,竟死了."此处,又有值得思忖的地方,作者用笔为什么如此轻淡;先前司棋那么渴望两个人的相约,看重两个人的厮

《红楼梦》第92回有几节文字写司棋之死,作家用的是第三人称转述。先说司棋被撵出后情形——终日啼哭。原因从接下来司棋的几句话可以看出:因为恨。一恨托身之人的没良心,扔下自己不管;二恨托身之人胆小没担当,为什么要逃。

潘又安干司棋 司棋与潘又安:卑微者的爱与死

及至见了潘又安,却仍抱有希望,问他若不改心,仍当相从。而当母亲哭着骂着不答应时,“便一头撞在墙上,把脑袋撞破,鲜血直流,竟死了。”此处,又有值得思忖的地方,作者用笔为什么如此轻淡;先前司棋那么渴望两个人的相约,看重两个人的厮守,为什么就不能再争上一争,莫非她已经完全绝望?

潘又安干司棋 司棋与潘又安:卑微者的爱与死

一个人的生命里能享有多少温情,也如林黛玉要用多少眼泪去回报贾宝玉的爱,似乎是天定的。她的表弟给过她爱,互赠的礼物、邀约的一封情书,以及死后的以死相随,可以算真;鸳鸯撞破他们后的宽慰与保证,是最为难得的温情,她享有了;被撵出时反复的哀告,宝玉有几句同情的关注;如此算,这个卑微的生命在人世间获得的温暖是何等的少。

潘又安干司棋 司棋与潘又安:卑微者的爱与死

连王熙凤知情后都要说“这个傻丫头”“这么个烈性孩子”“怪可怜儿见的”,司棋是感受不到了,只是这些愈见出这个卑微者的死,是那么让人痛心。

我们再来看看那个可“恨”的潘又安的可爱之处吧。第74回抄检时王熙凤读了他给司棋的情书:一写暂不能完成心愿原因——迎春未嫁;二提出一见之请;三送上表情之物,他对情感是认真的。这“认真” 决定了他当时要逃,一般是认真的人才会把事态往严重处想;这认真也决定了他逃而复归,他不能放下自己的所爱;这认真,也生成误会,加快了司棋的死,他要看看自己的所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这认真也送了自己的命,认真的人才会以死相随,才会那样看重情义。

在此,你得再一次为轻描淡写表真情深意而震撼,作者写道——他忙着把司棋收拾了,也不啼哭,眼错不见,把带的小刀子往脖子里一抹,也就抹死了。原来,人世间让人震撼的“直教人生死相许”的爱情,未必都是轰轰烈烈,有时就这么平平淡淡,要是不注意,我们就错过了。

关于他们俩的死,有误会的因子,司棋死于失望极了,潘又安死于遗憾极了,这让人想起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也让我想起《奥瑟罗》,奥瑟罗因误会杀了苔丝狄梦娜而后自刎,莎士比亚写道:“……我摘下了蔷薇,就不能再给它已失的生机,只好让它枯萎凋谢;当它还在枝头的时候,我要嗅一嗅它的芳香。”莎翁是为奥瑟罗而写,难道也是为190年后成书的小说《红楼梦》中很不起眼的两个角色——司棋与潘又安而写吗?

伟大的作家、伟大的作品都有着悲悯的情怀。人可以不把自己的生命当一回事吗?人为什么不把自己的生命当一回事呢?人可以不把自己的爱当一回事吗?人为什么不把自己的爱当一回事呢?

“当它还在枝头的时候,我要嗅一嗅它的芳香。”为什么要到花落枝头,亲人们、爱人们、友人们,才会想到、才会珍视它的芳香呢?

欢迎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欢迎转发我们的微信订阅号,您的每一次转发,都是对我们的最大支持。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