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筑基】中华文明五千年 何人堪称英雄?鲁迅:只有这四个
鲁迅先生的文章,陪大多数人走过学生时代,几乎他的每一篇课文,都有要背诵的段落。课堂上还不懂他为什么要“横眉冷对千夫指”,融入社会后才明白“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不止是诗,也是对生活的写照。少年读不懂鲁迅,读懂已不再少年。
鲁迅先生在他的杂文《华盖集·这个与那个》中写道:“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单身鏖战的武士,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那么在鲁迅心中,堪称英雄的人是哪四个?
“少有失败的英雄”就是项羽。项羽少有大志,见到秦始皇出巡时威风凛凛,便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也”。后来,不可一世的大秦帝国短短三年轰然崩塌,项羽引兵屠咸阳,杀子婴,雕梁画栋的阿房宫付之一炬烧为焦土,西楚霸王项羽一时风头无两。
战无不胜的项羽,有大志,无雄心。有胆量杀人,无耐心诛心。他的对手刘邦,屡战屡败,却在失败中学会了帝王之术。项羽败走垓下,四面楚歌,曾经的八面威风转眼成空,霸王别姬,横剑自刎,豪迈而短暂的一生如同一颗璀璨的流星一闪而过,留下了后世“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评价。项羽虽败,却败得荡气回肠,鲁迅先生认为项羽称得上英雄,实至名归。
“少有韧性的反抗”,说的是那个过昭关而一夜白头的伍子胥。他是忠烈臣子的代表,楚平王听信费无极谗言,冤杀了他父兄。伍子胥一路辗转逃离楚国,投奔吴国,辅佐吴王阖闾壮大国力,终日不忘为父兄报仇。公元前506年,阖闾答应了伍子胥伐楚的请求,率大军一路溯淮而上,攻克楚国郢都。
此时,楚平王早已死去,伍子胥挖开其坟墓,鞭尸三百为父兄报仇雪耻。吴王阖闾亡故,伍子胥继续辅佐太子夫差。后来,吴国先后攻陷齐国,大败越国。
越王勾践被俘后,伍子胥看出此人绝非等闲之辈,便劝说夫差斩草除根以绝后患;夫差却不听,三年后将勾践放虎归山。越王勾践知道伍子胥一心想杀死自己,于是听了范蠡的建议,重金收买伍子胥的政敌伯嚭。伯嚭收了好处,不断在夫差面前诬陷伍子胥,最后吴王听信谗言,赐剑令伍子胥自裁。
伍子胥临终前仰天长叹:“把我的眼睛挂在城门上,我要看着越国是如何灭吴的!”十年勾践亡吴计,七日包胥哭楚心。勾践回国卧薪尝胆,九年后便灭了吴国。作为中国历史上忠臣的代表性人物,鲁迅称其为英雄,当之无愧。
“少有单身鏖战的武士”,指西汉将领李陵。李陵作为名将李广的长孙,一成年便征战沙场,攻打匈奴。公元前99年,李陵奉命率兵五千出居延,深入浚稽山。在遭遇匈奴主力后,李陵五千兵卒被单于八万骑兵包围,苦战八天八夜,斩杀匈奴万余人,最后弹尽粮绝,被匈奴活捉,不得已投降。
汉武帝听到消息后大怒,夷其三族。全家都被汉武帝诛杀,李陵心灰意冷,终身拒绝回归故土,留下唯一的作品被记录在《汉书》中:径万里兮度沙漠,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隤。李陵的人生是悲剧的,是少有单身鏖战的武士。
李陵战败,汉武帝震怒,司马迁挺身而出,凭着自己的良心,为李陵说了句公道话。可惜,换来的却是血腥残忍的宫刑。在此之后,司马迁忍辱发奋十三年,铸就一部史家之绝唱,在历史和文学中的地位无人企及,直到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仍然闪闪发光。而司马迁本人,也成了鲁迅笔下“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的英雄。
“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先生崇尚勇士精神,他的文字如同鞭策社会的柳叶刀,他希望中国能有更多这样的英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