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老板是谁 澎湃新闻:土地开发乱象不能排着队等曝光
之前,当秦岭违建别墅、黑龙江“曹园”、河北“袁府”等事件沸沸扬扬之际,人们期待其他地方都能引以为鉴、举一反三,主动清理本地的土地开发乱象。然而事实却不尽如人意。
7月15日,人民日报刊发郑州五云开发乱象调查。10多年前政府进行扶贫开发,将山区5个自然村整体搬迁,但农民下山后资本上山了,开发商违规建起跑马场、高尔夫练习场、独栋别墅。更反常的是,山上已无困难群众,当地却花费900多万元修了一条上山的“扶贫路”,还层层设卡,非“业主”和“会员”不得通行。15日晚间,郑州市回应称,已成立联合调查组。
7月16日,澎湃新闻报道,墓地老板刘维以建古床博物馆的名义,在马鞍山市用1390万元拿下2万多平方米土地。记者发现,该博物馆用地中只有约五分之一用于建设博物馆,余下的建筑分别成了酒店、豪华私人住宅以及殡葬一条龙等商铺。而当地国土资源部门竟表示,这不是土地用途的变更,而只是建筑物用途的变更。
“扶贫路”通向私家别墅,博物馆变身豪宅与商铺,都惹人惊呼:还可以这样操作?不过类似操作并不罕见。曝光之后已经拆掉的这个“府”那个“园”,在出事之前都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好手,或借养老之名或借旅游之名,实质都是以渔利为目的的私人圈地。
我国实行土地公有制,土地用途严格管制。本不该出现的土地开发乱象,接二连三变着花样的出现,冲击着人们的认知。破坏规则者得利,遵守规则者诧异,这是不健康的现象。公众之所以对这些乱象反应强烈,是因为对法律制度的信任被破坏了,而这种信任本应该得到呵护。
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有效性关乎国本,举凡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粮食安全、社会公平,都在这一张巨网之下。非法变更土地用途,无异于私人开动印钞机,泼天富贵唾手可得。这种开外挂般的造富方式,是对勤劳致富、创新致富的嘲讽。所以说,“蛀虫”们啃噬的是整个社会的根基。打击非法圈地占地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令人遗憾的是,虽然那些典型案例的殷鉴不远,但一些地方大大小小的土地开发乱象还未得到系统性的清理。查、拆、罚,总是被舆论推着走。不曝光不调查,一曝光连夜查,同样的戏码频繁上演,难免使调查者的公信力遭受质疑。
如果说多地共存的土地开发乱象是过去制度执行不力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那么就不能全指望舆论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舆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推动力也难以持续,或许这正是有些地方对积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理由,它们希图侥幸过关。
因此,土地开发乱象不能排队等着曝光。必须建立有力的追责机制,倒逼出地方主动治理的动力,让在其位不谋其政者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