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元夕解释 “那人”究竟为何站在“灯火阑珊处”?|重读《青玉案·元夕》
一首好词,值得人们不断重新品读,每一次重温,都能够获得不同的感受,都会有不同的意外收获。南宋爱国主义词人辛弃疾想必大家已经非常了解,这首《青玉案·元夕》更是辛弃疾诗词中的经典篇目。其中“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已经成为家喻户晓,人们能够脱口而出的词句。在最近的几次品读中,我越来越觉得这句经典的词句别有所指,可能并不像我们理解的那样浅显,大家且听我的分析。
“众里寻他千百度”这一句话,首先就告诉我们“有一个人在寻找另外一个人”。更为关键的是,“众里寻他千百度”的“他”我们不知道“他”的性别。古代第三人称是不分性别的,我们其实并不知道“他”的性别。我们再把目光放到前面“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这两句话都是对于女性的外貌饰品描写,写出了女子盛装观灯的情态,于是乎很多人就把“他”认为是一个女子,即词人偶遇的观灯女子。
很明显这是最为普遍的理解,也是最为通常的理解。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里面很奇怪的地方?为何一个女子要在元夕之夜站在灯火阑珊之处呢?“阑珊”的意思就是“零落稀少,即将衰败”,如此美好节日,为何一个女子要站在灯火阑珊之处呢?究竟是什么事情能让这个女子在元宵节都不能开心呢?我们再不开心的事情,也不会在过年元宵节来释放。
即使心情不好,我觉得这个女子也应该会单独在家里面待着,而不是出来观看盛况,反而加深自己的寂寞。如果我们说是词作者辛弃疾在寻找那位女子,我们也会感到奇怪,因为辛弃疾本来就是一个热血沸腾的爱国主义硬汉,为了一个女子而“寻他千百度”显然不太符合词人的形象与格局。
那这最后几句词究竟什么意思呢?这个“他”又是在指谁呢?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作者写作这首诗的时间背景,了解一首诗的历史背景是理解这首诗的关键。
我们都知道南宋政府偏安江南,国力衰弱。这首词正是作于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或二年(1175年)。当时,强敌压境,而南宋统治阶级却不思恢复,偏安江左,沉湎于歌舞享乐。正是“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场景。
辛弃疾向来都是主战派,他最大的理想就是收复失地,报销国家,但是他一直不受到重用,自己一直壮志难酬。像他的很多词句都是描写他的愤懑之情,“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只能“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辛弃疾的诗句里面很少有描写男欢女爱的,基本上都是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或者自己不被重用的无奈与痛苦,所以我再一次觉得他在《青玉案·元夕》中不是写男子追求女子。
根据我多次阅读与参考的判断,我觉得“众里寻他千百度”里面的“他”可能正是辛弃疾自己。元宵佳节几个朋友一起出去看看花灯,很正常。“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辛弃疾看到美丽的眼花,不禁赞叹再三。“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我们觉得似乎辛弃疾放下了自己忧国忧民的心事,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此处是对女子的描写,如果“那人”就是辛弃疾自己,那么“众里寻他”的必然是同行的友人。
为何辛弃疾突然离开了观赏队伍?为何他站在了灯火阑珊处?辛弃疾看到国家的节日盛况必然内心充满喜悦,但是兴尽悲来,想到国家值此危难之际,倘若我们不赶快加入到保卫国家的战斗中,我们以后还能再见到这样的美景吗?我们的人民还会再次欢聚一堂分享快乐吗?“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辛弃疾肯定在想不能过度沉溺于欢乐之中,必须要做一些什么保卫自己的南宋了。
所以他才会站在灯火阑处,若有所思。连在元宵节都不肯放下自己的忧国忧民,这才是真实的辛弃疾。
很多人之所以认为最后几句词是写男子寻找女子,不无道理。因为作者此处的用词极为浪漫,“蓦然回首”,给人“一见钟情”“失而复得”的新鲜感,也更符合痴情男子苦苦追寻的形象,符合以往宋词作品的特点。但是我觉得辛弃疾是在用第三人称写自己,自己已经过了浪漫的年龄,现在全心思都扑在报销国家上,同时辛弃疾的写作手法多样,艺术手段高超,当然他很有可能就是反客为主,从别人的视角写自己,抒发内心的无奈、悲愤。
当然没有人知道诗人究竟写的是什么,各个版本的不同,必然会有不同的结论。我个人更倾向于新的观点。“那人”就是辛弃疾,“灯火阑珊”暗喻国家衰弱,同时表示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操,和为国捐躯的决心。读辛弃疾,不可脱离的就是爱国,他才是真正的词中之龙。
一首诗词表达的意味可能并不浅显,但是绝对是真情。“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让我们再次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