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舞鞋是安徒生童话吗】安徒生的红舞鞋究竟是什么意思? ?
黑暗童话还是奇妙恩典——如何理解安徒生的《红鞋》?
成年以后还会去认真读童话的人不多,在里面要挑出读安徒生童话的人可能就更少了。也许很多人对他的了解甚至仅限于语文课本。那么当我们遭遇《红鞋》这样的作品时,大感意外也就不足为奇了。
如果你还没读过这篇童话,可以点击这里阅读。
一个单纯正直的主人公,一个强大愚蠢的反派,一场惊险离奇的冒险。在这个奇异的世界,主人公总会碰上各种匪夷所思的困境,又总能在善良仙女或奇妙魔法的帮助下化险为夷,最后迎来幸福团圆的结局。如果在你心目中,童话就应该是这种样子,那么《红鞋》一定会出乎你的预料。
其实只要对童话了解的稍微深入一点点,就会知道,残忍和血腥一直都是大众所熟知的童话里的常客:《白雪公主》里皇后最后穿上的炽热铁鞋,《小红帽》里面被开膛破肚的狼外婆,《糖果屋》中被活活烧死的老巫婆……更不用说以恐怖著称的《蓝胡子》里,那挂着数具女人尸体的房间足以成为无数孩子夜间的噩梦。
不过我们似乎不能指责这些作品太多,因为它们与《红鞋》有一个重要区别——那就是它们都是源自口口相传的古老民间传说,原本就不是某个作家专门创作出来给孩子准备的。而《红鞋》不一样,安徒生不一样。如果我们对《红鞋》有什么不满,完全可以把怒火倾倒在安徒生一个人身上,因为这就是他一手炮制的。
但是要我说,《红鞋》并没有背离安徒生一贯的创作风格和主题。把它放在安徒生的全部作品里,放在丑小鸭和小美人鱼中间,并不会显得像个异形。你可能要骂我眼瞎。
《红鞋》不是一篇难以归纳内容主旨的童话,谁都不难看出,安徒生在教导他的读者不要贪恋虚荣,要忏悔自己的罪过,要对上帝虔诚。阻碍人们理解《红鞋》的困难之处在于,为什么小女孩珈伦仅仅就为了这一点点过失,就要在漆黑的夜中不停地跳舞,还要活生生地被砍断一双脚?在这个故事里的上帝,显得残忍又恐怖。
如果我说,珈伦所犯的,并不仅仅是“一点点”过失,你可能觉得我是在大题小作。不妨先回过头来再看看她做了什么吧:珈伦第一次穿着红鞋受坚信礼时,她只想着她脚上的鞋子,把这一庄重圣洁的仪式给破坏了。这时她还没有受到惩罚。她第一次受到惩罚,是在第二次穿红鞋,在收养她的老太太明确告诫她必须穿着黑鞋子上教堂之后。她不得不开始不停地跳舞,直到人们抓住她,脱下她的鞋子。
到了这里,任何一个人都该知道,这双红鞋是不能再穿的了。
但珈伦还是第三次穿起了红鞋,并且是在老太太病危之际,必须要有人看护和照料的时候。她穿上了那双明知道有问题的红鞋,去参加一个并不重要的舞会。
从这里开始,珈伦真正迎来了她的惩罚,她必须穿着红鞋一刻不停地跳舞。但还有一个惩罚很多人没注意:收养珈伦的老太太在那个晚上病逝了。我们不知道是不是这一晚珈伦的出行造成了这一结果,无论如何,她至少错过了与这位善良老人的告别。
也许一开始的珈伦只是无意的骄傲虚荣。但是很快就变成了明确的抗命,心存侥幸的自讨苦吃,以及对恩人的冷漠和不负责任。安徒生不只是讲述了一双红鞋象征着虚荣,他还讲述了这份虚荣是如何一步步带着我们不自觉地走入罪的深渊。
大部分中国人都难以理解,心中不敬神是一件多么严重的事。我们习惯了严加管束自己的外在举止,却可以轻轻放过内心的恣意妄为。基督不这么看,他说:“ 从外面进去的,不能污秽人,惟有从里面出来的,乃能污秽人。”(可7:15)
当然,基督外的许多人也会有类似的价值评判标准,这里面最大的区别还是在于哪些罪大哪些罪小。那么对于基督徒来说,爱上红鞋而忘记上帝,这是多大的罪呢?
要问这个问题就必须先回答上帝是谁。如果你不认识上帝,你压根不知道他是谁,那自然不会觉得忘掉他是一桩什么罪过。如果在你的认识里,上帝就是金正恩就是希特勒就是屠夫刽子手,那么岂止要忘了上帝简直要恨他入骨才对。
我们所知道的神是世界的创造者,他不仅仅创造了基督教和基督徒,也创造了包括异教徒和无神论者在内的所有其他的一切。他是主宰者,也是拯救者。基督徒和其他人没有区别,除了基督徒接受了一份救恩。这份救恩来自耶稣基督,他担当了人类的罪,为我们上十字架,为我们受难而被埋葬,使我们得救了。
这就是基督徒对上帝的认识。当然,你可能不接受这套说辞,你可能觉得这都是胡说八道。但这不是安徒生的错。如果基督教的上帝只是一个骗子,那么我们为他去做任何事都是多余的。珈伦根本连教堂都不应该去。但如果你相信这套说辞,就必须承认,忘记他是一桩罪过。
而不把忘记他当作一回事又是一桩更大的罪过。既然神是这样无私的拯救者,那么我们就应该明白,一个为你做了这么多的人,你都可以不放在心上,那其他任何别人你都可以不放在心上。珈伦事实上就是这样做的。当老太太生病垂危正需要她时,她选择了去参加舞会。
所以你不能说,这只是关于“宗教”的。“宗教”很多时候都不是一个好词,它暗示着还有非宗教的,还有什么东西是不在上帝权柄之下、不归上帝管辖的。你或许会认为上帝没有资格管你吃什么饭,喝什么饮料,但我不这样认为,安徒生也不会这样认为,一个真正的基督徒也不应这样认为。
不是基督徒的安徒生连半个安徒生都不是。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安徒生童话都是在基督教语境之内的:丑小鸭的美丽源自他的善良与谦卑,海的女儿向往的是不灭的灵魂。也许他不一定符合正统教义,但他从未像一个外邦人,一个中国人那样去构造他的作品。你不可能从《搜神记》中读到《皇帝与夜莺》这样的篇章。
【太18:8】 倘若你一只手,或是一只脚,叫你跌倒,就砍下来丢掉。你缺一只手,或是一只脚,进入永生,强如有两手两脚,被丢在永火里。
《红鞋》的故事可以说是从字面意义上展示了耶稣的这句教诲。珈伦因红鞋跌倒,所以她砍下了双脚,砍下了红鞋,并最终进入了永生。即使对基督徒来说,这句经文也会显得惊悚又恐怖。难道我们都要断手断脚地进入天国吗?
耶稣并没有这样说。也许《红鞋》在这里确实做得不对,将耶稣的比喻假设直接变成童话情节是危险的。
假如我们回到圣经里去,回到耶稣的完整教诲里去,我们就会发现,耶稣并没有说是手是脚叫我们跌倒。他一直强调,叫我们跌倒的是我们心里面的罪念,是我们的骄傲贪婪自私软弱。同样的红鞋,既可以来自贫穷人的珍贵馈赠,也可以来自对富贵人的嫉妒贪恋。红鞋只是红鞋,让它不停跳舞的是我们。
在很多人眼中,《红鞋》的结局是悲惨的,珈伦的悔过并没有让她摇身一变成为公主,她最终得到的,只是宽恕,只是“她的灵魂骑上太阳的光线上飞进天国。”
为什么你会觉得这个结局很悲惨?难道不就是因为,你根本不相信天国吗?
天国原本就是人所能得到最好的东西,所有基督徒都不应忘记这一点。安徒生之所以在最后写道珈伦的灵魂进入天国,就是因为他相信珈伦这个尘世间的可怜人儿,已经得到了最好的慰藉。《红鞋》不是悲剧,如果《红鞋》是悲剧,那么我们也可以说保罗的一生是悲剧,彼得的一生是悲剧,古往今来所有基督徒都是一个悲剧,就连耶稣本人的一生,也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悲剧。
【林前15:19】 我们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众人更可怜。
我们欢喜快乐,不是因为要在世上得着什么,而是已经得着,得着永生的应许,得着灵魂真实的自由。珈伦的拯救不是在她死后才发生的,是在她悔改的时候,就已经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