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岛寻隐者不遇的诗意】失落中的诗意 ——读贾岛《寻隐者不遇》
大家或许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满怀期待地前去拜访朋友,朋友却碰巧外出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是什么样的心情?遗憾,惋惜,失落,又或者无奈。而在古人那里,这些看似负面的心情却可以是一种诗意。正如《寻隐者不遇》那样,诗人没能与隐者相遇,却成就了一首千载流传的好诗。
在这首诗中,正文与诗题有非常紧密的呼应关系。解读这首诗,有必要先从诗题开始。《寻隐者不遇》的诗题,为我们提示了诗歌的基本内容。开头的“寻”,隐含着一种期待,会让人好奇:诗人“寻”的过程将会有怎样的结果?然而在期待之后紧随而至的,却是“不遇”。这一结果使得最初的期待落了空。这个简短的诗题给我们勾勒了一个大体情境:期待的失落。
(作者:亚明)
问答:从失落到诗意
不过,诗题只是个引子。随着正文诗句的展开,我们会发现,这种失落在诗人的笔下得到了无形地消解,逐渐从“失落”转化成“诗意”。在这首诗中,诗人设置了一个简短的问答。问与答的设置,常常能为诗歌带来许多奇思妙想。
像是《回乡偶书》中的“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又或是《清明》中的“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都已成为我们记忆里的经典。而《寻隐者不遇》的问与答,又有其别出心裁之处。我们可以看到,这首诗就由问答组成,如同一幕微缩的情景剧。场景是在松下,人物是诗人与童子,诗人询问而童子回答,质朴直白地呈现,而将深意蕴含在问答之外。
(岁寒三友)
诗歌的第一句,就是对这一场景的极其简洁的勾勒:“松下问童子。”在这一场景中出现的“松”意象,有着特殊的意味。我们知道,“松”与竹、梅并称“岁寒三友”的,向来是隐者高洁品格的象征。因此“松”字间接点出隐者的身份。松下出现的童子,让人隐约嗅到隐逸的气息。身边的童子既已如此,更何况是与松树比邻而居的主人?不过主人却没有出现,只存在于童子的回答里。
诗歌后三句是诗人与童子的对话。乍一看,好像是一问一答,实际上是藏问于答。从童子简明的回答中,我们可以逆推诗人的三次问话。第一问,问的当然是隐者的去向。所以童子的回答是:“采药去。”既然有了大致方向,诗人自然想进一步探寻,由此我们可以想象第二问:“往哪里采药去?”童子又回答:“在此山之中。
”既然就在山中,那么说不定还有可能相遇呢。于是诗人又进一步有第三问:“究竟在山中何处?”然而童子答道:“云深不知处。”最终仍是无法知其所在,无处可寻。
(作者:亚明)
在这三次问话间,其实隐含着非常细微的情绪起伏和心理变化。可能遇不到、又可能遇得到、最终还是遇不到,起起伏伏,多少曲折尽在其中。在这样简短的回答中,所包含的层次竟是如此丰富。
不仅如此,在这首诗里,还有一个妙处,那就是每一句诗都比上一句展开一个更大的空间。最初的“松下问童子”不过勾画出局部的一个小场景,第二句“言师采药去”已将视野转移到隐者的行踪,第三句“只在此山中”,已在无形中展开了一幅关于山的阔大画面,而“云深不知处”使得这副画面不但阔大,更增添了幽深。
于是四句诗形成由小到大,层层拓展的层次,极其简洁又极其丰富,仿佛绵延无穷,将人们的思绪自然而然地引向了山的深处,云的深处。
意境:“不遇”与“隐逸”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将“失落”转化为“诗意”的关键在于:诗人的眼光并没有局限于“不遇”这个结果,而转向了由“不遇”所延伸出来的另一种意境,一种关于“隐”的意境。寻隐者而不遇。回过头来再想,这似乎是一种必然的结果:既然是“隐者”,理所当然要隐身云雾之间,仿佛与世人隔绝,只留下可望不可即的飘忽,供世人作无尽的向往。
于是,“隐”的境界反而在“不遇”的结果中得以成功营造出来。诗人注定遇不到隐者,只能带着微微的惆怅,望向那云山之间。尽管诗人没有实现最初的目的,诗歌却由此获得了一种诗意的延伸。诗人没有纠结于无意义的失落感,而是转向对隐逸境界的体悟,获得了另一种心灵的享受。这种复杂而微妙的情感历程,似乎别具一番滋味,不但给诗人以更广阔的表现空间,同时也能为读者带来更丰富的体会。
寻人不遇:唐诗的流行题材
大约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寻人而不遇,成为了不少诗人热衷书写的内容,是唐代颇为流行的诗歌题材之一。翻开《全唐诗》,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类似的诗篇。比如李白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又如白居易的《晚出寻人不遇》:
篮舆不乘乘晚凉,相寻不遇亦无妨。轻衣稳马槐阴下,自要闲行一两坊。
再如李商隐的《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一):
秋水悠悠浸墅扉,梦中来数觉来稀。玄蝉去尽叶黄落,一树冬青人未归。
同是寻人不遇,在不同诗人的笔下,写出了不尽相同的诗境。李白的野兴悠长,白居易的闲适自在,李商隐的冷清惆怅,各有风味。然而,若论诗歌的含蓄凝练、余味无穷,似乎仍要数这首《寻隐者不遇》。它在短短二十字中,所展开的画面、所延伸的场景、所带来的想象,都是如此丰富不尽。
作者:难道不是贾岛吗?
最后,还要谈谈此诗的作者。关于此诗作者,广为流传的说法是贾岛。与此同时,还另有一说,认为作者为孙革,题目是《访羊尊师》(首见于李昉《文苑英华》卷二百二十八)。在清人编订的《全唐诗》中,此诗两出。尽管此诗不见于贾岛的《长江集》,但自宋以来,人们多认为是贾岛的作品,如南宋洪迈《万首唐人绝句》、蔡正孙《诗林广记》等,都将此诗系于贾岛名下。
贾岛(779-843)字浪仙,范阳人。早年曾出家为僧,法名无本,后来还俗。
他一生曾多次参加进士考试,却都没有考中。大约在开成年间(约837年)才当上长江主簿的小官。贾岛是唐代有名的苦吟诗人。所谓“苦吟”,就是为着一句诗或一个字,不惜挖空心思、耗尽心血。贾岛有两句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正好是对他自己的真实写照。还有大家都熟悉的“推敲”。这个词我们常用来形容写文章时的反复琢磨,这个词的由来,就是贾岛的苦吟。
据说,当年骑着瘦驴的贾岛,苦苦思索“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诗,犹豫着究竟用该“推”字还是“敲”字,没留心竟撞上了出行的韩愈。韩愈非但不生气,反而建议:“敲字更好。”两人由此结下一段诗缘,“共论诗道,流连累日”。(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九)这便是“推敲”的来历。
贾岛的苦吟做派,在后世还有过不少回响,一些诗人追慕贾岛的诗风,刻意效仿,还曾带动一时的风潮。相较而言,《寻隐者不遇》尽管构思巧妙,但并没有太多“苦吟”的痕迹。这种浑然天成,恰是这首诗深入人心、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与贾岛相对,孙革则默默无闻。我们连他的生平也不太清楚。在他名下也只有《访羊尊师》这一首诗歌而已。不得不说,贾岛的诗名远胜于孙革,这很可能是更多人认为贾岛是《寻隐者不遇》作者的原因之一。
不过,距离这首诗的写作毕竟已经过去上千年,在没有更充分的证据以前,我们很难断言究竟谁才是真正的作者。也许这是贾岛无意中的妙手偶得,又也许这是出自名不见经传的孙革。作者就像是这首诗中的那个隐者一样,在云山深处无处可寻,只留下无穷绵延的诗意,供千载之下的我们无限向往。
【作者简介】周剑之,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