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行石破天 从石破天学侠客行说到白酒勾兑
历来为金庸人物进行武功排名的,很多人将石破天排在第一,说他比孙悟空还厉害,一掌打沉一座岛。然而不知道是他们所看的书版本不同还是什么原因,我从来没看到过石破天打沉了一座岛的描写,只看到他在似梦似醒之间和龙木二岛主比武,集三人之功力,也只是令石壁上的字损毁了二三成,还剩下七八成。
可是,在那些认为石破天是金书第一高手的人心中,在那些相信了他们的转述的人心中,石破天一掌打沉一座岛,比孙悟空还厉害,已经是确凿无疑的,要想让他们改变心中石破天的这一形象,恐怕要比铲除侠客岛石壁上的字更难。
其实这类现象也正是《侠客行》这本书所要揭示的,甚至可以说《侠客行》这本书的宗旨就是揭示这类现象,其它的描写都是为揭示这类现象做铺垫。我们回到《侠客行》中,看看石破天学石壁武功的描写。山洞石壁上刻的主体文字就是李白的一首诗《侠客行》: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书中将这首诗的石刻定性为“武功秘笈”。诗句并不难懂,但若真要深究,却又有可解读之处,在诗句(招式)的旁边就有了注释,而这些注释又有注释,于是围绕这首诗(武功秘笈),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见解。比如白自在就认为“赵客缦胡缨”的“胡”是胡里湖涂之胡,非西域胡人之胡,他的老朋友温仁厚却不同意他的说法。
金庸的这段描写,完全是对现实中“XX注”、“XX集注”之类经典解读现象的描摹。注解经典的人各持一端,却又各有道理。
于是看注解的人或只看了“XX注”,先入为主,对其它说法嗤之以鼻;或看了“XX集注”,无法判断谁是谁非,更加迷惑不解。最终,一众武功高强、学识渊博的侠客没有一个能真正读懂《侠客行》石刻,反而是一字不识,一片赤子之心的石破天参透了其中奥秘。
在小说《侠客行》中,群雄赴侠客岛之前,都认为岛主是要加害他们,到了之后才知道龙木二岛主全无害他们之心,反而是要让他们学习一套人人求之不得的武功,对他们实在是太好了。可是,龙木二岛主虽无害他们之心,却实实在在是害了他们。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上也有许许多多“武功秘笈解读”。比如要了解李绅,只要一搜索,网络不仅告诉你他是悯农诗人,还会告诉你他生活奢糜;要了解匡衡,只要一搜索,网络不仅会告诉你他凿壁偷光,还会告诉你他是个大贪官。这些传播“知识”的人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甚至是无中生有,总要给读者灌输点东西,对读者真是“太好了”。
且不要说一些离我们已经比较远的东西,就算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行业名词,也有外行人敢随意解释。有一次和朋友谈到白酒勾兑,朋友大惊,以为勾兑白酒是件缺德事。奇怪之余,到网上一查,原来有的人把勾兑理解为酒精兑水。
再仔细一看,原来“百科”词条是这样说的:“……不同车间出的酒味道是不一样的……勾兑也不是简简单单的向酒里掺水……从酒甑中蒸馏出的是原酒,酒精含量一般在70度至85度之间……唯一的做法就是“降度”,而这个过程就叫勾兑。”这个解释,足以让人惊掉下巴,但可以肯定的是,很多人都会相信。果然如白自在所言:胡是胡里胡涂之胡。
我们再看看《侠客行》吧:龙岛主轻轻叹了口气,说道:“原来这许许多多注释文字,每一句都在故意导人误入歧途。”石破天奇道:“岛主你说那许多字都是没用的?”龙岛主道:“非但无用,而且大大有害。”
其实,金庸在《侠客行》中揭示的,又岂止是知识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