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仁港鸿门宴 李仁港《鸿门宴》偶有所感

2019-02-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对于几大名著的翻拍,以及产生的一系列现代文化的融入与抨击,不免引起了那么两种人情绪波动:一,对历史颇有了解的人,或者某时读了这么几篇古典名著的人,都会产生一些共鸣,产生一些文化批判,产生一些不同阶段性的理解;二,然而对于另外一批文化局外人,也就是所谓的现代文明人,对于时尚,恢弘,明星,刺激的向往,往往造就了这么一批不尊重原著精神的人.李仁港鸿门宴 李仁港<鸿门宴>偶有所感但是,反过来说,那也是一种文化的深层衍射,对此冠上了"传奇"或者"某某名著之某某".

对于几大名著的翻拍,以及产生的一系列现代文化的融入与抨击,不免引起了那么两种人情绪波动:一,对历史颇有了解的人,或者某时读了这么几篇古典名著的人,都会产生一些共鸣,产生一些文化批判,产生一些不同阶段性的理解;二,然而对于另外一批文化局外人,也就是所谓的现代文明人,对于时尚,恢弘,明星,刺激的向往,往往造就了这么一批不尊重原著精神的人。

李仁港鸿门宴 李仁港《鸿门宴》偶有所感

但是,反过来说,那也是一种文化的深层衍射,对此冠上了“传奇”或者“某某名著之某某”。

我们可以理解这种潜移默化的现象得以存在,也有利于给现代的年轻人融入时代化的“解构性”的名著解读。文化,本就是一个让人们自行去理解、融合、共鸣、升华的平台,原著只是前人给予我们的一种思想精神的指引,而我们需要包容存在的合理。

李仁港鸿门宴 李仁港《鸿门宴》偶有所感

与其说名著和这些非主流文化是一种恶俗与不恶俗的争议,倒不如说有些行外文化也是一种异曲同工之妙,它表现的只是手法不同,对于一些情景的解构,倒也不至于乱来。文化是包容的,也是一种侵略性的,不介意运用何种手段,想起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时代,各类学派的此消彼长,无不以得到君王的认同,还有各国民众的支持和扩大而争霸于诸侯。

李仁港鸿门宴 李仁港《鸿门宴》偶有所感

更何况是如今,经典类文化题材的根深蒂固也已成为一种禁锢,它其实禁锢了市井民众的世俗善恶,把善恶框架在了国人文化的经典里,并使得后人无法僭越这个历史价值与人文价值。传统确实是一台可怕的机器,然而它却坚决抵制了恶俗这个更可怕的侵入。

解读《鸿门宴》

导演李仁港完成了《鸿门宴》这部大型史诗巨作,让人想起几年前拍的《见龙卸甲》,体现了这位导演的风格,运用的同样的色调,拍摄取景也觉得在同一个地方似的,荒凉的无垠的土地上,没有什么生机,只有瞬息即逝的生命,哪怕连棵树都不曾见得。

导演这样的场景确实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鸿门宴本来就是一场送丧前的布置,等待着一个人毁掉。本篇开场文字旁白,大厅里成列着无名碑,神秘却又紧张,让人想起是否是当年宴席上的某个文臣武将。

接着老戏骨午马演的汉朝太傅与神秘出现的张涵予演的张良的对话,运用倒叙的手法揭开了本篇的开始。开头本意明确,想让观众知道鸿门宴这场饭局的座次安排。原著在《史记》当中描写的相当耐人寻味,导演为此精心布置,展开了一系列的小杜撰,这也比较难为导演的深刻用意了,于是他也在《鸿门宴》题目上用了铺助性的字眼“传奇”加以修饰掩盖,这不失一种对抗外界不懂文化的观众随意批判的正确策略。

霸王之路

整体而言,李仁港拍的这部《鸿门宴》是比较成功的,他所体现的人物的特性,在各种合理的场景都能不失格,并且是格外的明显与精致。并不见得那种流氓、无赖的传统刘邦形象,反而突出了真实的开国君主刘邦的形象,举大义者,必先隐小劣,处危机下,不失根本。

运用一个范增离间的精囊,成功掩饰了君王功臣名就后臣子兔死走狗烹的卑鄙现象,反而造就了刘邦王霸天下的心机深过了救天下为己任的张良和范增的计略。现在我还在想到底是范增的离间计,还是刘邦拿着那个精囊编造了一个谎言,只是在最后时候刘邦拿出了范增留给项羽的那个精囊,所读的内容真假却不一定,因为每个人都在很明确的告诉刘邦,我们臣子跟着你是为了得到天下,韩信更甚更不靠谱,刻意对着镜头喊着:我要得到我应得的!

貌似我是刘邦,我也想杀掉这些人。但是反过来看看,当刘邦赴鸿门宴前,那动人的告别式,感动了张良。当刘邦拿出将符给萧何的时候,那情景只有刘邦才能做到,萧何也想不到自己也有拿出命来的时候(萧何也被虚构死)。

本篇的高潮便是,范增与张良在鸿门宴上的五局对弈。至始至终我都在想,为什么没有酒席和饭菜,直截了当的坐在那里,便进行了改变历史的王霸谈判。于是就开始的这两条主线交织感染,成了葬礼前的奏乐,李氏鸿门宴便次开始。

刘邦没有忍辱负重的穷迫,没有世俗黑帮老大的谈判技巧,纯粹靠黎明的演技,与项羽编排有些刻意并毫无逻辑的放掉刘邦为结束。张良并非范增的对手,也没有安排给霸王和范增什么礼物,刘邦也没有去上厕所逃掉。

最后居然出现了黑帮谈判的场面,谈不拢便开打,霸王两下解决了樊哙和夏侯婴。李导又一次删掉了著名的幕后高手陈平,想当初是陈平献计离间了范项的决裂,对此我也开始从新理解这部电影的深层含义,不要管李导怎么个人事安排和潜规则历史人物,只是告诉观众:历史是人为的,就像那盘棋,就因为人下的棋太多,走乱了,被人吃的也就多了,最后留给了写棋谱残局的人,并出了好多版本的经典残局书本。

正如张良的那句话,我只是个下棋的,有一个友人雇我跟另一个高手下棋,我渐渐的发现原来那个友人才是我最大的对手。

回过来细看霸王项羽,粗描淡写,便从两个经典说起。一,没有在垓下对着虞姬唱起那首流行歌曲,反而是开头认识虞姬的时候,虞姬给他唱起了祖国的流行歌曲。看看霸王装备也很朴素,远不如樊哙的那件皮夹克和毛领,贯穿全集我只看到一次梦寐以求的霸王枪,也是在反光的情况下,只看到了那杠绝世好枪的形状。

二,在霸王历经百战不殆的时候,李导安排在霸王帐下的武将也未免少了几个,这只是一种渲染的手法,直接渲染了项羽悲壮的个人英雄主义形象,身为八路诸侯盟主,历经百战,亲力亲为,不失一位大将风采,李导是在批判这种个人主义,并对次狠下手来乱刀摧残扼杀。

谋士之命

中国的谋士所走的那段路是理想的,也是男人的一种贞操。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历代的谋士都在找寻托付终身的明主,然而却忽视了对于自己主公的人性剖析。一直在这样的圈子里反复出现着,它融入了传统不可泯灭的侠义,匡扶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有放荡不羁的英才,有格物明志的国士…….

也许谋士都有这个宿命,善始恶终,印证了谋人国者不得好死的因果循环。而张良的离去无益是一种谋士的最高成就,他不想重蹈窃钩者诛的旧辙,而是衬托了刘邦窃国者侯的霸王之路;当非刘氏当王者诛的时候,萧何、陈平等人提心吊胆的熬了一阵,熬到刘邦死去,却也难逃政治家立场摇不定,趋强付势的历史争论中。

但比起范增,他算是幸运的,那也是没有办法的,若当初没能遇到刘邦,讲述《太公兵法》,而遇到的是项羽。

敢情是刘邦的运气,换来了一个正好相似穷途,却无以发泄成就伟业的同路人,张良也找到了同样的谋取他人天下的志同道合之人。年纪轻轻成了刘邦的首席谋士,言听计从。范增确实没有这么幸运,七十反秦,壮志雄心投入了项氏家族,在一个尚武嗜血的少年旁边,即使你有多么能耐,你有多么精囊妙计,年纪轻轻的项羽已拥有那颗桀骜不驯,虎视天下的气魄,于乌骓马上独步天下,何其的难以驯服这名霸王。

刘邦与项羽,一个小亭长,重利爱听话,一个将门豪族,重情自负;张良与范增,一个年轻的病弱小伙,一个经验丰富又精力旺盛的老头。在那次宴会上,给自己的雇主分析了形势,说出了计策。于是两个人便进入了史记里那段影响数代人,以至于神话般的成为了一个不可解答的迷。

作为一位长者,显然范增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亚父”,没有商量余地的要求霸王为其所划的计策付诸实际,项羽有自己的想法,那只是一场悬殊的战争,没有任何对手可以阻挡住霸王的称霸之路。

看刘邦,究其一生也没意识到自己会在那刻成就了自己的一生,甚至没有想到自己打败掉项羽。在其一生的窘迫中,不时的发现,一直在失败,一直在玩命,逃跑的时候丢下了自己的妻儿,就连韩信也可以比刘邦强大。

他把一切都交到了张良手里,因为他了解张良这样的谋士高尚的情操和为主而死的情节。于是等待着张良安排了一切这场葬礼前的布置,从容又胆颤的祈求着霸王。老者毕竟是老者,没有年轻人的冲动和热血,范增好像我们的父亲,而张良好比我们的同龄好友,可想而知,父亲总是恨铁不成钢,好朋友总是在两肋插刀,一个是直截了当的亲情,一个是情投意合的友情,虽都是私心,两者还真的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