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市白杨坪乡党委书记乡长 王国玮

2017-10-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坐落在山坳里的洞下槽村委会今天很热闹,上午10点不到,村委会前的小广场已经挤满了赶来参加"送政策.送技术.送信息"现场培训的父老乡亲.很多百姓热情的和我打招呼,有些是以前认识的人,还有好几位是这次"入万户"活动结识的新朋友,该村桂花组刘天孝老人的儿媳妇也来参加培训,10天前市委组织部"三万"工作队员和我一起到她家入户,她热情的留我们吃饭,付钱的时候她推了好几个回合才勉强收下,今天看到我们还不好意思的笑了.这次的"送政策.送技术.送信息&

坐落在山坳里的洞下槽村委会今天很热闹,上午10点不到,村委会前的小广场已经挤满了赶来参加“送政策、送技术、送信息”现场培训的父老乡亲。很多百姓热情的和我打招呼,有些是以前认识的人,还有好几位是这次“入万户”活动结识的新朋友,该村桂花组刘天孝老人的儿媳妇也来参加培训,10天前市委组织部“三万”工作队员和我一起到她家入户,她热情的留我们吃饭,付钱的时候她推了好几个回合才勉强收下,今天看到我们还不好意思的笑了。

这次的“送政策、送技术、送信息”现场培训会是针对“三万”活动中群众提出的意见敲定的。

洞下槽村距乡集镇15公里,离“318”国道3公里,全村有927户3512人,有党小组6个,党员72人,是“恩施灯戏”的发源地。平均海拔750米,有耕地3540亩,其中水田2512亩。土质气候等条件特别适宜茶叶种植,茶叶、生猪养殖和打工是该村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去年人均纯收入3300元,在全乡13个村属中上水平。

这个村从2009年作为市级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以来变化很大,两年新建茶园3000亩,硬化村组公路15公里,改建民居120多户。

在“三万”活动中,老百姓反应最强烈的问题有三个:一是去年新发展的茶园中有2000亩是稻田改建的,担心进入汛期排水不畅,水淹茶园造成巨大损失;二是新建茶园的定型修剪、除草施肥、合理套种等管理知识缺乏,难得实现三年如期受益;三是莲花组生猪病害严重,刘天孝等周围几家都有死猪现象,损失惨重。

猪喂不成器导致沼气池也不能正常使用,影响农户收入和正常生活。“三万”工作组为解决这些问题迅速采取措施,驻白杨坪乡的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兰英和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邵永政召集市畜牧局、农综办、茶办、人社局,乡农业服务中心、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现场办公,要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加快进度,确保汛期前完成新建茶园的沟渠建设,针对群众反映的几个问题举办现场培训会。

虽然今天还有点凉意,到会的群众达到500人左右。畜牧专家、茶叶专家和劳动就业指导用农民听得懂的语言为父老乡亲奉上了一场对胃口的“大餐”,群众听得认真,记得仔细。专家还现场答复群众的提问,发送技术资料和常用药品,我从群众的脸上看到了满意的笑容。 回到家已夜色渐浓,虽然感觉疲惫,但我心里十分满足。

【后记】“三万”活动已开展20多天,我常常被一些事情感染。一是干部作风扎实,州、市派驻到我乡的干部一个背包、一双球鞋、一把雨伞、一本日记,奔走在崇山峻岭,穿行在田间地头,吃住在村或农户,受到群众称赞。二是内容实在,工作队员耐心听取意见,解决农户的燃眉之急和力所能及解决的问题,干部群众的心贴近了,感情深了。

三是效果明显,工作队员把群众所思、所忧、所盼及时告诉我们,对改进工作起莫大的作用。 另一方面,对“三万”活动中群众反映的问题和要求让我感到力不从心,任重道远。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在走访中多数农户强烈要求解决行路难、吃水难、电压低、本地电视收视难、垃圾污水处理难的问题。已建成道路的养护、农村水利设施建养缺失。

二是农村社会矛盾难以化解,大量的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问题突出,无人力投入本地产业发展。因灾、因病、因学致贫返贫现象大量存在。农村人情风猖獗,已成为农民不可承受之灾。三是农业组织化程度低下,千家万户小规模无法应对千变万化大市场,缺技术、缺信息、缺品牌阻碍农业发展、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