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川祝酒歌】郭小川与《祝酒歌》

2019-07-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第二天上午,应区委请求,郭小川在新青商业科楼上做了一场报告.区机关干部.基层单位领导.业余通讯员.诗歌爱好者,共计一百多人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上,郭小川首先从国际国内形势讲起,讲了"对印自卫反击战"的胜利,讲了中苏关系以及苏联撤走专家给我国经济造成的影响,号召大家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郭小川祝酒歌]郭小川与<祝酒歌>然后,他从作家角度,谈了文艺理论创作问题,并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重点讲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反对不实之风和胡编乱造.两个多小时的报告

第二天上午,应区委请求,郭小川在新青商业科楼上做了一场报告。区机关干部、基层单位领导、业余通讯员、诗歌爱好者,共计一百多人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上,郭小川首先从国际国内形势讲起,讲了“对印自卫反击战”的胜利,讲了中苏关系以及苏联撤走专家给我国经济造成的影响,号召大家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

【郭小川祝酒歌】郭小川与《祝酒歌》

然后,他从作家角度,谈了文艺理论创作问题,并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重点讲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反对不实之风和胡编乱造。

两个多小时的报告,整个会场鸦雀无声,大家都为郭小川精彩的报告吸引了,与会者不仅增加了对国际国内形势的了解和认识,而且增强了工作干劲和责任意识,特别难能可贵的是学到了文艺理论和写作知识。

【郭小川祝酒歌】郭小川与《祝酒歌》

下午,在市文化局局长李新,区委宣传部部长于际章的陪同下,郭小川参观了贮木场,看到堆积如同小山一样的木材楞垛,工人们造材、归楞、装车的火热场面,郭小川很是激动,联想到国家的发展建设,他的思绪已与这些木材飞到了祖国的四面八方。正像后来他在《祝酒歌》中写到的那样:“广厦千万间,等这儿的木材做门楣;铁路千百条,等这儿的枕木铺钢轨。”

【郭小川祝酒歌】郭小川与《祝酒歌》

12月10日上午,区委李新书记向郭小川汇报了新青林业局建局六年来党的建设情况和生产情况。区委宣传部部长于际章汇报了宣传工作情况,特别重点汇报了通讯员队伍建设情况,培养文学文艺骨干情况。当听到局里有文工团,经常深入林场所演出,并把省文联下放的右派作家郑义由市郊农场调来,安排到区文教科分管文工团工作,编写创作了多部剧本并且在省市获奖时,郭小川非常高兴,充分肯定了区委敢于突破禁区,不拘一格,大胆重用人才的做法。

下午,郭小川在市文化局长李新,区委宣传部长于际章的陪同下,乘坐森林小火车前往金林林场体验生活。一路上,穿行在茫茫林海间,一会儿路过白桦林,一会儿经过红松林,一会儿迎来一片杂木林,郭小川兴奋不已,深深地为祖国的壮美山河所陶醉。《祝酒歌》中写到的“祖国是一座花园,北方就是园中的腊梅;森林就是花中的蕊。花香呀,沁满咱们的肺。”想必这时在郭小川胸中已酝酿成熟,打好了腹稿。

金林林场是局里的主伐林场,红松、鱼鳞松、白桦居多,建局以来每年都提前超额完成木材生产任务。远远望去,林场场房、还有家属房的房顶都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着。场党支部书记苏万成热情地把郭小川一行迎进办公室,寒暄过后,又把郭小川引进了宿舍。

这是一间特意给郭小川腾出来的寝室,一堵火墙间隔了两个屋子,十多平方米的地方摆满了桌椅床铺,地面是用黑土夯实的,油光铮亮,打扫的干干净净。一张木板床放在南面,一张办公桌摆在床头,北边靠门处有个简易书柜,洁白的床单,叠得整整齐齐的被子,看上去简洁而温馨。

陪同前来的市文化局李新局长,看到郭小川住宿安排好了,就握着场党支部书记苏万成的手说:“郭小川同志就交给您了,一定要保证小川同志的安全,照顾好他的生活起居,这是政治任务。”随后,跟区委宣传部部长于际章说:“那我们趁天亮早点赶回局里吧”。

林场工人得知北京来个记者、诗人,都想看看是个什么模样的大人物。以前收工回来不愿出屋的也愿意出来溜达了,出来打水洗头洗脚的也多了。郭小川无论是遇到工人,还是妇女儿童,他都是微笑的先打招呼,嘘寒问暖,方便的时候就随意聊上几句。

他给大家讲北京的风土人情,故宫的故事,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的“十大建筑”如何雄伟多姿。通过新旧社会对比,引导大家不要忘记过去,要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为建设新林区,支援国家建设多做贡献。工人们也把郭小川当成了朋友,愿意和他交流沟通,说说心里话。

早上,天才蒙蒙亮,就传来了鸡鸣狗吠,林场家家户户已是袅袅炊烟。勤劳的林场妇女,在给出工的丈夫准备早饭,以及午间带的干粮。郭小川早早地起来,围绕场部院子一圈一圈地散步,他在感受着林场的节奏,感受着工人们的生活温度。他知道,林业工人生活艰苦,劳动繁重,但是究竟到什么程度不得而知,需要深入实际才能知晓,想到此他不由地增加了使命感,责任感和神秘感。

吃过早饭,在场党支部书记苏万成的引领下,郭小川来到山上冰雪滑道,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令他大开眼界。随着工人的吆喝声,只见直径能有一搂粗的原木,一根接一根地顺着冰雪滑道,箭一般地向山下楞场飞奔而去,整个山谷一阵阵地回响着轰隆隆的声音。

郭小川被眼前的一幕震撼了,这简直太神奇,太壮观了。他饶有兴趣地问身边的苏万成:“怎么想起这个妙法子来的呢?”苏万成说:“由于国家遭受三年自然灾害,苏联中断了对我们援助,用石油卡我们的脖子,致使有机械也不能使用,没有办法,工人们从人、马滚坡得到启示,并借鉴柴河林业局的经验,就有了现在完整的冰雪滑道运材方法。”郭小川称赞道:“你们对冰雪、严寒,真是做了尽可能的利用了!”

午间,郭小川同工人们一起吃饭烤火,他坐在一棵倒木上,一边烤火,一边和工人们探讨冰雪滑道的作用。工人们认为冰雪滑道眼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早晚还得被机械取代。郭小川在肯定工人们看法的同时,深有感触地补充道:“现阶段冰雪滑道十分重要,没有现阶段就没有明天,就没有将来。

我们应当把它看作群众的伟大创造而加以大书特书,还有工人们那种昂扬的革命精神和坚强的斗志,他们在这么严寒的气候中露天作业,关心的却是如何利用冰雪、严寒!”暂短的午休时间,让郭小川真切地感受到了:“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的滋味,更加敬佩林业工人战严寒斗冰雪的英雄气概。

下午,郭小川和苏万成踏着厚厚的积雪,向茂密的红松林走去,苍翠的松柏高大挺拔,站在树根下望不到树梢,郭小川是第一次看到如此伟岸的红松。苏万成介绍到:“红松也叫“常青树”、“万年青”,需要百年才能够成材,小兴安岭的气候和土质,是最适合它生长了。

听着介绍,郭小川对红松更加景仰和爱慕了,这在他写的《青松歌》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而青松啊,决不与野草闲花为伍!一派正气,一副洁骨,一片忠贞,一身威武。”这既是对青松精神的赞美,也是郭小川一生的品格和操守。

夜里,林场工人宿舍早已熄灯了,可郭小川屋里的灯还亮着,有时候下半夜了,他还在构思写作,整理白天的所见所闻。即使睡着了,当他大脑里迸发出火花,也要起来点上蜡烛,把这些闪光点记录下来。有时为了不影响别人休息,他就钻进被窝里用手电照着写。

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反复酝酿构思,郭小川在金林林场创作了报告文学《白银世界的黄金季节》,发表在1963年1月17日《人民日报》第二版上。这篇报告文学用大量的事实,详尽地阐释了寒冬腊月,对林业生产的极其重要和宝贵。

战天斗地的劳动场面,火热的林场生活感动了郭小川,工人们也喜欢上了为人朴实的这位大诗人,短短几天,郭小川就把自己与工人融合到一起了。在车间食堂就餐,工人们热情地邀请郭小川喝两杯,每当推卸不过的时候,他就举杯给工人们敬酒,并把自己带的香烟、干粮分给大家。

他深知工人们在十分寒冷的条件下作业,喝点酒有助于身子骨热乎,增加抵御风寒的能力。他们喝酒不是酗酒作乐;不是借酒浇愁;不是醉酒哭天,而是为了适应冰天雪地的环境,更好地投入生产。

他把工人们喝酒的性格特点与英雄豪情联系起来,与祖国的繁荣昌盛和未来美好生活联系起来,因此,在《祝酒歌》中写出了脍炙人口,深受人们喜爱的诗句:“一杯酒,开心扉;豪情,美酒,自古常相随。三杯酒;三杯欢喜泪;五杯酒,豪情胜似长江水。七杯酒,豪情与大雪齐飞;十杯酒,红心和朝日同辉。”从中可见诗人奔放的激情,志在千山万水的革命胸怀。

在林场的几天里,郭小川每时每刻都工作着,感动着,忙的不亦乐乎。他利用休息时间,召开了三个座谈会,即“普通干部座谈会”、“老工人座谈会”、“场领导座谈会”。对前来参加座谈会的同志,他都是礼貌地让座、倒水,极其热情,大家也都无拘无束,踊跃发言。

有的谈参加林业生产的体会;有的谈文化学习;有的畅想未来新林区的远景。出席全国“群英会”的场党支部书记苏万成,谈了“五四青年工组”如何实现五年生产任务三年完成的体会,郭小川听了很是感动。

每次座谈会都开的十分成功。其间,郭小川以身作则和大家互动,引导大家积极参与讨论。他讲了自己诗歌创作情况及其体会;讲了同陈笑雨、张铁夫合作以“马铁丁”为笔名发表著名的《思想杂谈》,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反响;回顾了当年在延安三五九旅任司令部机要秘书的经历。大家听得即有兴趣,又受鼓舞,有效地调动了与会者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在与工人们朝夕相处中,郭小川每天都能遇到新鲜事,感动的事。山场上,他看到有的工人感冒生病了,也不请假回家休息,仍坚持战斗在生产一线。他就向场党支部书记苏万成了解工人出勤情况,苏万成说:“工人出勤情况非常好,很少有请假的,即使头疼脑热了也都坚持上班。

”郭小川觉得这些朴实憨厚的林业工人真是太可敬可爱了。他在《祝酒歌》中写到的;“一天歇工,三天累;三天歇工,十天不能安生睡;十天歇工,简直觉得犯了罪。”就是对林业工人们这种顽强拼搏精神的生动描绘。

郭小川生活俭朴,作风深入,工作务实。由场部到山场有很长的一段路程,他从来不坐车,都是走着去,走着回来。他和工人们一样爬山,一样打着绑腿,一样走冰雪道路,一样带午饭,而且每到一地不让干部群众迎接,不让群众鼓掌。

为了不耽误大家的正常工作,往往他都是站在没膝深的积雪里调查研究,同作业的工人进行亲切攀谈。由此,他和工人的心贴得更近了,情更深了,意更浓了。工人们看他整天忙于工作,起早贪黑,异常疲劳,便打来飞龙、野鸡、灰鼠等野味给他改善伙食,他深受感动,说啥也不吃,经大家再三劝说才勉强吃了,但是饭后他都折价付钱,有时想给他多加一个菜,也都被他宛然谢绝了。身为党的一名高级干部,他做到了严格自律,一身清廉。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郭小川的诗歌之所以深受人民大众的喜爱,与他善于向人民群众,向实践汲取文学营养是分不开的。在深入林场体验生活中,他虚心向工人们学习方言土语,学习有关生产专业术语,学习工人们不畏严寒的艰苦创业精神。

一次在山场上,具有三十年工龄的林业老工人王长发说:“下雪以后,可有意思呢,都说雪花像一群群仙鹤飞进了松林,那些红松、鱼鳞松、也像白眉毛,白胡子的寿星老一样”这形象生动的比喻,朴实无华的语言,深深的铭刻在郭小川的脑海里,他把这些完整地记录下来,写进了他的报告文学《白银世界的黄金季节》,也体现在了《祝酒歌》的字里行间。

他对工人简洁淳朴的语言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赞扬:“这是何等豪迈、何等亲切、何等发人深思的语言啊!仙鹤、寿星老,又是何等美妙的、神奇的比喻啊!” 郭小川来林场体验生活,与工人们吃住在一起,劳动在一起,因此,他看到的最多,感触的最多,收获的最多,诗作也最多。

1962年12月13日,郭小川打理行囊,满载着来林区体验生活的丰硕成果,依依惜别新青,返回伊春。金林林场的工人们还不知道郭小川已经离开新青,他们还在盼着郭小川来到他们中间,给他们讲山外边闻所未闻的新鲜故事。当得知郭小川已离开新青,工人们都表现出了难舍的心情。那天,山场上的工人们话都不多,说笑的也少了。

回到伊春,郭小川根据几天来的经历和积累,创作了《伊春、新青之行》、“林区三唱”:《祝酒歌》、《大风雪歌》、《青松歌》,1963年这三首诗歌分别在《人民日报》、《人民文学》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新青的广大职工和读者得知后,奔走相告,拿着刊载家乡诗歌的报纸爱不释手,人们受到了极大的振奋和鼓舞,迅速掀起了学习朗诵郭小川“林区三唱”诗歌的热潮,特别是其中的《祝酒歌》,几乎人人都能朗诵几句,很多人都能把整首诗歌背诵出来。

自从郭小川创作了以《祝酒歌》为代表的“林区三唱”,工人们就觉得大山有了灵气;森林有了韵味;风雪有了情调;浑身有了活力。

郭小川没有忘了新青,没有忘了金林林场,返京后,他怀着对新青的热爱和感激之情,特意给金林林场党支部书记苏万成写了封信,同时给苏万成、王爱华、钱树忠等同志寄来了他的著名诗篇《将军三部曲》。

郭小川林区纪念馆馆长刘景林与郭岭梅、郭晓慧

去年,郭小川两个女儿郭岭梅、郭晓慧,为了追寻父亲的足迹,继承父亲的遗志,从北京来到新青林业局,重访了金林林场旧址,看望了金林林场党支部书记苏万成老人,参加了新青区委举办的“纪念郭小川同志座谈会”,参观了“郭小川林区纪念馆”,并留下了宝贵的意见,受到了新青职工群众的热情欢迎。新青区委书记张继才对她们姐俩说:“新青是你们的第二故乡,真诚地欢迎你们常回家乡看看。”

为了纪念郭小川百年诞辰,最近,在新青区委的领导下,民营企业家刘景林又丰富了“郭小川林区纪念馆”展出资料,投资新建的“郭小川林区三唱文化园”六月末即可对游客开放,“百年小川,松林有约”诗歌征集、诗歌朗诵等活动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这一系列举措对增加伊春旅游的文化内涵,拉动旅游产业发展,提高伊春的知名度,无疑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吟咏留千古,声名动四夷。”当诗人郭小川得知他讴歌的林区儿女,吟诵着《祝酒歌》,正在书写着美好的未来,豪情满怀地奔向新时代,一定会含笑九泉,感到莫大欣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