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心如铁吴家丽 实至名归的金马褒奖——吴家丽
从《新不了情》里庙街的卖唱歌女开始注意到吴家丽,这位被忽略太多的实力派。即使片中女性重头戏在隐忍大气的母亲冯宝宝和命途多舛的女儿袁咏仪身上,二人也凭出色表演夺得当年金像奖女主女配,但同样提名女配角的吴家丽也是毫不逊色的一抹风景。
她将戏班主唱阿玲看似玩笑人生却为了生活坚强打拼、表面卖弄风骚小气抠门实则仗义热忱的形象刻画得十分生动。同年这部《郎心如铁》也提名了金像奖女主角,不出意料这次输给了同片中的好姐妹靓靓,而半年前两人在台湾金马奖影后之争中,却是吴家丽夺得桂冠,个中因缘想来也饶有趣味。
(第30届金马奖颁奖礼影后吴家丽得奖画面)
这部被网上冠以吴家丽“一脱成名”的“三级片”,真正看过后就知道这些头衔是对演员和作品没有根据的无耻定义。这仅是一部以情色为噱头的犯罪题材电影,或者倒不如说是一部沾点情色的恐怖片(奇情恐怖应该是主要卖点)。而吴家丽则是整部作品唯一的亮点和灵魂所在。相信看过的朋友都对她诠释的犯罪女子印象深刻。
Judy前期对渣男男主的痴恋、犯罪时心理从落寞恐惧到强行扭转极度癫狂的转折、入狱后对男主的失望、对人生悲怆的无感,到最后看透一切的无奈苦痛,都被她演绎得丝丝入扣。她慌乱落寞的眼神,对男主全心意的痴恋,极端恐惧麻痹自己的犯罪,法庭上邪魅死心的含泪冷笑,看着男主结婚的新闻吐着烟圈时看穿一切的寂寥,令人不寒而栗,也深深将观众带入到Judy的爱恨痴缠心灰意冷中去。
吴家丽的表演准确精彩,收放自如,同时还加入了个人的表演思考,对人物有所延展,将一部奇情类作品的小角色塑造得丰满立体,令人信服。
1993年第3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中,吴家丽凭借《郎心如铁》意外击败大热门的袁咏仪(《新不了情》),获得金马影后。凭借这样一部带有恐怖情色噱头的小制作得奖,难免会有所争议,但不可否认吴家丽的出色表演配得上当年度的影后褒奖。
同年提名的还有第20届金马影后陆小芬《十八》和叶玉卿的《天台的月光》,在我仔细看过这几部作品后依然认为,尽管陆小芬的表演平实真切、叶玉卿的表现不落俗套、袁咏仪的天赋令人叫绝,但论对人物形象的全面掌控、情绪拿捏的流畅自如,吴家丽的整体表现的确无可争议。
(第21、22届金马影后杨惠姗为吴家丽颁奖)
对一直推崇“文艺至上”的金马奖而言,这次交出的表彰名单十分公正漂亮。另一方面,像这样题材有所争议、制作粗糙作品能够入围,本身也就说明了金马奖极为可贵的包容性。遗憾的是在金马几近60载的光辉历程中并未一直都遵从这样的艺术纯粹性,早期(60、70年代)的金马奖也有宣传爱国、服务党政的功能,即电影奖项设置评判不单纯从艺术层面出发。
例如1984年第21届金马奖影后评选中,在《金大班的最后一夜》里饰演金大班的姚炜却意外落败《小逃犯》中的杨惠姗,跌破了当时台湾民众和影评媒体的眼镜。
当时的台湾,80年代新浪潮电影所推崇的健康写实片占据头筹,金马评选也看重这一因素,有社会教育意义的家庭片《小逃犯》就获得多项提名。对原作白先勇钦点认可的“永远的金大班”——香港演员姚炜而言,则是输给了当年的电影环境和地域因素,令人唏嘘。
(1984年[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姚炜饰金大班)
姚炜当时塑造的金大班被感叹为原著人物走出书本走向了荧幕,其精彩绝伦的精准演绎被当时观众和媒体押宝胜券在握,不想最终金马却将影后奖杯给了《小逃犯》中表演中规中矩的杨惠姗。尽管我个人也非常喜欢的杨惠姗也是无可争议的演技派,但当次很可能是金马为弥补未给杨的另一部佳作《玉卿嫂》(白先勇另一部改编电影)提名女主而权衡其两部作品整体表现给了她最佳女主角。而这,又是另一段有趣的故事了。
(第30届金马影帝成龙亲吻祝贺吴家丽得奖)
反观当时得到影后的吴家丽,她后来讲听到结果宣布的瞬间自己是不敢相信的,愕然的同时也喜出望外;同时后面开始有人问吴家丽是谁?郎心如铁是什么电影?让人觉得略有心酸。
出身于TVB演员训练班,作为一位有实力却不够知名(尤其金马奖主要面向本土电影)的女演员,吴家丽足够努力也足够有功力有演技,这一次对她的褒奖实至名归,也说明她的努力得到了肯定。七次提名金像奖(1989年凭另一部监狱题材作品《第一茧》获女主角提名,之前看过,表演成熟老辣令人震撼),1999年凭《流星语》中感人肺腑的善良女子兰姐夺得金像奖最佳女配角,其实力在香港影坛有目共睹,她说自己觉得很无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