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赵文林 金秋重阳 昆曲发源地巴城唱响“水磨腔”

2019-06-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室外,秋凉如水,静谧怡然;室内,曲声悠扬,一唱三叹.适逢重阳节,10月16日晚,在昆曲发源地昆山市巴城镇, 2018昆山巴城·重阳曲会正式拉开帷幕,来自海内外的百余位昆曲学社专家和昆曲爱好者汇聚一堂,共同探究昆曲渊源,研讨昆曲文化,弘扬中华瑰宝.昆曲赵文林 金秋重阳 昆曲发源地巴城唱响"水磨腔"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会长田青,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副会长张忠奇,昆山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周旭东,昆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许玉连等出席了开幕式.    本次"昆曲小镇 大雅巴城&quo

    室外,秋凉如水,静谧怡然;室内,曲声悠扬,一唱三叹。适逢重阳节,10月16日晚,在昆曲发源地昆山市巴城镇, 2018昆山巴城·重阳曲会正式拉开帷幕,来自海内外的百余位昆曲学社专家和昆曲爱好者汇聚一堂,共同探究昆曲渊源,研讨昆曲文化,弘扬中华瑰宝。

昆曲赵文林 金秋重阳 昆曲发源地巴城唱响“水磨腔”

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会长田青,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副会长张忠奇,昆山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周旭东,昆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许玉连等出席了开幕式。

    本次“昆曲小镇 大雅巴城”2018昆山巴城重阳曲会系列活动由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昆山市人民政府主办,昆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昆山市巴城镇人民政府承办。自首次重阳曲会举办以来,曲会形式不断创新,品位不断提升,影响不断扩大,巴城重阳曲会已成为昆曲文化界的一件盛事、一个特色鲜明的品牌活动。

昆曲赵文林 金秋重阳 昆曲发源地巴城唱响“水磨腔”

此次活动既是对前三届活动的延续和深化,也为昆曲文化魅力和时代风采提供了更为全面的展示窗口。

    昆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许玉连在致欢迎辞时表示,巴城作为昆曲发源地,近年来,围绕擦亮昆曲金字招牌和打造昆曲特色小镇作出了重要贡献。巴城重阳曲会作为昆山文化标杆新品牌,将为“美丽昆山”建设成为“文化之城”添砖加瓦,也为不断凝聚高质量发展的“昆山力量”锦上添花。

昆曲赵文林 金秋重阳 昆曲发源地巴城唱响“水磨腔”

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会长田青在现场致辞。他说,很少有人或者事物能被称为伟大。第一次在巴城听到“向伟大的昆曲艺术致敬”这个口号,非常震撼,非常感动。他希望昆山实现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同步发展,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城市。

    昨晚的活动现场向巴城历史文化展示中心、昆曲长廊、顾瑛雅苑、崇文书院等一批新建文化场馆的负责人代表颁发了开业钥匙。同时为“中国昆剧院团联盟演出基地、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昆山生源基地”举行揭牌。

    据悉,本届昆曲小镇·重阳曲会将持续至10月18日,活动期间将举办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会议、专家昆曲小镇雅集、国内外知名曲社交流等活动,并实地走访昆曲相关地点,深入了解昆曲历史文化脉络。

    巴城镇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建制历史的江南水乡古镇、大闸蟹之乡、民间艺术(书法)之乡和昆曲源乡。1200多年前,唐代宫廷乐师黄幡绰吸收民间歌调在巴城传戏,并创作“傀儡戏”,逐步发展为“昆山腔”,作为昆曲的缘起;距今600多年前,元代文化大家顾阿瑛在阳澄湖畔组织的“玉山雅集”,与东晋“兰亭雅集”、北宋“西园雅集”并称中国文化史上三大雅集,为“昆山腔”融合发展厚植了文化底蕴,促进了昆曲的流传发展;距今400多年前,明代戏剧家巴城人梁辰鱼用明代戏曲家魏良辅的“水磨腔”填词,创作了《浣纱记》,使昆曲正式登上舞台,演变为昆剧。

昆曲的历史发展脉络在巴城清晰呈现。2001年,昆曲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人类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近年来,巴城扛起了保护与发展昆曲的大旗,与社会各界联手,共同做好昆曲的保护、传承与弘扬,并努力把昆曲融入日常生活、融入旅游转型、融入特色发展。

    巴城通过出版、制作昆曲连环画、昆曲动漫、昆曲微视频、昆曲书籍等形式,不断加大昆曲文化传播力度。同时,巴城不断深挖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出河南街昆曲主题休闲街区这一旅游新业态,其中包含巴溪驿站昆曲主题邮局、拾画概念书吧等众多旅游产品,并推动昆曲学者杨守松、本土笛艺大师陈东宝、著名昆曲小生俞玖林、竹刻工艺大师倪小舟等一批名人工作室入驻巴城老街,推动了“昆曲小镇”核心区的形成。

(胡永春 陈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