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元朋友圈幸灾乐祸 人生而伪善、阴暗、幸灾乐祸吗?

2019-04-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人类的本质是美好的.善良的.明智的,还是自私的,盲目的,虚荣的?也许,从心理学家这里你能找到一些答案,这些答案可能跟你想象的不一样,或者并没有那么讨人喜欢,但那是真实存在的.人性中的不足.我们需要了解它们,才能改变它们.二次元朋友圈幸灾乐祸 人生而伪善.阴暗.幸灾乐祸吗?我们相信,孩子是极其富有同情心的.他们会收养流浪的猫狗,会对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可是,你又信吗,孩子在四岁的时候已经开始幸灾乐祸了.2013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即使是四岁的孩子,也会因他人的痛苦而幸灾乐祸,尤其是当他们觉得这个人

人类的本质是美好的、善良的、明智的,还是自私的,盲目的,虚荣的?

也许,从心理学家这里你能找到一些答案,这些答案可能跟你想象的不一样,或者并没有那么讨人喜欢,但那是真实存在的、人性中的不足。我们需要了解它们,才能改变它们。

二次元朋友圈幸灾乐祸 人生而伪善、阴暗、幸灾乐祸吗?

我们相信,孩子是极其富有同情心的。

他们会收养流浪的猫狗,

会对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

可是,你又信吗,孩子在四岁的时候已经开始幸灾乐祸了。

2013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即使是四岁的孩子,也会因他人的痛苦而幸灾乐祸,尤其是当他们觉得这个人是活该的时候。另有研究发现,6岁时,孩子们会花钱看一个反社会的木偶被暴打,而不是把钱花在贴纸上。

二次元朋友圈幸灾乐祸 人生而伪善、阴暗、幸灾乐祸吗?

是否感到害怕呢,天使般的孩子,竟也会出现这种看上去偏于阴暗的想法?!

这种幸灾乐祸出于厌恶与憎恨,似乎是因善而出现的情感。可是,这是否也表现了孩子的阴暗面呢?这样的结果究竟是好是坏?

二次元朋友圈幸灾乐祸 人生而伪善、阴暗、幸灾乐祸吗?

其实,不用那么紧张。

幸灾乐祸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不用过分看作是残忍、缺乏同情心的表现。世界的美好仍是值得我们相信并追逐的。

你是否为他人乱扔垃圾而感到不齿,却在教室的抽屉里留下了用过的纸团?你是否觉得捡到了钱应该拾金不昧,但仍然将捡来的钱放进了自己的口袋?你是否总是为队友抢了自己的人头和buff感到义愤填膺,却总是忍不住路过时帮队友“补两刀?”

你说垃圾不是我故意放在抽屉里的,是我走的时候忘记了拿;你说捡到了钱又找不着失主,充公又麻烦;你说人头又不是我故意抢的,只是恰巧被我补的那一刀抢了去。但你心里明白,什么是道德的,而什么是违背道德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都是道德的伪君子,我们都是道德伪善(moral hypocrisy)的。

人们都有“道德伪善”的动机,即在自己和他人“面前”表现得道德,但只要有可能,就会躲避真正按照道德原则行事时所付出的代价,选择相对不道德而利己的行事原则。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道德伪善呢?

双加工理论(dual process theory)认为,道德伪善是理性加工和非理性加工分离的结果(Valdesolo&Desteno,2008)。理性加工由认知驱动,它会倾向于一个更道德的判断,符合一个基本的公平准则。而非理性加工主要是情绪和信念驱动,它会产生一个更不道德的判断,保护一个人的自我形象。

简单来讲,当你做了一件不道德的事,理性加工系统就会迅速告诉你“你做得太不道德了!你真卑鄙!”,但随后非理性加工系统开始在大脑里作用,自觉地进行动机推理(也就是自我开脱),说道:“不,我只是因为……才不得不这样的。”以保持积极、良好的自我看法。

而心理学家们同样发现,人们对于同样的不道德事件,在是由自己和他人实施的两种情况下,人们对该事件的公平判断存在差异,差异在于人们对自己的不道德行为的看法要轻得多。换句话说,对于不道德的事,人们对自己更“宽容“,对他人更“苛责”。如,我们把伴侣的不忠归因于他们的性格,而把自己所做的事归因于环境的影响。

事实上,回想一下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做过有关道德伪善的事不在少数,但了解了关于道德伪善的研究后,我们可以对自己的这项行为进行反思。在这个领域中,另一个很重要的启示是,对于那些谴责他人道德沦丧最迅速、最响亮的人,我们应该保持警惕,因为他们本身可能就是不道德的,甚至更糟——只是他们不自觉而已。

从小学就开始看各种警匪片的你,会不会觉得当中的黑社会很帅很有男人味,十分有吸引力?

“我为什么会喜欢那样的人,对他/她产生崇拜感?”事实上,这是有科学根据的。我们不仅选出具有心理病态特征的人成为我们的领导人,而且有证据表明,至少在短期内,男性和女性都会对那些表现出–自恋、精神病态和马基维利主义等所谓“黑社会”特征的人产生性吸引,从而有可能进一步传播这些特征。

一项研究发现,当女人被描述为具有黑暗特质(自私、控制欲强和麻木不仁)时,她们对男人的身体吸引力就会增加,与具有相同性格相比(从他的兴趣等方面来说)。有一种理论认为,黑暗特质成功地传达了“伴侣质量”,即自信心和冒险意愿。

甚至,还对我们人类的未来有影响……有人在2016年的另一篇论文发现,那些对自恋男性的脸更有吸引力的女性,所以往往会有更多的孩子。

你是否曾在网络上目睹粗鲁的语言,严厉的批评,愤怒,仇恨,甚至威胁……或者你本身就是这些行为的施加者。人们浏览互联网地下黑色领域——色情、犯罪和暴力领域,这些他们不会在真实世界探索的领域。这是否证明我们都是潜在的巨魔?

其实,这些阴暗面的确是我们的一部分,然而却又并非我们的全部。我们倾向于在社交媒体上表露我们在真实世界较少表露的一面,因为社交媒体的匿名性以及不可面对面交流的特质给了我们一张面具,让我们能够在不暴露真实身份,避免表情与眼神交流的情况下交流。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情况下展现的是完全真实的自己。

如果一个人在面对面的生活中包含了他的攻击性,但是在网上表达了这种攻击性,这两种行为都反映了自我的某些方面:在特定条件下的非攻击性行为,在其他条件下的攻击性行为。当一个人在网上外向的时候,当面害羞,自我表现都不真实。他们是那个人的两个维度,每个维度都在不同的情境中展现。

不同的在线交流方式(如电子邮件、聊天、视频)和不同的环境(如社交、职业、幻想)可能促进不同的自我表达。每个设置都允许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身份。两者都不一定比另一个更真实。

也就是说巨魔是我们,天使也是我们。

作者说

所以人类的本性是否真的是邪恶的吗?笔者认为,恶的一面的确在我们人类的身上存在,我们不必否认。甚至这部分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更加积极的生存。然而,也不必太过沮丧,我们也同时存在善的一面。世界的美好依旧是值得我们相信并追踪的。

心理学部各实验室、课题组运营有一批不同方向的优质心理学科普公众号,在大学堂后台自定义菜单点击“分类精选”-“友情公号”可以查看。今后的每个周六,大学堂都会转载其中一篇与大家分享,祝大家晚安。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SelfMindnSocialBrain”(自我、心灵与社会脑),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王轶楠博士研究组,主要关注社会认知与神经科学视野下的自我心理学研究。

参考文献:

[2] 道德伪善的心理学研究评述 作者:沈汪兵 刘昌

[3] 论道德伪善——对人性的一种剖析 作者:寇彧 徐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