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灾乐祸中王子颓将 新京报:不要对圣母院大火幸灾乐祸
对于巴黎圣母院的大火,我们理解一部分人的痛心,允许一部分人的无感,但请别不合时宜地"叫好"。
巴黎圣母院的大火让整个法国"染血",很多人的内心也仿佛"蒙灰"。
在社交媒体上,一些人回忆自己与巴黎圣母院相遇的美好瞬间,一些人哀叹文明的一去不返;也有一些人坦言,对于遥远国度的那栋建筑"无感",更有少数人拿出"圆明园被烧"做类比。
同大多数网友一样,我未曾去过法国,未曾亲眼看到过这座建筑的巍峨与精致,甚至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也只是看过开头便放弃了。对于这座建筑中所蕴含的信仰、所承载的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所镌刻的人道主义精神,也大多遗忘在课堂上。
所以,一些网友所表达的"无感",其实不难理解。这些人并非冷血,只是由于人生体验的局限,对于遥不可及的火灾,无法产生足够的"共情"。即便知道,这座建筑历史很久远、价值很宝贵、对法国人很重要,但实在是太过遥远、陌生,除了可惜之外,似乎再也难以"更悲痛"。
而面对被烧毁的巴黎圣母院,无论是在巴黎圣母院的外围跪着的祈祷者,抑或是网络上的哀痛者,他们都绝非惺惺作态的"圣母",他们所产生的"共情"也不是什么虚情假意,很多人是真的心碎了。
但是,无法否认,在复杂的舆论场中,还存在一种恶,那就是少数网友不合时宜地"幸灾乐祸"。
这些人像是在病床前或葬礼上的嬉笑者,把文明和体面都抛之脑后,甚至将他人的灾难看作一种"同态复仇",这样的狭隘与偏激,与文明相悖,与时代错位。
的确,自私是人的一种天性,放任这种天性甚至为这种天性辩护、叫好,是"丛林时代"的野蛮行径;而人类文明恰恰是在对抗这种丛林法则,是用"惺惺相惜"的共情和"推己及人"的理智,建立起社会赖以运行的基本原则。
在如今这个万物互联的"地球村"里,塑造一个理性和文明的"自我"才是自爱的首要条件,也是与人交往的前提,封闭、隔绝、自大,则只会把自己困在一种虚幻的泡泡当中,除了自我陶醉外,难以赢得他人真正的尊重。
巴黎圣母院被烧毁——在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中,我们是旁观者,也是亲历者。我们以怎样的态度看待文明的陨落,也反映出我们自身的文明程度。所以,理解大多数人的痛心,允许一部分人的无感,但请别不合时宜地"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