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渊简介】我校董文渊教授的扶贫路!
“坚轻筇竹杖,一枝有九节。寄与沃洲人,闲步青山月。”
“闲读南华对酒杯,醉携筇竹画苍苔。”
这些诗句都是古人对筇竹的描述。
筇竹,又名罗汉竹,是1984年首批公布《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中列入的两个竹种之一,为西南地区所特有,主要生长于海拔1300米以上,喜温凉湿润、降雨充沛的环境条件,其自然分布局限于金沙江下游沿岸川滇两省的狭长地带,云南省昭通市北部8个县和四川省雷波、叙永等县。其中,尤以昭通市大关县的筇竹资源最为丰富。全县现有筇竹20.83万亩,占筇竹总面积35.25万亩的59%。
近年来,筇竹产业在大关得到了快速发展,而这一切都与一个人25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分不开。他,就是西南林业大学从事竹类研究和教学工作的森林培育学教授董文渊。25年来,他一直致力于珍稀濒危植物筇竹的研究和科技扶贫工作,探索总结出筇竹天然林改造与人工林培育成组配套关键技术,通过典型示范、技术培训及推广应用,带领大关走出了一条立足本地特色资源的“造血式”扶贫道路。
董文渊
克难攻坚终获骄人佳绩
大关县是国家重点开发扶持县,云南省27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属于乌蒙山连片扶贫开发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关就成为西南林业大学的定点帮扶县。
1993年7月,董文渊被学校选派到大关县任科技副县长,分管林业和科技工作。上任之初,他在对乡土植物资源的调研中发现筇竹突出的生态经济比较优势,但一直以来,有关筇竹生物学、生态学、退化竹林恢复理论与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却是空白。
没有基础数据,怎么办?董文渊决定:从零开始,自己研究。然而,基础研究工作的艰辛只有他自己知晓。研究之初,他吃住在山上,渴了喝口山泉水,饿了就靠烤洋芋充饥。从1996年开始,他克服了研究基地不通公路、不通电、无通信条件等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吃住在农户家中……不懈努力,终于换来了丰硕的成果。
25年来,董文渊先后完成了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ECBP)“天然筇竹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研究与示范基地建设”专题、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珍稀濒危筇竹保护与退化竹林恢复技术研究”等10多个研究项目,取得的筇竹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生物多样性保护、良种选育与竹苗培育技术、天然林改造与人工林高效培育技术体系等一系列成果,填补了国内外筇竹研究的空白,为筇竹资源高效培育、可持续经营和产业化发展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开展筇竹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珍稀濒危筇竹种质资源,加大资源培育力度,提高笋竹产量,实现贫困山区筇竹资源与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董文渊告诉记者,他研究的筇竹低质低效林改造技术在大关县木杆镇得到推广应用,结果表明,天然筇竹林竹笋产量从过去亩产不足50公斤,提高到了450公斤,实现亩产值3150元。
此外,他还结合科研项目推进实际,不断总结阶段性研究成果,采用现场培训与会议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在大关县共举办培训班32期,培训农民和基层干部1600多人(次)。在昭通市林业局、水富县、绥江县、威信县、彝良县、镇雄县、永善县举办培训班36期,培训基层干部、技术人员和农民共3800多人。
对于自己从事多年的研究工作,董文渊非但没有感觉苦,反而乐此不疲。因为在他看来,能帮助别人,也是为自己创造快乐和幸福。
筇竹林
示范带动助农脱贫增收
元旦过后的一个周末,天空飘起了蒙蒙细雨,当记者来到大关县木杆镇细沙村的时候,山上的树木、房屋已经被一层薄薄的白雪覆盖,在这里我们见到了今年78岁的木杆镇细沙村铜厂沟村民罗绍洪。他告诉记者,家里原有10亩耕地,但由于土地瘠薄,以前种植玉米、洋芋等农作物一亩地收益也就200多元。
2004年,在董文渊的指导下,他退耕还林了两亩地,全部种上了筇竹。后来,他又在荒山上种植了80亩的筇竹。在他的精心管护下,这些筇竹早已成林。
“竹子栽活了,石缝缝中都会生笋子。要是早点学到筇竹种植的技术,我早几十年就种了。现在竹子效益这么好,感觉自己都种晚啦!”罗绍洪的话语中透出些许遗憾,但更多的是欣慰,“2017年,我家两亩地采笋收入6000多元。现在仅靠采笋一项收入,我就能脱贫了。而且竹林起来后,由于冬天山上没有吃的,野猪也会跑进来拱小竹笋吃。”
看到罗绍洪种的筇竹有了效益,村民们都来“偷学”他的技术,就这样,在他的示范带动下,村里很多村民都种上了筇竹,实现了脱贫增收。
据统计,木杆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已从1996年不足300元,发展到201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217元,这其中筇竹笋产量产值的提高,贡献率达80%以上。2017年,全县筇竹笋产量已达8000多吨,其一二产业综合产值达2.4亿元。在木杆、高桥等天然筇竹主产乡镇,农村劳动力在出笋季节人均采笋收入可达5000元-6000元,筇竹笋销售收入占到大多数农户经济收入的80%以上。
筇竹笋产量的提高,也为当地的竹笋加工企业带来了较好的效益。在木杆镇鑫兴竹笋加工厂,厂长邓贵俊告诉记者,该厂建于1999年,现有固定员工78人,他们都是附近的村民,每人月收入在6000元左右。“当时由于筇竹笋产量低,所以加工厂很小。
后来,随着筇竹低质低效林的改造,筇竹笋的产量提高了,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如今这里年收购壳笋2000余吨、成品竹笋400余吨,年产值达1000余万元,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及日本、韩国等国家。”竹笋加工、销售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为加快贫困山区脱贫致富步伐,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今年78岁的罗绍洪(右一)带记者前往他种植的筇竹林
分类施策培育特色产业
大关县贫困人口的绝大多数都生活在高海拔地区,与筇竹生长区域在空间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因此,从珍稀独特、历史文化、资源基础和生态经济特点分析,筇竹堪称大关县最具开发潜力的特色生物资源。
“五尺道”(即“南方丝绸之路”)是古时大关一条繁华的商道,西汉时期,产自这里的筇竹杖曾作为一种极其珍贵的国际商品,沿着“五尺道”千里迢迢人背马驮至印度、不丹和阿富汗。由此可见,筇竹的历史经济与文化价值。随着董文渊对筇竹研究的不断深化和科技成果的广泛推广应用,生态高效筇竹资源培育在大关县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在木杆镇细沙村,记者看到正在建设中的筇竹生态园,董文渊告诉记者,这个生态园规划面积300亩,未来这里将成为集筇竹文化展示、筇竹林观光、采笋体验、农家乐等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为充分发挥区域生物资源优势,分类施策,找准“市场-技术-资源”的结合点,大力培育生态经济特色产业,2017年8月,大关县委、县政府经过反复研讨论证,决定大力发展“一县一品”筇竹产业。据大关县委书记陈刚介绍,两三年前,全县就出台了鼓励大户流转土地的政策,目的是使筇竹种植规模化。
目前,为了充分利用竹材,延伸产业链条,增加群众收入,大关县准备引入浙江一家生产圆竹家具的加工企业。未来,大关县将改造现有20万亩天然筇竹低质低效林,新造30万亩高产高效筇竹林,建成50万亩筇竹资源基地。
以筇竹科技成果为支撑,通过2~3年的低产林改造,提高竹笋产量,实现贫困人口的持续稳定脱贫;到2022年,达到年产筇竹笋30万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支柱产业,实现竹产业总产值60亿元的目标。
“目前,《大关县‘一县一品’筇竹产业发展规划》已通过专家初审。根据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总体目标,2019年全县要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实现稳定增收,尽管任务十分艰巨,但我们不等不靠,将充分利用珍稀濒危植物筇竹保护与特色产业精准扶贫互动发展的协同性和可持续性,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让筇竹林变成‘绿色银行’,以此实现贫困山区造血式发展、康体式脱贫的精准扶贫目标。”陈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