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血压联盟开拓者们的创新与发展
我第一次看见刘力生教授是在1982年全国第二次心血管学术年会上,那是***结束拨乱反正后的第一次学术会议。医学界同道终于又回到他们被迫抛弃近20年的专业学术轨道上。那是一次继往开来的盛会,被政治口号代替了多年的临床与学术问题终于又提到议事日程上。
与会代表来自全国各地,虽然规模远远小于现在的许多会议,但是我,还有医学界的同道们都感到一种节日的气氛,很兴奋,大家希望中国医学发展从此将是杏林春苑,百花绽放,欣欣向荣的盛况。
全国许多老中青教授来到成都,许多我闻名已久的专家也出现在会场,如吴英恺、方圻、陶寿淇教授等。会场设在过去******成都的行馆之一四川宾馆,属于部队所管,有几分神秘,在***前一般人只能远远观望的地方,院落当时已经显得有点破落,会场也不是很大,但那确实是一场引领医学潮流、继往开来的学术会议,我有机会参加非常高兴、终生难忘。
一天上午会议休息的时候,在宾馆内的林荫道上,我看见几位谈笑风生的女医师迎面走来,其中有一位我认识,她给我介绍了同行的刘力生教授、医学会的田军老师等。刘力生教授时值盛年、风华正茂、平易朴实,匆匆一面便结下了我和她半辈子的师生之缘。
后来经常在一些学术刊物和会议上见到她,自此30多年来,她总是那么亲切的关心我和四川心血管病防治工作。我也了解到她在心血管领域里的许多创新和建树,如对大动脉炎的研究等,对她十分敬佩。
从八十年代开始她和她的团队——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高血压科领域的同道们,开始了“七·五”、“八·五”和“九·五”等重要高血压研究,我和科室同道们一起参与的这些随机对照研究,尤其在1987年开始的全国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研究,使我们获益匪浅。
1988年我去了美国,在这前后她引领全国心血管与高血压有关的专家和医生参加了世界高血压联盟,并创建了中国高血压联盟。在1989年前后,举办了第一届国际高血压及相关疾病会议,这是中国高血压领域的重大进展,让全国更多的专家和医生打开建国后封锁了30多年的国门,一探国际心血管领域中的进展与现状,这看似平凡的一小步,却是中国心血管尤其是高血压领域与国际接轨的一大步。
1991年我从美国归来,那年春天,我参加了第二届国际高血压和相关疾病会议,在北京郊区的香格里拉酒店,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有许多国际心血管专家参与的真正意义上的国际会议。
会议的具体内容我已记不清楚了,但是午餐时所有代表都坐在酒店春色融融的花园草地上吃盒饭,别有风味,此情此景宛如昨日。
以后刘力生教授和阜外同仁不时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指导,主要结合日常工作和学术研究的进展,经常给我们机会参加国内的各项大型的随机对照研究,还参加了大量国际协作。有一次在黄山开会,刘力生教授突然点名叫我介绍一下我在美国Framingham的工作体会,当时我正走神,站起身来结结巴巴、杂乱无章地介绍了一下,事后感到非常惭愧。
以后还不时有类似情况发生,正是她的关心和鼓励,让我在孤陋寡闻的成都坚持做了一些高血压和心血管的临床与研究工作。
在1995年,国际上发生了一件对硝苯吡啶利弊的巨大学术争论,当时国际高血压学会的几位学术领头人,如Mancia、Fleight等来蓉讲学,刘教授委托我筹备了这次来访和学术研讨工作,让我受益匪浅。
这些专家第一次来成都,通过这次交流,他们对我们的工作和成都的风土人情,宽窄巷子民居、都江堰水利工程,还有成都地区同仁在经费极端不足下如何艰辛工作,有了深入的体会。后来他们特意邀请我们参加在其和刘教授领导下的大量国际协作研究,如PROGRESS、ADVANCE、ONTAGET、HYVET、OCEAN等大型临床研究。
在这些国内外的大型临床研究中,力生教授把中国心血管与高血压临床研究引入了国际主流,让国际广大专家学者了解到中国同仁的研究水平与能力,大家常常快速、高质量地完成有关课题,彻底改变了国外心血管学界对中国心血管与高血压临床现状的认识,刮目相看。
在这过程里,力生教授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流行病学研究、随机对照试验人才和基层心血管病防治人才,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整体学术水平,凝聚了大批国内具有实干精神的专家、学者与基层医生,在全国建立了上百个试验与培训基地,大家都奋力于中国高血压联盟及中华心血管学会等。
在这30多年短促而又漫长、平凡而又多彩的岁月里,我有幸在刘力生教授和她的团队引领下及大量的资深专家的全力支持下,如吴英恺、方圻、陶寿淇、戴玉华、赵光胜、吴宁、诸骏仁,钱***,戚文航、吉宝华,顾复生、崔吉君、蒋文平、冯建章、何秉贤、戴闺柱、陆再英、曾正培、黄峻、吴学思、王海燕、王钟林等,与全国各地的同仁结下了深深的情谊,如朱鼎良、金宏义,吕卓人、马淑萍、孙明贤伉俪、吴印生、吴可贵、朱曼璐、饶栩栩、姚淙、郭静萱、沈潞华、路方红、王淑玉、张善同,孙刚等,这些专家都有很高的学术造诣、良好的修养、踏实的作风,亦师亦友,从他们身上我学到很多东西,大家除了共同的追求目标、相同的价值观,一颗拳拳的赤子之心,没有时下任何常见的名利矛盾,在几十年中肺腑相交,为共同的目标在不同的地方一起拼搏。
马淑萍教授在一项研究中,常常去山区,汽车跑坏了四个车轮;吕卓人教授患了肝癌,去世前,我去西安看他,他正在病床上修改论文。正是他们这样的人,为中国心血管尤其高血压防治事业做出了可贵的贡献。钱***教授是资深专家,在我还不熟悉他以前,就开始默默对我关心和帮助。宏义教授是1989和我在美国意外相逢,他和浙江医院的王炳焕教授、唐新华教授等多年来对我关爱有加。
刘力生教授做出这么多的成绩并非一帆风顺,有经费问题、人际问题、工作问题、大环境问题,仅仅为高血压联盟的命名和注册就花费了十多年的时间,某些时候还受到一些不公正的待遇,但是她始终安之若素,从不气馁,始终如一。
她在国内外心血管与高血压领域辛勤耕耘、关心同道、培养后进,终年奔波在国内和世界各地,与全球专家交流、介绍中国研究成果,赢得了全世界有关专家的尊重。她治学严谨,坚持原则,从不苟同。有一次因为不同意一个学术文件的观点她最后没有签名。
联盟工作资金短缺,但她和团队从不采取不当方式谋求支持。她连任多年中华心血管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高血压联盟***和终身名誉***,先后获得中国高血压联盟的终身成就奖。由于在高血压防治领域取得了很大成就,2005年世界高血压联盟(WHL)推选刘力生教授为***,工作卓有成效,2009年推选为连任WHL***。
2012年在悉尼国际高血压学会的年会上获得了终身成就奖,这是中国人在国际心血管学术领域获得的罕见荣誉,但是她从没有满足于她取得的成就,在已过八十高龄后,仍然肩负多种任务,穿梭于国内外,主持国内与国际大型研究,如最近几年进行的血压正常高值血压的研究、最佳高血压人群治疗联合用药的研究等。
每次我看到她不遗余力地行走在国际会议中心、五洲大酒店会场的走廊上,单独或陪同国内外专家在国内、国际的各大宾馆的会议场址,从八十年代初到2013年看见她从精力充沛的中年人变成仍然坚挺的老人,满头的青丝渐渐变为一缕缕银发,我总有一种发自内心的钦仰和感动,希望能够为她分担一点工作。
她对所有的同道和后辈没有说教,而是身体力行,一切工作都亲自参与,她对我和许多同道的影响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她给我影响最深的话中有一句是“怎么春节休假的时间这么长”,不难看出她对生命的珍惜、对时间的珍惜。她把她的全部身心都献给了心血管和高血压防治事业,上下求索,孜孜不倦。她在国内外获得的终身成就奖,是实至名归,并非虚誉。
刘力生教授能做出这样的成绩,除了她的领导参与外,还有一些优秀的团队的支持,这些团队高效能、高学术、高素质、勤谨敬业、协作默契。我把他们分作三种类型:一个是工作单位的团队,包括阜外医院高血压及相关科室,和她亲手缔造的北京高血压联盟研究所;一个是学术方面的团队,包括早期中华心血管学会的一些专家,和近20年来一直埋头苦干、艰苦奋斗的中国高血压联盟核心的团队;现在还有一个跟她工作有关的隐形团队--就是国内、国际一批优秀专家,他们是中国高血压联盟的顾问和支持者,如欧洲的Staesson、Sleight、美国的Weber、Aldeman等等,他们对中国心血管防治事业都高度关爱。
这里我想首先介绍中国高血压联盟的领导群,包括早期的龚兰生教授、近年来的吴兆苏、王文、朱鼎良、张维忠、孙宁玲教授等,以及近年比较年轻的优秀专家霍勇、陈鲁元、张宇清、林金秀、王继光、曾春雨、廖玉华、王增武、祝之明、谢良地、郭艺芳、陈伟伟、张亮清教授等。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平易近人、虚怀若谷、勤奋严谨、胸存全局、高屋建瓴。吴兆苏教授曾协助吴英恺教授进行多年临床研究和实践,是中国流行病学的第一批开拓者,以后长期担任安贞医院的业务院长,在学术上有和而不同的独立见解。
在刘力生教授减少了事务工作后,她和王文、朱鼎良、孙宁玲、张维中、张宇清、林金秀教授等承担了大量的实质性工作。吴兆苏教授低调、寡言,但是很热心。一次报刊发表了一些关于我的报道,他在繁忙的工作中细心买了一份,用挂号信给我寄来,从这件小事中我感到他对我的那份真诚、关心。
王文教授从八十年代开始就作为刘力生教授最重要的助手,他几乎参与了中国几个五年计划中所有科技支撑项目,尤其高血压随机对照的研究,从制订方案到实施再到总结,以及许多国际协作研究,他都是中国地区主要的负责人之一,他负责实施的临床试验都十分规范;各种督促检查制度化,每年逐一审核参与单位的资料和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督促帮助,数据可靠,绝无虚假,从而也为心血管的科学研究树立了良好的样版,培养了遍布全国的一大批优秀的基层研究人员,是在我参加和见到过的国内研究中质量最高的。
朱鼎良教授曾在法国工作研修8年,对实验室和基础研究有极高造诣,是一位名符其实的学者,朴实无华,任劳任怨,他身患慢性疾病后仍然坚持在工作的第一线,同时他也是一名摄影爱好者,摄影水平很高。
张维忠教授,我第一次见到他是1991年weiber教授来华讲学时,后来经常听他讲课,内容新颖,视角独特,语言风趣,每次讲课必有新意,他在培养年轻人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张宇清博士是阜外医院和高血压联盟的中青年一代中的佼佼者,他出生于医学世家,他父亲是天津心血管专业老一代的著名专家,家学渊源,博士毕业后一直协助刘力生教授工作;文质彬彬,谦逊有礼,思想清晰敏捷;他的英语非常优秀,每次为外宾做现场翻译不蔓不枝、精确到位,是我见到的医学专业英语的难得人才;他还负责了多个临床研究项目,在FEVER研究濒临中断时,临危受命,与刘力生教授一起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完成了该研究,得到国际学者的一致好评;近年来在高血压联盟日常工作中默默地做了大量工作。
与他年龄相近的林金秀教授,也是一位有实力和发展前景的人才,参与、负责了许多心血管的有关研究,善于识人,尊重前辈,我相信他与张宇清博士等是未来中国高血压领域中的中坚力量。
阜外医院高血压及流行病学研究室,在刘力生教授多年的耕耘下先后涌现了许多对高血压领域的发展相当有造诣的人才,如早期的刘国仗、谢晋湘、蒋雄京、惠汝太等,以及较年轻的王增武、余丽天、马丽媛、李伟、张新华,方向华等等,可以说人才辈出。
通过他们的努力,从流行病学、临床到实验室及基层疾病预防等,都各有所长,独领风骚。其中一些人因为个人的原因离开了阜外医院,但仍然是我们国家有关领域中的优秀学者。近年来,国内又出现一些重要的新生高血压团队如赵连友、于振球等等,他们从不同角度进一步壮大了中国高血压的防治队伍。
在九十年代后期,刘力生教授工作中遇到很多阻力,但是她没有放弃她的努力,为了更好开展一些大型的重要临床研究,他又领导创建了北京高血压联盟研究所,在有限的条件下建立了一个实效很高的团队,聘请了埋头学术和研究的专家、教授、博士,如杨虎生、葛洪、李世峻、李艳丽、王兴宇等,开展了大量有很高学术价值的临床试验研究。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刘力生教授的爱人徐守春教授,数十年来勤奋工作,一直到80多岁的高龄始终不离不弃,默默地在学术研究、临床实验工作中,协助力生教授做了许多琐碎的工作,为人敦厚、朴实无华。这个团队还有一个特殊的专家,为心血管和高血压疾病做了许多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各种心血管学术会场中,常常可以看见一位身材瘦小、高度近视,单独或与医科院戴玉华院长相伴的文雅女性,她就是医科院情报研究所的高级专家、高级研究员余国膺教授。
近二十多年来在缺乏资金、人力支持的情况下,她广收博揽,将国外大量的医学研究成果与资讯,进行搜集、评估,选出有价值、质量高的文稿,定期在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网上发布,并编辑成册发给专家参考,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奉献。
为了更快在网上下载有关资料,她常常在凌晨2点到4点时工作,因为她视力很不好,只能在白天再仔细研读、翻译、整理和评估。对重要文献她还进行了评述,语言简练、见解精辟。因经费所限,有一位临时人员帮助做一些杂务,整个“杂志”从资料收集、翻译、编写、印刷、出版、分装、邮寄全部由她操作,长年辛劳,乏人问津,她却甘之如饴。
这是一本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单人主办的“特殊杂志”,她的这种奉献使数百位全国的高级专家都获益匪浅。
在刘力生团队中,另有两位与我可以说是忘年交的小朋友。说是小朋友,是因为1991年,我在烟台的一次会议上,见到她们时,刚从学校毕业,参加工作不久,20刚出头,花样年华,长发飘飘的少女、刘力生教授的文秘何新叶;另一位是头戴海军帽的陶寿淇教授的文秘邵澜。
尽管她们做事时,面色凝重,却掩盖不了那一份天真和稚气,她们从开始协助两位教授处理日常事务与学术工作,照顾两位老人。以后,参加了许多大型会议筹备、文稿处理、书籍出版,联系中外专家,安排各种日程,经过20多年的磨练,日趋成熟。
现在,已经成为能够运筹帷幄、独当一面的巾帼小将。她们也给了我许多帮助,陶老去世后,小邵调到其他部门,我病后,与他们见面日少。但是,我仍然常常想起20多年前在烟台初次见到的那两个小姑娘,因为,她们曾经和我与全国同道一起,伴随高血压防治事业和中国高血压联盟共经风雨、日益成长,也是我曾经也年轻过的见证。
中国高血压联盟,是90年代建立的,和他们共事也已经快20年,他们对我总是像亲人、老友一样的关心,李世峻爱好摄影作了大量宣传工作,李艳丽老师和其他几位老师,主要从事有关业务工作,葛洪老师、虎生老师、兴宇博士都堪称知己,还有一位新来的小友小陈。
他们年龄不同、工作不同,但是,我都可以感到他们对事业的执着,不论是见面还是书信往来,都给予了我发自内心的关切。在开展高血压学术活动和专业会议时,我还有机会结识一批与学术本身不同,但是又在现代社会学术交流中不能缺少的一环,这是一群从事文化传递、会议策划等的幕后工作者,如海霁广告公司的工作人员,李昱宇、张伟,小杨等等,他们都是我在人生旅途轨迹的交叉点上,结识的朋友。
所有这一切,常常在我半失明状态下,静夜独坐时,脑海中不时浮现的断续往事。
经历了近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刘力生教授奋斗和经历的历程可说是中国高血压防治的创新与进展,从点点星火到燎原之势的一个缩影,也包括了她的团队,还有前一代专家和支持者共同呕心沥血的结果;半个多世纪,在历史的长河中只不过是一瞬,但是对一个人来说却几乎是一生的精华岁月,大家历经社会的变迁,政治的风雨,始终如一,不改初衷;在刘力生教授以及老一辈的感召下,这支高血压与心血管防治的浩浩大军,是高血压防治领域的伟大历史,在我们的心里树立一座丰碑。
这些团队最大的特色是没有计较个人的得失,大家只有一个理想,就是为中国同胞解决心血管相关疾病带来的疾苦,是希望建造一个宏伟的心血管学术殿堂,奉献自己一份力量,这也是他们的一种信仰。许多时候在我工作受到打击、挫折、心力交瘁,很难坚持时,是刘力生教授与其他专家的崇高精神,给予我榜样、鼓舞、鞭策力量,使我没有倒下、退缩,始终如一的坚持下来。
但是,人生的道路永远都不会是平坦的,常常会有曲折坎坷,工作总会遇到山穷水尽的困境,还有各种意想不到的压力,少数曾经信任和共同拼搏者的背弃,尤其后一种情况,是很多最坚强的人也难以承受之重,***中有些身经百战的领导从没有灰心绝望,给他们致命一击的常常是来自身边最亲近的亲人或战友的背离。
刘力生教授不是什么“士”,但是她的贡献和学术成就绝不低于什么“士”;在理解她的人中,她的品德威望远远高于某些“士”;她的成就不仅仅在于与老一辈专家奠定了中国高血压防治基础,开拓了一片新的防治领域,培育了人才济济的防治队伍,而且领导大家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在中国高血压联盟授予她终身成就奖的那个夜晚,我听她即兴发言时声音有些哽咽,我想她不是在于获得了什么荣誉,而是因为这个奖代表了大家对她大半生努力的肯定,对她品德和学识的赞佩;而在于这个奖是褒奖她终身不倦的崇高追求,让她再一次回顾这大半生历经的风雨和付出,其实她也是这一个集体的化身,是这个集体的代表和楷模;当看到她获得的平凡而又伟大的成果时,大家都会想到我们也曾经一样的努力过、付出过,为人类、为炎黄子孙曾经放上了一砖一石;当我们今后回顾往事,我们可以毫无遗憾,可以欣慰地想起我们没有虚掷我们的年华,没有浪费我们短促的生命。
在我记述这些的时候我时时地记起在这个集体中感受到的人情、关爱和整个身心的温暖;我想再一次地引用一段我曾经说过的话:尽管我在人生历史的舞台上仅是一个普通演员,但是我可以自豪地说,我曾经在刘力生教授与其他前辈的导引下,有幸与这个集体的同道们同台。他(她)们像秋夜天空的群星,在高血压与心血管领域发挥着自己的光与力量,在他(她)们和全国其他同道共同努力下,高血压与相关疾病的防治必定有一个阳光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