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碱淖风景区几月好玩 红碱淖湖面面积萎缩一半 大漠明珠该如何保护
位于陕北神木境内的红碱淖是我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被人们称作“大漠明珠”。不过,近二十年来,这个国内最大的沙漠淡水湖,湖面面积萎缩了一半,相当于西安5个黑河水库从“人间蒸发”了。那么,红碱淖的命运,究竟是自然环境变化还是人为因素导致?面对社会公众的关切,又该如何来保护?
站在高处望去,被当地人称作“神湖”的红碱淖,就像镶嵌在毛乌素沙漠中的一颗“明珠”,在秋日的斜阳下泛着粼粼白光。作为红碱淖景区动物保护站站长的韩拖考,每天都会拎着观鸟镜,沿着湖岸观察各类水禽在这里的活动踪迹。
红碱淖景区动物保护站站长韩拖考:以前天鹅、鸿雁、豆雁这时候就已经有了,可是现在前几天我发现才有二三十只鸿雁。
记者:以前能看到多少?
红碱淖景区动物保护站站长韩拖考:以前满滩全部都是。
在韩拖考看来,飞鸟的减少是伴随着红碱淖湖水面积的锐减而来的,在他的镜头中,昔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阔湖面,现在已经越来越小了。
红碱淖景区动物保护站站长韩拖考:以前是水天一线,现在可以说那种大海般的浩淼没有了,红碱淖以前就瞭不到对岸,当时水位就在那个方向。
神木红碱淖风景名胜区管理办公室主任党亚波:基本上从2006年到现在2016年,这十一年的时间内,红碱淖水位基本上下降了5到6米的垂直高度。整个红碱淖的库区面积从67平方公里下降到现在的32平方公里,就是整个湖的面积少了一半,湖区的库容量只剩下三分之一。这个下降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对整个红碱淖的生态造成了非常大的破坏。
红碱淖风景区管理办公室主任党亚波说,由于水量的急剧减少,盐碱地大量外露,给现有的水资源带来一系列的生态环境危机。科研单位从红碱淖采取的水样监测后显示,这里水体的PH值已高达9.6,而正常的PH值一般在7.0到8.0之间,PH值过高则影响水里生物的存活,此外,红碱淖湖水高锰酸盐指数在所有检测点都显示为“地表水劣五类水质”。这样的水质让红碱淖原有的17种淡水野生鱼类基本绝迹了。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红碱淖湖水急剧萎缩,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危机呢?
神木红碱淖风景名胜区管理办公室主任党亚波:我们觉得造成红碱淖水位下降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红碱淖的最主要的补水河流被截流的问题。
调查走访中记者了解到,红碱淖周边一共有七条季节性河流,其中有四条发源于内蒙古,三条发源于陕西。流经内蒙古境内的营盘河及蟒盖兔河是红碱淖最主要的补水河流,占到了红碱淖每年补水量的六成左右。从2006年起,内蒙古在营盘河上游距红碱淖直线距离大约4公里左右的地方建起了一座水库,紧接着2008年内蒙古又在蟒盖兔河上游建起了一座水库。两座水库建起后,近十年来,这两条河流就再也没有给红碱淖补过水。
神木县水务局副局长孙砚逊:这个结果可能根据普遍的认为就是说,湖区萎缩、水面下降、水量减少。直至有些方面的专家学者认为,红碱淖可能要成为下一个罗布泊。
面对红碱淖保护的困局,近年来陕西省先后投入近3亿元的资金,采取多种措施在红碱淖实施人工增雨,对湖区周围进行节水灌溉,在“节流”上想办法,但却收效甚微。
神木县水务局副局长孙砚逊:红碱淖的综合保护还要取决于自然,也就是说我们要通过自然来维持红碱淖的水量平衡。那么这种人为的打坝蓄水截留河道,造成的这种汇流量减少,这是最大的最根本的问题。
为了彻底破解红碱淖的生态危机,2015年,陕西省向国家相关部门递交“将红碱淖设立为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申请”,意图提高红碱淖保护级别,通过国家层面协调陕西和内蒙两省区的关系。终于,经过多重努力,陕蒙两省区就红碱淖的保护工作最终达成了共识,鄂尔多斯市同意通过营盘河上的札萨克水库,每年为红碱淖补水100至150万立方米。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水务局副局长江源:陕蒙双方的年取水量,就是流域的可供水量是多少?双方必须在流域以内控制年取水量……
10月19号下午两点多,记者见证了札萨克水库闸门开启的历史时刻,随着一股激流宣泄而下,被拦截了11年的营盘河重现流水。
神木县水务局副局长孙砚逊:通过几年的时间,我们今天迎来了札萨克水库开闸放水的历史性时刻。这个水库建成从2006年大坝蓄水以后,这个营盘河大坝以下的河道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今天看到的地表径流。所以今天能够放水,这是历时接近十年的时间出现这种流水潺潺的自然现象。这是我们期待已久的一件事,所以对红碱淖的综合性保护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