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单兵口粮有什么 我国的单兵口粮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味道如何?
民以食为天,军无粮则散。自古以来,保证军队吃饱饭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围绕着军粮也产生了各种有趣的美食。最有意思的就是涮羊肉的故事,这可以看作军用口粮的一个小故事。
自古以来,中国的军用伙食保障都是采用埋锅造饭的办法,基本上就是野炊的办法,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现代。这种情况不只是中国世界各国的军队都是这样,不过欧洲国家由于工业化进程早,开始可以使用炊事车,还有开始使用罐头作为口粮。中国这边还是在用大锅,在老电影中,经常是炊事班长背着一口行军锅,这个就是当时的实际情况,埋锅造饭还是主要的解决军队野外吃饭问题的主要方式。
都是埋锅造饭,主要看锅里的东西,中国军队的东西和老百姓一样,主要是各种粮食蔬菜,当然还是有肉,就是老百姓吃什么,军队就吃什么,在国内的战争中,无论是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都是这种情况,这一段时间中国没有什么现代意义上的单兵口粮,军队主要是准备一些类似于馒头一类的干粮作为单兵口粮,在解放战争中,一部分罐头作为美援物资进入中国军队的系统中,不过在中国军队中,罐头的名声要比美军的评价要好,罐头都是作为改善生活的物资使用。
中国军队中还是以各种粮食为主,象小米加步枪,就是概括了解放军的主要口粮是小米,国军也差不多。
到了抗美援朝的时期,由于美军占据绝对制空权,白天见烟就打,晚上见火就炸,埋锅造饭已经不可能,这时候炒面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炒面本身就是北方的民间食品,是用面粉加上一部分玉米再加盐一起炒制而成,吃的时候用水一拌就可以不用生火,当时看重的就是这个不用生火的优点。
炒面作为中国第一种制式化的军用口粮登场,当时北方各个地方都有炒面的指标,包括周总理,抚顺战犯管理所里的国民党战犯都在为志愿军炒面。这个时期一把炒面一把雪,打过三八线,就是这个时期的实际情况。
到了中美双方的战线稳定下来,光靠炒面已经无法满足前线的要求,同时由于炒面中缺乏维生素A,长时间使用容易得夜盲症,并且容易上火,各种其他的食品主要是罐头开始供应前线。到了抗美援朝后期,在一线的部队,已经可以吃到热食,甚至有豆浆油条吃。
随着国家的发展,解放军根据抗美援朝战争的经验,研制成功压缩饼干,这个今天都可以在超市买到,一直到八十年代,压缩饼干和各种罐头都是军用食品的主要类型。应该说,压缩饼干少量的吃,口味还不错,就是硬饼干的味道,但是吃多了肯定是不怎么样,各种罐头食品中,最受欢迎的是水果罐头,口味比较清爽。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和外军的交流,尤其是西方军队的交流,解放军的各种野外炊事保障设备都开始装备,开始告别埋锅造饭时代,主要是各种炊事车,有半挂的有在汽车底盘上的,现在的水平基本上都是1个小时开饭,一辆车保障150人左右。
在美军推出MRE以后,解放军也开始研制各种单兵自热食品,并且已经开始装备部队,解放军的自热食品一般包括一份主食,一个小蛋糕,几片水果,还有一个用水冲的饮料,应该说对于中国人来说,还是比较可口的,尤其是里边的小蛋糕。
现在某宝上边有卖的,口味还不错。加热方式应该是用生石灰一类的东西加水产生热量,在加水加热的时候要小心,小心烫到。和美军的相比,中国人的东西更适合中国人的口味,但是这种单兵口粮都是一种应急的伙食保障,如果要让士兵吃好,还是各种炊事车做出来的东西好吃,这个无论哪国都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