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超孙俪工笔画】悲哀 现代工笔画已沦为时尚的附庸!

2019-06-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我周围有几位画工笔的青年老师,经常参展且能"获奖",他们搜集题材基本是用高像素的相机拍摄的"美女帅哥",用电脑.手机下载或在时尚刊物搜集图片就可以搞创作了,基本不需要风尘仆仆地到生活里实地写生感受,更不用说画速写.默写了.我曾经向其中一个老师请教过工笔画的画法问题,她说她们现在连线都不再勾了--她们通常都有高学历,但并无深厚的书法.诗词修养,对美术史上八大.石涛.黄宾虹.齐白石等写意画家,甚至是于非闇.王叔晖这些前辈工笔画家有隔膜感.她们重渲染.轻书写,重色彩.轻

在我周围有几位画工笔的青年老师,经常参展且能“获奖”,他们搜集题材基本是用高像素的相机拍摄的“美女帅哥”,用电脑、手机下载或在时尚刊物搜集图片就可以搞创作了,基本不需要风尘仆仆地到生活里实地写生感受,更不用说画速写、默写了。

我曾经向其中一个老师请教过工笔画的画法问题,她说她们现在连线都不再勾了……她们通常都有高学历,但并无深厚的书法、诗词修养,对美术史上八大、石涛、黄宾虹、齐白石等写意画家,甚至是于非闇、王叔晖这些前辈工笔画家有隔膜感。

她们重渲染、轻书写,重色彩、轻笔墨,重形式、轻内涵,按照一种既定的工序,在画面里寻求一种“梦境”或“幻境”。这些“现代工笔画”具有固定的画面模式,费力超过费神、用手多过用脑,学养和积淀缺少。业界有论者断言这种遍布于大江南北,与当代文化、传统关联不大的“流行歌曲”画风,已沦为“时尚的附庸”。

工笔人物画家何家英也曾对缺乏个人风格和文化品位的工笔画创作提出过批评。他说,现在有些画家只用相机拍下一张漂亮的照片,然后就对着照片模仿、复制,毫无个人风格和文化品味,这是创作上的懒惰,不是真正的现实主义。

他感慨有些画家已不再勤于用脚深入生活,不再为了创作一幅画多次到生活中采风、打磨,反复构图、布局、造型、着色。他认为,心中理想的人物形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获得的,它需要用心感受、提炼和沉淀那些火热的生活体验。

据我所知,现在有些画者连照片都懒得拍,用电脑、手机下载时尚图片,更有甚者,把图片通过幻灯机照到画纸上依形勾勒起稿。这些画是描、堆、抠、抹出来的作品,完全没有优秀艺术品所应该具有的精气神。这种描摹照片的画风以技术处理来替代生活体验、艺术感受,与市场经济环境下文化气氛有关,与画家的创作态度、艺术观念有关,和生活本源相割裂的创作模式,必然会形成艺术面貌和手法的单一雷同,成为人人皆可操作的“流行画风”。

根本来讲,中国绘画是意象艺术,所造之象即视觉所对、心识所感,经意匠而出,以“写意“为手段,创造充满抒情意味的形象,本不以自然主义的形似为能,往往在似与不似之间。画之形与自然之形在量上有繁简的差异,在造型过程中,作者的主观感情和笔力融合。

中国古代人物画在造型观念上主张“凡写像,须通晓相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与之相应的观察写生方法,面对对象的写生与脱离对象的默写相结合,并且以后者为主。顾闳中凭记忆将韩熙载夜宴的盛大场面描绘而出;任伯年思念去世的父亲,在无任何参照物的情况下将父亲的音容笑貌绘于笔下;黄宾虹先生抗战期间坐船过长江三峡在运行的船上,持笔速写两岸绮丽风光。

这些大师们凭借“目识心记”的方法提炼形象,从而创作出优秀之作。

画家通过亲身体验、记录、提炼生活,对训练造型、构图、笔法能力非常有益。画家在离开客观对象处于默写状态时,画出的不是“眼见之竹”,而是审美追求升华了的“心中之竹”,自然显现出画家个性化的造型面貌。在这种较为自由的状态中“深思飞扬”,对于累积于胸的艺术形象,按照自己的立意进行不囿于生活原貌的排列组合,从而形成“不似之似”的形貌。

默写时,画家笔下是脱去对象表面的细枝末节,经过大脑艺术处理过的,体现对象神韵的具有形式感的笔法线条。

如人物画家郭东健一组惠安女默写线描稿作品,提取传统笔墨元素进行现代性的转化,人物造型、画面构成、笔法、墨法我认为都是从传统与生活里积液成金、浪里淘沙而得来。这种在“目识心记”基础之上的速写、默写,是沟通生活与画面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是描摹照片所无法替代的。

石鲁认为中国画的创作讲究“意、理、法、趣”。他举例说,晚上的华山是客观现象,是“理”;你自己吓一跳的感受体会,是“意”;你要表现这种感受就得运用笔法、墨法等表现手法,是“法”;画面最后取得不同于他人的笔墨艺术效果,是“趣”。照片里的华山和现实中变化莫测的华山,对于人的感受不能一样。

当然,反对描摹照片,不能反对合理地运用照片,借助现代高科技技术的照片可以让画家更加快捷地认识生活,利用照片的“原料真实”,加工出符合自己艺术追求的“画面真实”。黄宾虹曾说“看照片也是师法造化的一种方法”。

我们反对违背美术创造规律的将照片机械地搬到画面上。画者与观者之间是互相“塑造”的,描摹照片产生的时尚画风,与“美盲多于文盲”的审美不足也有关系。各式各样的展览使人应接不暇,如何能少一点精工细抠之下的“肤浅”和“空虚”,要求画家冷静思考艺术创作的本质问题,少一些趋时迎合。慎用照片,拒绝描摹,以生活积淀为基础,以写生、默写的方式记录、提炼生活,在精工制作的时风中实现“突围”。

芥子园

国画界丹青圣手的摇篮

齐白石

徐冰认为,这本书是中国绘画的精华与浓缩,最代表中国文化和艺术核心,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