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智宇出家还俗】你们关注“柳智宇下山” 别忘记了还有还俗的宁铂

2019-01-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不平静的2018年,纷纷扰扰的何止是红尘,佛门诡异的种种事端也让俗世吃瓜的闲人们兴奋了许久.到了快年底时候,连龙泉寺的贤宇法师下山,都成了热门话题.贤宇法师,也就是八年前出家的神童柳智宇.他高二时就在第31届数学奥林匹克循环赛中为中国夺得唯一一枚金牌,后来北大刚毕业就出家了.出家的消息在社会引起了小小关注,但人们早就被娱乐圈熏染得更喜欢重口味的那些消息.[柳智宇出家还俗]你们关注"柳智宇下山" 别忘记了还有还俗的宁铂柳智宇的出家,波动最多的只是他身边的人.但柳智宇的下山,波动范围却大得

不平静的2018年,纷纷扰扰的何止是红尘,佛门诡异的种种事端也让俗世吃瓜的闲人们兴奋了许久。

到了快年底时候,连龙泉寺的贤宇法师下山,都成了热门话题。

贤宇法师,也就是八年前出家的神童柳智宇。他高二时就在第31届数学奥林匹克循环赛中为中国夺得唯一一枚金牌,后来北大刚毕业就出家了。出家的消息在社会引起了小小关注,但人们早就被娱乐圈熏染得更喜欢重口味的那些消息。

【柳智宇出家还俗】你们关注“柳智宇下山” 别忘记了还有还俗的宁铂

柳智宇的出家,波动最多的只是他身边的人。

但柳智宇的下山,波动范围却大得多,因为他不仅仅是神童光环,还有下山之处,正是今年是非漩涡的龙泉寺。而他的下山可能带出来的信息,符合人们对寺庙内部的窥视欲。

【柳智宇出家还俗】你们关注“柳智宇下山” 别忘记了还有还俗的宁铂

然而无论是佛教界,还是我所接触的心理学界,对贤宇法师都有一种怜惜感——爱怜而惋惜。佛教界觉得他信心不足,修行不到,甚至一知半解的宗教爱好者还把报道他的文章拿来批注,言之凿凿地证明贤宇法师修行水平太次了。心理学界则喜欢说他心理的欠缺,说他的内心矛盾,甚至分析原生家庭对他的影响,乃至点评文章里他的种种表现,证明他的缺失……

贤宇法师究竟寻求的答案是什么?他在寻找帮助别人的方法和道路,而我们更多的是拿他的案例来表达自己,很少有人把心放在他那边,真正去理解他。

所以,贤宇法师与其他新闻人物一样,只不过是闲人消费的一个新闻罢了。好在,下山后的柳智宇矢志不移,继续做他的心理咨询研究。他的道路与他的前辈,比他光辉耀眼得多的宁铂何其相似。人们却早就淡忘了宁铂的故事,哪怕年初时网上还在传他还俗的新闻。

1978年的3月9日,全国21名少年被选拔进入中科大,这里面有号称第一神童的宁铂。而他在中科大78级(首届)少年班毕业之后的1982年,选择留教。2003年,宁铂在南昌出家为僧,在江西一所佛寺担任该寺佛教学院的讲师。2018年3月,宁铂选择还俗做心理咨询研究。

在宁铂还是定弘法师的时候,以推广南传佛教教义为主。网上经常有人转发他的讲座,带着无比的敬佩。事实上他的文章也的确显得非常有见地,比如他的《慧地诸法——南传上座部佛教Bhaavanaa必不可少的基础》:

自上个世纪70年代起,就不断地有来自南传上座部佛教弘传的东南亚诸国的禅师被邀请到台湾地区教授bhaavanaa;同时,大批禅修者们也不远万里,飘扬过海,来到南传上座部佛教兴盛的缅甸、泰国等地的禅修营里修习bhaavanaa。

而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叶开始(特别是2010年以来),南传上座部佛教在大陆也开始追随台湾地区近20年前所走过的道路,逐渐地扎根、成长、发展并开始兴旺了起来1。 不过,无需讳言的是,南传上座部佛教在汉地的弘传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特别是在bhaavanaa——包括samatha和vipassana——的传承和修习方面出现的问题较多。 因为汉地佛教界的千百年来的“共业”的缘故,汉地信众大多轻视教理的系统学习和在日常生活对戒行的培养,却对他们感觉到多少有点“神秘感”的bhaavanaa非常热衷。

因此在汉地的属于南传上座部佛教系统的禅修营里,出现了大批没有足够的教理基础和戒行训练,只对“打坐”感兴趣的行者2。

由于这些禅修者们缺乏足够的对于禅修者来说是必须了解的基本教理知识(受汉地“气功文化”的影响,有相当多的禅修者对bhaavanaa的认识并不正确)和戒行的训练。

这样的禅修者不仅难于在禅修中获得真正意义下的进益,反而会遇到种种的困难和危险。 不仅如此,在南传上座部佛教的禅修传统刚刚传入汉地不久,各宗行者踊跃前来体验南传系统禅修的大环境下,由这些禅修者主导的禅修营还会“鱼目混珠”,为后来参学者带来了一些不良的印象,认为南传上座部佛教的禅修传统也“不过如此而已”。

而据《真诰》杂志参访过的多位年轻僧,尤其是喜爱南传佛法修行的,都最终走入心理学的研究里,很多还考取了二级心理咨询师证。期间还俗又出家的也有人在。

这些其实都是个人的选择,我们外人并无法真正提达其内心。但,只要他们内心依旧存留初心,为达成理想而做的行为,那么我们应当做的是祝福,佛教名词叫随喜。

柳智宇的质朴让他在社会中种种不适应,但他用心理咨询来重新走向红尘,他并未还俗,他在寻找两者间的切入点,从中去领悟佛法。六祖慧能说佛法不离世间觉。这是好事。

定弘法师还俗回到宁铂身份后,他依旧也在用心理咨询结合佛法做事,他也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和真理的领悟。

比起大多数人,他们是神童,有着更高的智力,而他们学习佛法的领悟,应当也有比很多普通人更高的智慧。但他们一样需要在红尘中碰撞,俩人碰撞里有着不同的态度。贤宇法师一种朴质的反应,他常常愕然别人与自己不同的心理,而宁铂则是释然而笑,与众生芸芸。这是在告知修行的人一个什么道理呢?至少,我们可以当成示现——只要没有顿悟明心见性,你就是普通人,七情六欲并不少多少,能做的,就是坚持内心与理想,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