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古文翻译 学生质疑鹬蚌相争 确实是值得重视的灵魂拷问
小学生质疑鹬蚌相争:鹬嘴被蚌夹住,怎么对话?“蚌的肉被鸟嘴夹住,蚌又用壳把鸟嘴反夹住,它们是怎么开口说话的?”近日,李娟受到来自侄儿的“灵魂考问”,无奈把问题发到了朋友圈。侄儿黄圣凯今年11岁,目前读小学五年级,在课本中他发现这一问题,还询问了语文老师,但老师说“更应关注寓言故事中的道理”。目前出版社回应,这则故事出自《战国策》,教材暂不会更改古文的记载。
又见小学生质疑教材。不久前,福州8岁的小男孩小冯认为语文课本里的《羿射九日》有描述不当之处,前一段刚提到“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下一段又提到“他蹚过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东海边”,羿是怎么蹚的?人教社对此进行了回应,承认确实有问题,会进行适当修改。
从“羿射九日”到“鹬蚌相争”,小学生都开始质疑课文了?我觉得这应当是好事,说明现在的学生思维活跃、有了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并且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甚至质疑权威。古人尚且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更何况是21世纪的今天。并且,学生的质疑都非常有道理,指出了课文中的常识性错误。
其实,对学校教材的质疑,并非今天才有,也并非只有学生提出来。曾几何时,一篇名为《校长怒了!还有多少假课文在侮辱孩子的智商?》的帖子在网上广泛流传,其中罗列了不少现在正在使用的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具体错误。“网上说孩子用的语文课本中有不少是错误的,这不是在误人子弟吗?”而北京市海淀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小学校长则表示:“语文不是历史。
”“其实语文课文本来就存在两种类型,就是写实文体和虚拟文学。”由此可见,对质疑行为本身,也是有争议的,有人甚至认为质疑是多此一举、是抬杠、是没事找事。
再早一点,杭州语文教师郭初阳整理了一份“问题课文”目录:《爱迪生救妈妈》虽然很感人,却在任何爱迪生的传记里都难以找到事实的根据,而且从医学上考究,当年也不可能做那么一个阑尾炎手术;《云雀的心愿》中写道:“云雀妈妈擦去头上的汗水”,鸟类没有汗腺,哪来汗水?为了证实《陈毅探母》的真实性,郭初阳查阅了《陈毅大事记》、《陈毅年表》,还把所有关于陈毅元帅生平的书翻了个遍,都没有找到故事的蛛丝马迹,“这个故事从时间到地点都是虚构的”……何止是小学教材呢,如果翻翻社会上出版的各种“正能量”教育书籍,空洞的说教、随意的“改编”、模凌两可的事实、甚至杜撰一个个“名人故事”,类似的以讹传讹的例子可谓是举不胜举。
我相信不管是郭初阳老师抑或是那位“怒了”的校长,指摘语文课文的“错误”,其目的并非无中生有、故意找茬,而是出于教育者最基本的责任感和求真务实的态度。毕竟是学生学习的教材,必须做到精益求精,不能掺杂“杂质”。
当然,挑错者的观点不见得都正确。比如,曾有一位六旬老翁解释说,“八九十枝花”中“花”真正的含义应该是“如花似玉的妓女”,整首诗描写的意境也不是田园风光,而是烟花柳巷。他的说法令人喷饭,似乎娱乐价值大过“学术价值”。但不管怎么说,有人关注教材、研究教材、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应该是好现象,可以最大限度地为教材去伪存真,使教材更经得起推敲。
“语文不是历史”,这说法没错,但即便如此,课文也要“虚构有度”,不能不讲科学、超越常识随意虚构。特别是在涉及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时候,更要尽量做到真实可靠。即便是神话和寓言,也要符合基本的常识和逻辑,不能出现过于低级的错误。
“更应关注寓言故事中的道理”,或许也有道理,但绝不能以道理之名来掩盖错误。随意虚构、不讲逻辑、不讲常识,伤害的不仅是课文的真实性,更是学生对教材所传递价值观的信赖。恰如上海市特级教师、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师余党绪所说,孩子在把正确的观念内化为自身信念的时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孩子发现支撑这个正确观念的事实本身是虚假的,他们会连带着对观念本身的正确性产生怀疑。
学校的教材都是经过国家级的专家审定的,整个编写、出版的过程应该尽可能做到审慎和严密。但是即便是国家级专家,稍有不慎也可能出现错漏。教材的内容和质量关乎孩子的未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教材的编写者、出版者和审批者必须严格尽到出版、发行、监督管理的义务,确保教材少出错误、不出错误,尤其是不要轻易把未经证实其教学效果、没有十足把握的内容轻易加入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