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委皮黔生照片 原天津市委常委皮黔生落马 家人恐被卷入其中
原天津市委常委皮黔生落马 家人恐被卷入其中
综合
特别报道
在某些公众场合,皮黔生喜欢自诩为“老开发”。在过去长达23年的时间里,这位原天津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曾经风光无限。但随着2008年12月,皮黔生被中纪委“双规”的消息得到媒体证实,曾位高权重的“老开发”终因经济问题,倒在了自己一手铺就的“开发路”上。 黯然“谢幕”
有心人发现,其实早在2007年6月,皮黔生已经淡出公众视野。
2007年5月29日,中 共天津市第九次代表大会开幕。据一位与会代表向《环球人物》记者回忆,在当天下午的分团会议上,皮黔生作了最后一次公开表态,“自己将不参加此次选举”。
2007年6月2日,中共天津市第九次代表大会闭幕。在当天上午召开的中共天津市第九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连任两届天津市委常委的皮黔生,甚至没有出现在新一届市委委员名单中。便有当时滨海新区的内部人士对媒体透露,滨海新区“将有大的人事调整”。
这一“调整”很快如期而至。8天后,天津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史莲喜向滨海新区管委会宣布了新的人事任命,皮黔生被免去天津市委滨海新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的职务。滨海新区终于换了掌舵人。
此后,皮黔生的去向一度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据一位消息人士向《环球人物》记者透露,皮黔生被免职后的一年多时间内,在天津政界,关于他将赴任某省副省长或商务部副部长的传闻不断,但事实是,他始终没有得到重新任用。
“对于一名副部级官员而言,这显然有悖于人事任用的常规。”而与此同时,关于皮黔生涉嫌经济问题而被“双规”的传闻也愈传愈盛。2008年12月,终于有媒体证实他早已被“双规”,并由此成为继天津市原政协主席宋平顺、天津市原检察长李宝金之后,近年来天津政坛落马的第三位部级官员。
强势一把手
作为滨海新区元老的皮黔生,1951年生于河南宁陵,早年曾在天津市手术机械厂当过工人,后从军6年。1978年,皮黔生考入南开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天津市委办公厅。1984年8月,皮黔生初任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研究室负责人,此后又先后出任开发区总公司总经理、管委会主任、天津市外经贸主任等职。2000年9月起,皮黔生出任滨海新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较强的开放意识”、“善于和媒体沟通”、“说话极具条理性”、“强势”,这是一些记者对皮黔生的一致评价。
而“强势”不但代表了皮黔生“敢于讲话”的工作作风,更与其手中所持的权力有关。
1990年至1992年,皮黔生任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助理期间,曾身兼开发区规划建设局、土地管理局、房地产管理局、环境保护局4个局的局长。“他的工作能力和魄力由此可见一斑,但权力过于集中不免会带来诸多问题。”当地一位熟悉皮黔生的人士说,“皮黔生平时看起来有些傲慢”,其处世方式在开发区内部长期为人所诟病,这也直接导致了他的“坏人缘”。
最明显的事例是最近几年天津“两会”的换届选举中,和多数其他天津市委领导班子成员相比,皮黔生的得票总是相对较少。
受霍津义案牵连
关于皮黔生涉嫌的具体经济问题,不论是坊间传闻还是记者调查,都将焦点集中在北方国际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北方信托)原董事长、副局级干部霍津义一案上。这也是开发区建区以来最大的贪污受贿案件。
在霍津义入职北方信托之前,由皮黔生一手提拔的前两任董事长接连出事。第一任董事长梁建三被曝有经济问题,隐退后不知去向。第二任董事长戚文福在2001年因贪污受贿数额巨大,被判刑14年。
消息人士告诉《环球人物》记者,霍津义和皮黔生私交甚笃在开发区已是公开的秘密。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皮黔生任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霍津义任开发区财政局局长,二人那时便是上下级关系,“霍津义很受皮黔生器重,两人关系不是一般密切”。
据悉,皮黔生的家人也卷入了皮黔生案。有媒体披露,早在2008年8月底,皮黔生在美国花旗银行工作的女儿皮晓萌,回国期间被天津市警方带走。而有关方面正是从皮晓萌处,得到了突破皮黔生案的线索。
另有传闻称,皮黔生本人的经济问题与其妻子黄桂芳不无关系。黄桂芳长期任天津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主任。2006年8月,香港媒体一度盛传黄桂芳因挪用10亿(另一说法称有数十亿)元人民币的社保资金,用于炒股票和投资房地产,被中纪委“双规”。天津市社保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向《环球人物》记者证实,时至今日,“黄桂芳已长期未到单位上班”。
监督“创业元老”
对皮黔生一案的查处,彰显了中央彻查腐败的力度和决心。
2008年9月27日,温家宝总理在天津出席夏季达沃斯论坛期间,特地对滨海新区进行了考察。当晚,温总理在听取天津市关于滨海新区改革开放的情况汇报后,作了重要讲话:“廉洁非常重要,新区的班子和各级领导要以身作则,不管怎样,新区要非常廉洁,领导班子一定要站得住。”
温总理的这番话,阐明了“廉政也是投资环境,也是生产力”的理念,也凸显出有效监督“创业元老”的急迫性。
“创业元老”作为某一部门或某一区域的最初缔造者,难免滋生居功自傲的心态。这些位高权重的“创业元老”,长期处于监督的真空地带,内部制约与监督机制形同虚设,极易产生腐败现象。
具体到开发区本身而言,作为新型经济区域,一直以来,其人员、机构比较精简,管理体制比较新颖,无论是政府机关还是国有企业,各级领导干部都拥有一定的权力。在这一特殊体制下,就要求相关单位必须对主要领导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制约,做到政务公开、企务公开。同时,开发区相关负责人,对审计监督、舆论监督与群众监督的重要作用应加倍重视。唯有如此,才可能保证在今后的工作中,“以最廉洁的行为从事最开放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