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出品人】周冬雨首当出品人的《阳台上》 到底是不是“烂片”?
搜狐娱乐专稿 (三丁/文)电影《阳台上》在文艺片的受众群体里,从导演到主演都让人对其期待满满。张猛曾凭借《钢的琴》将王千源送上影帝的位置,而周冬雨自《七月与安生》拿到金马影后,其大银幕表现力越来越受到认可。而独挑大梁的新人王锵,在预告片短短的片段里,完全没有新人的青涩。
尴尬的是,影片在北京的首场路演,却被观众指责是“圈钱的烂片”,尽管后来有众多观众站起来反驳“烂片”这个观点,但负面评价显然更耸动且具有传播力。张猛不带情绪地简短强调,他想通过这部电影表达的是弱者无力地去捅向另一个弱者。周冬雨则感谢这位提出“烂片论”的观众,给电影带来了“新闻点”。一语成谶,这个意外的关于电影品质的争议,确实让《阳台上》与同档期的影片相比,有了更多话题与关注。
那么,周冬雨首当出品人并特约出演,张猛采用全胶片拍摄的《阳台上》,品相究竟如何?到底是不是“烂片”?
关于期待值
带着对张猛的期待,希望看到一个发生在上海的《钢的琴》故事的观众,恐怕是要失望的。
《阳台上》与张猛的成名作《钢的琴》完全不同,虽然讲的都是小人物的故事,但《阳台上》并没有将主题表达设定为以小人物命运来折射时代变迁如此深广,而是聚焦于一个迷惘的青年人在经历丧父之后的成长。
它的切口很小,不是大众所欣赏的戏剧冲突强烈的剧情片。尽管有任晓雯的原著小说做文本支撑,但影片的主要情节,简单到一句话就可以概括,生活在上海的张英雄一家因为拆迁,其父与拆迁工作人员陆志强发生口角冲突,导致其父身亡,此后张英雄就想找陆志强复仇,在复仇的过程中意外对陆志强智力有障碍的女儿陆珊珊产生情愫,最终放下仇恨,与自己和解。
影片的叙事方式,更多地将戏剧性和人物想讲的话放在影像之外,让观众从留白处自行体味主人公内心的冲突。放在国内的观影环境,或许这种“不那么戏剧化的气质”并不能在观众那里拿到太高的分数,甚至更激烈一点的,直接被批评为“不知道你要表达什么”、“人物情绪的来去莫名其妙”、“看半天也没什么进展,太难熬”。
所以,让观众对影片有恰当的期待值是《阳台上》在口碑上走向好或者坏的关键。令人担忧的是,预告片几乎把全片的冲突都剪了进来,放大了“复仇”元素,而周冬雨几乎全部出场戏份也都在其中了,而实际上影片的情节进展比较碎片化,所谓的“复仇”几乎都处在漫长的准备期。这些期待值的偏差,会给电影口碑带来怎样的影响,都是未知数。
关于故事性
北京路演现场那位批评《阳台上》为“烂片”的观众,他的批评具体的展开为:“你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我认为你从头到尾没有一个完整的叙事逻辑。”从他的角度而言,他所评价的“烂”,更多的是因影片的“故事性差”。
其实,这代表了很大一批观众对电影的评价维度,看电影要“看故事”。从这个层面而言,《阳台上》的确挑战了他们的一贯审美维度。
张英雄所代表的是现在年轻一代人的迷茫,没有什么远大理想,就想喝喝老酒,结婚生子。当这种生活状态被打破时,他陷入了另一种迷茫,他该做什么?设计一个“复仇”计划,成为他的救命稻草。
当你以为影片要以悬疑片的方式展开,看一个生活被打碎的小年轻,如何“变坏”,完成一次谋杀时,却发现这种期待落了空。“杀人”并不是重点,杀意是如何消失的这个情绪转变的过程才是。
这样你就可以想象,情节铺陈是如何细碎。极重的戏份压在张英雄这个角色身上,张英雄的完成度在此种故事容量里,对影片的完成度是很关键的一环。
王锵是一个新人,此前他是平面模特。他的脸很适合做张英雄,在大银幕上极富故事性,遗憾的是,在处理复杂的人物情绪和心态转变时,他还是缺了一些层次,迷茫是木讷着一张脸,放下也是木讷着一张脸,很难带领观众深入张英雄的内心。周冬雨的戏份不多,连台词都只有一句,发挥空间实在有限。
恰如张猛所说,这是一个弱者无力捅向弱者的故事。主题本身有许多可以言说的,在急速发展的城市文明中,小人物的生活被击溃,善与恶的来去都身不由己。《阳台上》的问题在于,在一个弱故事表达的叙事框架里太想表现,但在人物心理变化的处理上还缺点真正能戳中观众的东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