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节约顺口溜】胶东老故事(四)勤俭节约
我家是渔村,我家现在的房子是填海填出来的,不用说出门是海了,简直就是住在海上。
因为有海,靠海吃海就不怎么怕没吃的。姥姥家只有山,遇到风雨不顺的灾年,本来就不够吃的口粮就根本无望撑到下一次收获。这时候就有人奔波几十公里跑到海边,去捡拾一些海产,还能给家里带回去点食物。只是出门赶海的人更耗体力,虽然家里会给备一点食物路上吃,终究还是资不抵债的。这是那时候家里大人的义务。
山村里怎么度荒年,以后再说。
我家靠海,一边种地一遍赶海。大部分养殖海滩是不能去的,那是公家的东西,但海滩还是很宽广的,总有足够的海滩给村民们供给。集体生产的时期,粮食不够吃,大多用海产鱼虾充饥。家里的鱼干,虾酱,盐水腌制的活蟹还是够吃的。
只是粮食不多,主要是地瓜干。村里收完地瓜按人头分发到各户,用工具片成半厘米厚的片,晒干。要吃的时候就蒸一蒸。至于口感,我小时候吃过一次,吃着新鲜还不错,只是要天天吃,顿顿吃,老爹那一辈人是恨透了地瓜干的。老爹也知道烤地瓜和煮地瓜更好吃,奈何不易久存,即使放置在冬暖夏凉的地瓜窖里也只能勉强存放上半年,还会有生芽腐烂虫咬的损失。
地瓜干的日子太多,父亲见过赶海的人带的午餐:一个纯正的玉米饼,闪烁着光合作用汲取来的金色光芒,下饭的菜是一颗洁白如玉的大葱,甘甜生脆。随着那人一口甜软厚实的玉米饼加一口铿锵生脆的大葱,老爹的口水从少年流到现在。
一想起来就流口水。
我让他传染的现在也流口水。
我们村子三面环海,有淡水河入海,而且在一个小海湾里,所以没有大浪,加上河水冲下来的丰富营养,造就了一大片物产丰富的泥滩。泥滩往下一挖就是乌黑的淤泥,全是腐殖质。
泥滩比沙滩能养育多的多的生物。招潮蟹就是其中之一
奈何这玩意就只有个钳子能吃,蟹黄蟹膏是没有存在感的,想吃到点蟹肉,要把它整个嚼碎,带着所有的外壳吞咽下去,在缺少谷物的年代,便秘是很痛苦的一件事。
可能是因为口感不佳,这玩意不曾拥有阳澄湖大闸蟹的名运,一直都混不上个濒临灭绝,连人工养殖都没有。每天就在泥滩上打出亿万个泥洞,然后就出门晒太阳,吃饭,找对象。抓起来也不是很难,它修的洞只有一个进出口,赶上下雨天泡软了洞(不知道为什么只有淡水能泡软它的洞,涨潮的海水是没用的)。我这样的半大小子也能轻松掏一大袋。拿回家哗啦啦下锅直接煮。小孩子挑食,就只掰个钳子吃掉了,其实没什么可吃的。
还有一种螃蟹,叫毛蟹。不是那种湖水的毛蟹。比招潮蟹好一点,有点蟹肉,数量就少一些。抓够一小盆就可以丢到大肚小口的坛子里,加上水,使劲加盐(海盐,附近有盐场,小孩子拿个簸箕过去,工人直接送你一大锹)。一开始毛蟹还在奋力挣扎,摩擦坛子发出沙沙声,后来就慢慢弱下去,再过几天就可以吃了,口感类似醉蟹,只是咸的很,就当是螃蟹做的咸菜。
再就是虾酱,哪次赶上队里分虾,不舍得煮了吃掉,拿到石磨上,一圈圈连壳带肉磨成酱。加盐腌咋坛子里。要吃的时候,成一碗,放锅里蒸。富裕的时候就再打一个鸡蛋上面蒸。也是齁咸,一般就饼子大葱吃。葱味加腥气,你就知道胶东人对气味的抵抗力有多强了哈。
就这样的生活,虽然也是粮食不足,村里困难时期也没饿到像内陆地区那么惨烈。
即使是跟我们村相距不远的青岛,因为缺少泥滩,海边多是石头,海产稀少。所以逢着困难时期,学校里寄宿的学生和老师就没了办法。青岛的大学老师曾经带领学生们徒步一百里地到我们村。不知道是不是青岛海洋大学(原国立青岛大学现山东大学的水产养殖系发展而来)的师生。
认得海产。当时老师和学生已经连抓螃蟹的力气都没了,直接抓着海滩上密集生长的海草往嘴里塞。那种海草不是味千拉面里的海草。有着实实在在的根须,叶子像是多肉植物,村民从来不吃的。
靠着这里的泥滩,全体师生算是熬过了最艰难的时期。村里人向来崇拜文化人,和师生们相处融洽。临走时,有一位老师,在村里的墙上写了几个大字:勤 俭 节 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