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成一功 退避三舍是重大让步 楚国为何不满意 还要动刀

2019-08-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退避三舍"这句话是晋文公在流亡期间向楚成王说的.但是,既然是流亡,以往,人们对这话多数理解为,不出卖国家利益.避其锋芒后发制人.谦虚又不失礼节,这种说法没有错.但这句话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晋文公向楚国承诺:不主动进行战争.退避三舍成一功 退避三舍是重大让步 楚国为何不满意 还要动刀不过,既然还是一个流亡公子,晋文公当时说这句话是冒着掉脑袋的危险的.晋文公叫重耳,流亡期间,各诸侯大多不待见他,因为人们把他当做流亡公子,郑文公更是直截了当地说,各国流亡公子从我郑国经过的多了,我接待的

“退避三舍”这句话是晋文公在流亡期间向楚成王说的。但是,既然是流亡,以往,人们对这话多数理解为,不出卖国家利益、避其锋芒后发制人、谦虚又不失礼节,这种说法没有错。但这句话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晋文公向楚国承诺:不主动进行战争。

退避三舍成一功 退避三舍是重大让步 楚国为何不满意 还要动刀

不过,既然还是一个流亡公子,晋文公当时说这句话是冒着掉脑袋的危险的。晋文公叫重耳,流亡期间,各诸侯大多不待见他,因为人们把他当做流亡公子,郑文公更是直截了当地说,各国流亡公子从我郑国经过的多了,我接待的过来嘛! 可是到了楚国,事情有了质变,楚成王以诸侯之礼接待了重耳。

退避三舍成一功 退避三舍是重大让步 楚国为何不满意 还要动刀

重耳接受了这个礼遇。楚成王就问,如果你回到晋国,打算怎样报答我?重耳说,象牙犀角玉帛这些东西,君王你用都用不完,我不知道怎样报答?楚成王不甘心,说,尽管这样,你总得有样报答我吧?重耳说,将来有一天,实在不得已和君王的军队遇上了,我就避王三舍。

退避三舍成一功 退避三舍是重大让步 楚国为何不满意 还要动刀

如果还不能得到你的谅解,那我就左手拿着马鞭,右手拿着弓箭和君王较量一番。楚成王的大臣子玉以为重耳无礼,请求楚成王杀掉他,楚成王呢,却认为重耳这话说得好、有礼貌(文而有礼),将他送到秦国去了,因为秦国离晋国近,有利于重耳回国。

同样一番话,为什么楚成王以为有礼,而子玉认为无礼呢?这是由于两人地位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楚成王是国君,考虑的是国家战略利益,他要求的报答,也是国家层面上的东西。而子玉是大臣,看到的是一般语言应答,考虑的是物质利益。重耳虽然还是个公子,但既然接受了诸侯之礼,就得以国家问题说事。他想装痴卖傻,把事情转移到个人层面上,楚成王是不会放过的,所以要进一步追问。重耳回避不了,只得回答核心问题。

成王时的楚国已经开始强大,先后灭亡了周边一些小国,并把目光向北瞄准中原,由于齐桓公联合诸侯的讨伐问罪,楚国才有所收敛转而向东开疆拓土,先后伐许、灭黄、打败宋国,其国力进一步强盛。但是,楚国向中原发展的野心并没有打消,郑、卫、曹等国已经非常孱弱,楚国做梦都想着吞并他们。

只不过当时各国表面上还拥护周天子,维持着旧有的某种秩序,楚国若没理由对他国用兵,诸侯一定会出面干涉。齐国的桓公已经年老气衰,秦国虽然兴盛但尚不成事,因此,这个出头的国家,最大的可能就是晋国。

重耳的到来, 让楚成王看到了一个天赐良机,如果把他扶持为国君,将来的晋国,即便不能为楚所用,但若是楚国兵锋北指,晋国能够袖手旁观,不就是一个天大的好事吗?所以,楚成王做出了一个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举动,以诸侯之礼招待重耳!这是干涉他国内政的信号,楚国要扶持重耳为国君!重耳为君有可能吗?

献公死后,晋国内乱,大臣们曾经打算在重耳和夷吾之间选择一个为君,重耳怕国内不稳,不敢当,夷吾继位当了国君,为晋惠公。夷吾为了当上国君,曾经许诺给秦国河西之地,将汾阳城封给大臣里克,结果事成后不但不兑现承诺,反而派军队拒绝秦国,杀了大臣里克,以至于引起邻国关系紧张,国内民怨沸腾。

人们都很讨厌这个国君,从内心里不认可他。重耳到达楚国的时候,晋惠公已经病倒一年了,也就是说,晋国又一次面临着君主更替。人们想起了这个国家原本是晋献公的,而不应该是这个失信小人夷吾的,要更替,只能是从献公这儿顺序继承。这时候,献公的儿子除了这个将死的夷吾,剩下的只有重耳,这就使他继承君位成为可能。

但是,夷吾毕竟已经当了十四年国君,任谁不待见也是既成事实。夷吾有儿子且立了太子,继承人问题不用别人操心,想改变这个事实让重耳当国君,是要冒风险的。不是楚成王像个小商贩似的,不厌其烦地索取回报,实在是楚国要这样做,垫付的成本太高了,楚成王必须要得到一个承诺。

重耳的回答不是楚成王想得到的,所以他把重耳送到秦国,让秦穆公去做这个好人,也让秦国去冒这个风险。但他所以没有听子玉的话杀掉重耳,也正是因为重耳承诺不主动发动战争,这样他就可以放心地经营后方。这也算是部分得到了利益吧。以后发生的城濮之战,很好地演绎了这次对话中各个角色的心态和行为。

楚国攻打宋国,宋国向晋国告急。晋文公如果救援宋国,就要违背自己的承诺主动和楚国交战,如果不救,就会失去宋国,同时把霸主地位让给楚国。左右为难之时,大臣先轸给他出了一个主意,说,我们把曹国灭了,把曹国和卫国的土地分给宋国,楚国为了曹国和卫国就会放过宋国。

先轸曾经跟随重耳流亡,知道国君有这番承诺。文公不再为难,立刻发兵。楚成王懂得,一个理直气壮的重耳不可战胜,立即准备退兵。楚大臣子玉还是不懂,一定要与晋国打一仗,楚成王很不高兴,只给了他很少一些军队。

两国军队终于面对了,晋国军队退了三次,三舍九十里,直到城濮这个地方。兵将不解,问,为什么要连续撤退?晋文公回答说,我在楚国时答应过楚王,要“退避三舍”,难道好违背吗?倒是楚将子玉不知进退,终于被晋国打败。

不主动进行战争不是害怕战争,害怕战争只能是加速灾难的降临。“退避三舍”不是不战而逃,不战而逃只能是加速军队的灭亡。不首先发动战争同时又不害怕战争,尽量避免战争同时又不逃避战争,这就是中国人的战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