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浮宫介绍】卢浮宫的女人们之蒙娜丽莎
据说,每年会有约600万人从世界各地来到卢浮宫一幅充满神秘感的作品之前,只为隔着厚厚的防弹玻璃和簇拥在一起的层层观众远远地看一眼画中人的微笑。相较于《断臂维纳斯》和《胜利女神》两件雕塑,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在“卢浮宫镇馆三宝”中体积最小,却背负着最多的传奇故事。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前人不断的痴迷探索,隐藏于《蒙娜丽莎》背后的秘密也穿越时空,逐渐浮现在世人的面前。
蒙娜丽莎没有眉毛?
大多数人认为,《蒙娜丽莎》中所绘女子是丝绸商人弗朗西斯科·乔孔多(Francesco del Giocondo)的妻子“Monalisa”(丽莎女士)。画中,她坐在一道凉廊下,左胳膊搭在椅子的扶手上,身体略微侧向我们,头戴透明的薄纱,衣服非常讲究。她的嘴唇微微翘起,眼神中似有笑意,达·芬奇以十分细腻的笔法在画面中定格了她的一抹神秘的微笑,但却好像落下了什么——蒙娜丽莎似乎没有眉毛。
没有眉毛的蒙娜丽莎是达·芬奇的笔误吗?通过对历史的调查,专家认为这位生活在16世纪的女士只是选取了当时的时髦装束,修了眉毛而已。在那时,女性认为修眉可以显得额头更加宽阔、面容更加圣洁。但修眉可不是剃光,达·芬奇笔下的蒙娜丽莎何以眉骨秃秃,没有半根眉毛呢?法国工程师帕斯卡·科特用拥有2.
4亿像素的多光谱相机仔细扫描了《蒙娜丽莎》,在2007年发现了左边眉毛的痕迹,蒙娜丽莎被证实是画过眉毛的(但或许十分稀疏)。只不过,因为画作历经了500余年,又经过多次修复,在一系列过程中眉毛和睫毛等纤细的毛发便尽数褪去了。
当然,为了研究蒙娜丽莎,人们可不止调动了黑科技相机,甚至还挖开了“丽莎女士”的坟墓。根据现有的信息,科学家在2014年找到了被埋葬在佛罗伦萨圣奥索拉修道院圣坛附近的丽莎的骨骼,她被认为最有可能是《蒙娜丽莎》的原型。经过DNA和一系列病理测定,科学家认为丽莎女士生前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这一病症也可能是造成画中蒙娜丽莎眉毛稀疏、笑容神秘的原因之一。
达·芬奇?蒙娜丽莎(局部)
蒙娜丽莎并非独一无二?
从16世纪始在枫丹白露宫展出,到卢浮宫1793年开馆将《蒙娜丽莎》奉为镇馆之宝之一,这件作品带来的话题一大半都围绕着它本身的真真假假以及它是否是“独一无二”而展开。《蒙娜丽莎》曾在1911年失窃,几年后再次现身,回到法国。
自此,三不五时便有私人收藏家声称手中藏有《蒙娜丽莎》真迹。而西班牙普拉多美术馆藏《艾尔沃斯·蒙娜丽莎》更是一件令人真假难辨的作品。有人称它才是达·芬奇亲笔,毕竟,它看上去更加符合16世纪意大利画家、建筑师乔尔乔·瓦萨里的《意大利艺苑名人传》(Lives of the Artists)中的记载,画中的蒙娜丽莎在面容上似乎与记载的“24岁到27岁之间”更为贴合。
当然,还有一些声音认为它是达·芬奇绘制的《蒙娜丽莎》的另外一个“双胞胎”版本,甚至有可能只是出自达·芬奇弟子之手的仿制品。
抛开这些错综复杂的真真假假,单就藏于卢浮宫中的这幅《蒙娜丽莎》来说,画中的丽莎女士也并非独一无二。还是上文中提到的那台测到了蒙娜丽莎眉毛的“黑科技”多光谱相机,它在2008年通过层放大技术将《蒙娜丽莎》抽丝剥茧,并在肉眼可见的画面以下找到了另一位“丽莎女士”。
据帕斯卡研究,《蒙娜丽莎》画作实际分为四层,除去第一层的未知肖像草稿和第二层的佩戴珍珠发饰的肖像画,第三层的一幅肖像最为有趣,被命名为《丽莎·格拉迪尼肖像》,帕斯卡认为这才是蒙娜丽莎的原貌,画中的蒙娜丽莎眼睛看向左边,面带微笑。
第四层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蒙娜丽莎》,脸和目光微微向右转了过来。“《丽莎·格拉迪尼肖像》才是蒙娜丽莎原本的样子,之后达·芬奇巧妙地进行了修改,完全改变了之前的画像。而最终呈现的《蒙娜丽莎》可能只是个想象中存在的人,而不再是真实的画像。”帕斯卡如是说。
《蒙娜丽莎》中藏有“达·芬奇密码”?
美国作家丹·布朗曾凭借《达·芬奇密码》一书,令本就神秘的达·芬奇平添了一份难以捉摸,也启发更多人开始在他的遗作中寻找除“圣杯”以外的密码。2010年,有意大利研究者宣称,他们通过显微镜观察,在《蒙娜丽莎》的眼睛里发现了字母和数字。
蒙娜丽莎右眼中的字母似乎是“LV”,可能代表达·芬奇的姓名缩写。左眼中的一些符号更难辨认,看起来似乎很像“CE“或者“CB”。在背景桥拱顶上还发现了似乎是L和数字2的图案。据美国画家罗恩·皮西尼罗研究,《蒙娜丽莎》中还暗藏着富含寓意的狮子、猿猴、水牛等动物的形象。
这些有关《蒙娜丽莎》中暗藏“达·芬奇密码”的猜测令这幅作品变得更加有趣,虽未完全得到考证,但正如《蒙娜丽莎》这幅作品带给我们的感受一样,沉浸在“丽莎”神秘的微笑之下,沉浸在达·芬奇用画笔编织出的世界中,真相与秘密似乎都已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