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动画片大闹天宫 《大闹天宫》启示:中国动画莫忘初心
第二十二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启售票后,首日售票超过37万张,根据官方线上数据,《大闹天宫》是最快售罄的电影之一,且不得不应影迷要求加映。
《大闹天宫》可以说是本届电影节最受关注的经典老片。一方面,今年电影节“创生万象,幕后为王”的主题海报,灵感就来自于《大闹天宫》中美猴王出场的一幕:花果山小猴从水里跳出来后,用两个月牙叉,将水帘叉开,好像拉开舞台幕布,美猴王从幕后蹦出。海报既借此象征电影节拉开帷幕,也寓意着电影创作“内容为王”,电影是台前幕后集体智慧的付出。
另一方面,作为中国动画史上最经典的作品,观众虽然对于《大闹天宫》并不陌生,但今年电影节上映的这一版本的《大闹天宫》,可能观赏过的人并不多。《大闹天宫》最早分为上下两集,上集于1961年上映,下集于1964年完成,总长114分钟,后来又有84分钟的精简版和2012年重新配音配乐的93分钟3D宽银幕版,当下多数观众看过的是后面两个版本。
这次电影节上映的,是原装、完整上下集的数字修复版,也是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真正意义上的最佳版本。
而对于中国动画人而言,重温《大闹天宫》,也是在回望中国动画的初心。
中国动画有过辉煌的过去。在上世纪20年代的上海,中国动画几乎和美国同时起步。中国动画的先驱“万氏四兄弟”(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从零开始探索,先后创作出中国第一部有故事情节的动画短片《大闹画室》(1926年)、第一部有声动画短片《骆驼献舞》(1935年),以及亚洲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1941年),推动中国动画走向世界。
像日本动漫界第一代代表人物手冢治虫,就是受到《铁扇公主》影响,才决定“弃医从动画”,成为后来的“阿童木之父”。
1957年4月,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正式成立,一个动画传奇时代开始,先后诞生了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动画片《神笔马良》(1955年)、中国第一部剪纸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1958年)、世界第一部水墨动画影片《小蝌蚪找妈妈》(1961年)等等。世界动画界甚至有“中国动画学派”的说法,指涉“发轫于二十世纪50年代,成熟于60年代,收获于七八十年代的一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动画作品”。
上世纪60年代推出的《大闹天宫》,无疑是中国动画学派最经典的代表作。《大闹天宫》根据古典名著《西游记》的前七回改编而成,由李克弱、万籁鸣编剧,万籁鸣、唐澄执导,讲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的传奇经历。《大闹天宫》在世界多个国家公映,好评如潮。
1983年电影在法国公映时,法国《世界报》的评论代表了世界的普遍看法:“《大闹天宫》不但具有一般美国迪士尼作品的美感,而且造型艺术又是迪士尼的美术片所做不到的,它完全地表达了中国的传统艺术风格,是动画片的真正杰作。”
经典诞生的奥秘是什么?
这部电影,导演万籁鸣酝酿了20年。那个时候,没有电脑,没有高科技特效,一切全靠一支笔。为了表现原汁原味的中国风格,摄制组画稿近7万张,仅绘制时间就近两年;为了让孙悟空形象更生动,导演还特意请来“南猴王”郑法祥,让画师借鉴京剧中的猴王神韵……这些细节,无不体现着动画人对艺术精益求精的态度。
创制团队还敢于“求新”。比如从动画造型设计到讲故事形式,借鉴了中国戏曲、民间“猴戏”传统,辅以现代视觉感和音画合成技术,又拿来传统壁画、水墨、年画、京剧脸谱等样式,充分体现了中国动画的美学意蕴与艺术风格。
一部充满中国传统特色的动画片,影响力波及世界各个年代的观众,无疑对剧本提出了极高要求。《大闹天宫》讲述的是全世界观众看得懂、还能够打动他们的故事。影片表面是讲中国传统故事,但它传递的内核却是全世界普遍能理解的,那就是对旧有秩序的挑战、对自由的求索,以及果敢的进取精神。
求精求新并立足中国传统展现和输出价值观,这样的《大闹天宫》既有强大的技术,也拥有宏大的格局,它带着中国故事惊艳四方。
经历了80年代短暂的复苏,90年代之后,中国动画片陷入了衰退期,小作坊式的制作已经跟不上市场需求,产业化模式制作的外国动画片挤占了国内动画市场。新世纪的前十年,国产动画主要走的是简单制作和低龄化路线,剧本薄弱、幼稚,形象呆板,制作粗糙,其目标受众是低龄儿童。
久而久之,国内观众便形成了这样一种刻板印象:国产动画就是给低龄儿童看的,欧美动画、日本动画才适合成年人看。缺乏成年核心观众的支持,国产动画只能继续往“低”走,由此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好在这些年来,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不断发展,电影工业化之路打开,加上相关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以及一些对艺术有追求的中国动画人的努力,国产动画又风云归来,渐成气候,慢慢赢回国内观众的信赖。国产动画不再是“儿童专属”,而是老少皆宜。像2015年的《大圣归来》,2016年的《大鱼海棠》,2017年的《大护法》,2018年的《风语咒》,2019年的《白蛇:缘起》,都有口皆碑,也收获了不错的票房成绩。
应该看到,尽管这些动画片在技术上已经接近国际水平,但无论是与《大闹天宫》这样的本国经典比,还是与日本和好莱坞一些经典动画片相比,差距主要在于剧本。我们的动画片讲故事的能力还太弱,无法输出价值观;而一些动画片偏颇地理解所谓的动画“成人化”,将“成人化”等同于暴露丑陋和展示灰色,过于尖锐的立意,反倒让动画片未流播开来,反而先小众化了。
重温《大闹天宫》,我们或许会明白:经典的故事永远是关于真善美的,是能引发普遍认同感的,它可以穿越时空局限,能够打动所有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