踌躇满志是贬义词 踌躇满志戌边防 洒向边疆都是情!

2019-06-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一年半前,有些平凡的人,舍小家,为大家,为了医者的使命与担当,接过了医疗援疆的接力棒.他们,是浙医二院急诊医学科主任医师张裕方.骨科副主任医师师永祥以及神经外科主治医师陈贤谊.在浙江大学的组织下,三位专家作为"组团式"援疆干部(第九批援疆医疗人才),深扎在阿克苏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踌躇满志是贬义词 踌躇满志戌边防 洒向边疆都是情!在扎根西部边陲500多个日夜里,三位"组团式"援疆专家倾心为边疆医疗卫生事业所尽自己绵薄一份力量:不仅发挥个人力量和组团效果,同时也充分挖

一年半前,有些平凡的人,舍小家,为大家,为了医者的使命与担当,接过了医疗援疆的接力棒。

他们,是浙医二院急诊医学科主任医师张裕方、骨科副主任医师师永祥以及神经外科主治医师陈贤谊。在浙江大学的组织下,三位专家作为“组团式”援疆干部(第九批援疆医疗人才),深扎在阿克苏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

踌躇满志是贬义词 踌躇满志戌边防 洒向边疆都是情!

在扎根西部边陲500多个日夜里,三位“组团式”援疆专家倾心为边疆医疗卫生事业所尽自己绵薄一份力量:不仅发挥个人力量和组团效果,同时也充分挖掘后方医院的优势资源,参与制定科室发展规划,改善服务流程,提升医疗技术和科研能力,培养当地医师,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如今,他们载誉而归。

踌躇满志是贬义词 踌躇满志戌边防 洒向边疆都是情!

援疆是一份组织荣誉,是一份政治责任,更是一份医者情怀。为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大力弘扬“援疆精神”,医院领导班子始终高度重视援疆工作,认真落实浙江大学关于医疗援疆工作要求,从原先的零星选派、单兵作战、输血式援疆,蜕变为现在组团选派、集体作战、造血与输血并重,院长王建安及党委书记陈正英等医院班子成员先后多次亲赴新疆,慰问援疆专家,也将浙二精神一次又一次地带到祖国边疆。

踌躇满志是贬义词 踌躇满志戌边防 洒向边疆都是情!

浙医二院是浙江大学“组团式”援疆的骨干团队,也是浙江援疆人次最多的医院,共派驻10个学科14位专家,分批次支援和田、阿克苏等地区,并先后与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院、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开通远程医疗项目,并与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及周边37家医院建立远程协作网,共建国内首家eICU。

医院还将涉及管理、教学、院感、护理等继续教育学习班搬到了新疆,通过现场授课、远程直播等形式,与边疆的医务工作者共探索、共进步。

“社会责任承担的力度以及社会责任感,是一个好的医疗机构以及一个好的医务工作者非常重要的表现,如果说从具体解决患者痛苦的角度来讲,我似乎觉得在越困难的地方,越需要我们的医务工作者。”王建安院长的话总是那样发人深省。

这份跨越3800多公里的援疆情谊,终将绵延天山两岸,唱响祖国大地。

▲ 2017年8月,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在新疆调研我院在当地医院援建的床边急救远程实时会诊系统,肯定医院“组团式”援疆工作,他说:“像大漠胡杨一样扎根,像天山冰雪一样融入!”

张裕方,浙医二院急诊医学科主任医师

舍家为国,边防有责,倾情援疆,中国有我。

张裕方(右一)

援疆期间,张裕方担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急诊科主任,负责急诊和急诊监护室的临床技术指导及科室管理工作,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通过讲课、示范和现场抢救实例等方式悉心为科室医护人员传授业务知识,输入新的急诊救治理念,规范胸痛、脑卒中的诊治流程,加强急诊创伤救治团队建设,组建急诊外科,规范严重多发伤的救治流程。

一年半以来,帮扶医院急救水平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由原来的70%上升到95%,急诊人次由2万/年人次增加到5万/年人次,创伤急诊的贡献率占比30%。急救水平在阿克苏当地各族百姓中获得绝佳口碑,临近的和田、喀什地区的患者也经常慕名而来,就连当地交警都说,“要救命,送一师”。

2017年9月24日,一名28岁产妇因宫缩乏力大出血紧急转至一师医院,血流动力学不稳,CT发现腹中血肿而再次手术,术后病情恶化,很快进入多脏衰及无尿状态,酸中毒、凝血功能障碍、低体温,“死亡三联症”相继出现。

张裕方临危受命,迅速组织抢救,与兄弟科室通力合作,并及时寻求浙医二院急诊医学科的支持,为产妇制定周密的治疗计划:抗休克、呼吸机支持、纠酸、改善凝血功能、抗感染、标准的肠内营养、持续床旁血滤等急危重症十八般武艺相继用上,产妇慢慢由濒临死亡到逐步稳定,渐渐恢复意识,床旁血滤持续28天,尿量由每天50ml、80ml、100ml、150ml……到670ml,终于有一天24小时尿量达到2000ml!

团队的力量筑起了生命的长城!产妇母子平安,阿克苏城内人们奔走相告:“一师医院亚克西!”“浙大专家亚克西!”

张裕方(中)

在当地老百姓心中,“一师急诊名不虚传”,一师急诊就是他们生命的守护神!

“行有疆,心无界,医有道,志无涯。”张裕方坦言,“援疆生活会成为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段岁月,经历了这份磨练,必为我的人生添上精彩的一页。今后不论我身在哪里,心都连着阿克苏,它是我永远牵挂的地方,我既然去了,就要去做实事!”

师永祥,浙医二院骨科副主任医师

心系群众,奉献爱心,传递真情,大爱无疆。

师永祥(右二)

援疆期间,师永祥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脊柱烧伤科副主任,负责脊柱椎间孔镜新技术的建设与实施,培养微创技术骨干人才。他积极推动和完善脊柱外科的建设工作:在阿克苏地区首先开展脊柱椎间孔镜新技术,使这项微创手术正式落地,填补了当地脊柱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方面的空白;同时开展多项脊柱外科微创手术方式和复杂高难手术,使帮扶医院迎来了脊柱微创领域的新局面,脊柱微创治疗理念服务百姓,免去患者辗转前往乌鲁木齐甚至疆外就医的痛苦与不便。

通过培训脊柱专科知识和手术技能,师永祥创建了脊柱外科导师带徒“传-帮-带”工作室,巡查病房时床旁亲自查体示范、指导治疗方案,尽心培养脊柱外科专科人才。

2017年3月6日,师永祥成功运用椎间孔镜微创技术为一名患者摘除了引起疼痛的椎间盘髓核,解除了困扰病人长达7年的病痛。

援疆一年半时间里,师永祥多次前往各地义诊和考察,一方面为方便百姓就医,发现疾病尽早治疗,让老百姓不用出门在家就能享受到最新的理念和医疗服务;另一方面通过教学查房、讲课培训等方式提高当地团县医疗技术人员的综合诊疗能力,为当地培养一批因地制宜的手术技术和技术骨干人才,多次赴阿拉尔、一师一团、四团、六团、十一团、十二团、阿瓦提、温宿、拜城、乌什、沙雅、巴楚、图木舒克等地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为350余名南疆骨科医护人员传播最新的理念和前沿的专业知识,为提高阿克苏及周边地区骨科脊柱方面治疗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师永祥(右一)

“既然来援疆,行医戍边,我就要倾情奉献、认真仔细、热情服务于每位患者,才对得起‘援疆专家’这个称号。”师永祥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陈贤谊,浙医二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

援疆不仅仅是奉献,更多的是学习和责任。援疆,让我收获很多珍贵的友谊,积累了许多人生宝贵财富,是我人生最难忘的历程。

陈贤谊(右一)

援疆期间,陈贤谊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他在当地开创性地推动脑血管介入手术的开展,一手建立起具有完成脑血管病介入治疗要求的导管室,创建神经外科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亚专科,从此,当地由原先只能开颅手术解决问题的状况向微创治疗方向发生实质性转变。

陈贤谊带着徒弟,于2017年3月开始至今成功完成200余例脑血管造影术,期间无一例并发症发生。2017年4月11日,陈贤谊主刀为一左侧颈内动脉眼段动脉瘤患者成功实施了阿克苏地区首例“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开创了治疗颅内动脉瘤、血管畸形领域的微创新时代。

一年半中,陈贤谊带领团队共计完成近50例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手术,患者预后均良好。陆续填补阿克苏地区多项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技术空白,包括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瘤、血管畸形及硬脑膜动静脉瘘等)的介入栓塞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的支架取栓治疗及颈动脉椎动脉狭窄球囊扩张支架成型术等。

在积极创新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同时,陈贤谊多次接受石河子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和田地区医院、喀什地区医院、库尔勒地区医院的会诊邀请,且积极响应医院的医联体和义诊活动,与阿拉尔、阿瓦提、拜城、沙雅等县级医院进行交流合作,带去脑卒中中心建设先进理念等,努力使脑卒中危重病人能得到更好救治,为阿克苏地区的脑血管病患者提供福音。

陈贤谊在他的日记本中曾这样写道:“在挽救生命的时刻,我的心一定是沉静的,脑梗患者的生命之花曾在这个世界上绽放过,现在,我希望他们的生命在我手中延续……”

▲ 2018年7月6日下午,浙医二院急诊医学科主任医师张裕方、骨科副主任医师师永祥以及神经外科主治医师陈贤谊三位第九批援疆医疗人才圆满完成援疆任务载誉归来。浙江大学医院管理办公室主任、党委组织部副部长朱慧,党委组织部副部长钟永萍,浙医二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项美香等带队到机场迎接。

大雁列阵临云顶,俯瞰天山壮志凌,黄沙飞雪穿峻岭,昆仑脚下戏山鹰,踌躇满志戍边防,洒向边疆都是情。

不管从前、现在,还是未来,浙二医者都将延续干在实处、知行合一的浙二精神,充分发扬“舍家报国、倾情援疆”的援疆精神,舍小家、为大家,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克服困难,积极投身医疗工作,守护边疆人民的健康!

让我们“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浙医二院援疆远程医疗会诊提质增效

为了“一带一路”的重大战略,总有一些人在默默地付出——浙医二院“组团式”援疆新成效

车俊书记肯定浙医二院援疆工作:像大漠胡杨一样扎根,像天山冰雪一样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