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格林沁怎么死的 僧格林沁是铁帽子王吗?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僧格林沁,晚清时期的名将,僧格林沁可以说是晚清贡献最大的人,参与对太平天国、英法联军等战争,可以说是功勋卓著,看过星爷的那部《武状元苏乞儿》的人应该都知道,僧格林沁在里面被称为铁帽子王,但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他最后又是怎么死的呢?
僧格林沁,博尔济吉特氏,蒙古族,晚清名将,蒙古科尔沁旗人,贵族出身,善骑射。道光五年,入嗣袭扎萨克多罗郡王。旋入京,为御前行走。道光十四年,授御前大臣。后历任领侍卫内大臣、正蓝旗蒙古都统、镶白旗满洲都统等职,颇得道光、咸丰两帝宠信。
咸丰、同治年间,僧格林沁参与对太平天国、英法联军等战争,军功卓著。同治四年五月入山东清剿捻军,在菏泽高楼寨之战中,中捻军伏击,所部七千余人被歼,率残部退据郝胡同村,复被围。半夜突围,逃至吴家店,为捻军斩杀。
铁帽子王是清朝爵位制度中的特权爵位,代代世袭,如果亲王或郡王因犯罪而被褫夺了爵位,这个爵位也不能取消,而是由他的支系继续传下去,这样的爵位有如钢铁铸就,摔不烂打不碎,民间俗称“铁帽子王”。清代共有十二位铁帽子王,其中八位是清朝统一女真各部和问鼎中原时立下赫赫战功的皇室成员,叫做“开国八大铁帽子王”,后来,清朝又加封了四位铁帽子王,即康熙第十三子怡亲王允祥、道光第六子恭亲王奕訢、第七子醇亲王奕譞、庆亲王奕劻。
而僧格林沁的爵位是蒙古科尔沁亲王,按照规定,蒙古王公贵族的爵位也是可以世袭罔替的,但并不属于铁帽子王,因为他不是清朝的皇室宗亲。
1851年太平天国兴起,随即捻军兴起,问题顿时格外严峻。大致来说,太平天国的主力是在南方作战,满清进行应对的主要是绿营,然而绿营根本没有能力获取优势,咸丰皇帝在1852年底就开始大力组织团练,成为湘军出现的直接原因。
1856年太平天国第一次打败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1858年第二次打败江北大营,1860年第二次打败江南大营,就此,绿营武装基本失去了战斗力,从而湘军得以真正兴起,成为满清在南方的基本武装和主力。
尽管太平天国1853年定都天京后即进行北伐,捻军也随即像瘟疫一样在北方传播开来,但他们还是受到了沉重限制和打击。满清对付太平天国北伐和捻军的主力,已经不是绿营,而是八旗。在这个过程中,僧格林沁控制了八旗主力,成为满清最重要的守护神。
僧格林沁活捉太平天国北伐主帅林凤祥、李开芳,给予了全歼,随即应付进攻天津、北京的英法联军,又接连获取击败捻军的胜利。然而,捻军属于流窜作战,僧格林沁既有剿不胜剿之苦,又在接连的战术胜利中越来越轻敌,终于在山东曹州率领不多兵力死命追敌而陷入包围,一代名将战死马下。
僧格林沁后代中第一代是他的儿子伯彦讷谟,但自从僧格林沁死后,僧王府里的王爷就少有作为,大多时间都以养花鸟虫草消遣时间。第二代是僧格林沁的孙子那尔苏,在僧格林沁丧期已满的同治五年,清朝皇室就将同治帝皇叔年仅6岁的女儿指嫁给了尚且年幼的那尔苏,这也是赐予为维护清朝统治捐躯的亲王及其后裔的特殊奖励,虽然此女在被指婚后的一个月去世,但还是为僧王家族后来的子孙留下了一些便利,一直到宣统帝退位,整个家族并没有覆灭,依然在朝廷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僧格林沁后代里比较有建树的是阿穆尔灵圭,他是伯彦讷谟的孙子,1891年承袭亲王,清朝时便担任要职,到新政时期更是兴办新式学堂,并创办了以“振兴蒙古”为目的的蒙古实业公司,但因武昌起义整个国家时局动荡,资金严重亏空,实业公司遭破产宣告停业。
到清帝退位后,又担任过民国的国会议员,后家道逐渐衰落。阿穆尔灵圭死后,子孙承袭的僧王府也被控告继而被分割的七零八落。僧格林沁后代中有因犯事被发配到法库守墓的白氏家族,两百年来十多代人一直继承祖业坚持守墓,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僧格林沁碑曾遭天灾,驮碑的大龟及墓碑全部断成了两截,幸好当时的法库县长文物保护意识极强,坚持一定要修复还原,这才使代代守卫的僧格林沁碑得以保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