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岛怎么去 崆峒岛、二孤岛、担子岛…… 聊聊芝罘的那些岛

2019-07-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毕业分配来到芝罘区,正式成为了芝罘人.要想真正融入当地生活,充分了解当地的饮食文化是不可或缺的一门课.芝罘区三面环山,一面朝海,风景秀丽,特别是许多海产品,我闻所未闻,更何谈大快朵颐.崆峒岛怎么去 崆峒岛.二孤岛.担子岛-- 聊聊芝罘的那些岛不论是爬虾.螃蟹.海怪,还是比蛴.辣海螺.海波螺.小海锥,凡是带壳的海物,老芝罘吃得驾轻就熟,我一开始却是无从下手.看来想做真正的芝罘人,还真不是那么容易.除了学着吃海鲜,生活在芝罘,我更想了解芝罘的那片海.那些岛.崆峒岛怎么去 崆峒岛.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毕业分配来到芝罘区,正式成为了芝罘人。要想真正融入当地生活,充分了解当地的饮食文化是不可或缺的一门课。芝罘区三面环山,一面朝海,风景秀丽,特别是许多海产品,我闻所未闻,更何谈大快朵颐。

崆峒岛怎么去 崆峒岛、二孤岛、担子岛…… 聊聊芝罘的那些岛

不论是爬虾、螃蟹、海怪,还是比蛴、辣海螺、海波螺、小海锥,凡是带壳的海物,老芝罘吃得驾轻就熟,我一开始却是无从下手。看来想做真正的芝罘人,还真不是那么容易。除了学着吃海鲜,生活在芝罘,我更想了解芝罘的那片海、那些岛。

崆峒岛怎么去 崆峒岛、二孤岛、担子岛…… 聊聊芝罘的那些岛

青年人总有着充沛的精力,工作之余或结伴或独自,经常徜徉在烟台山下的海岸路上,或观海听涛,或看各种海轮鸣笛进出港口,特别是喜看离岸边不远的海岛群———崆峒岛岛群。晴天时,特别是初秋,天高云淡,那些小岛仿佛就在眼前,伸手可及。雾天时,朦朦胧胧,时隐时现,那些小岛又仿佛在飘渺的仙境里。

崆峒岛怎么去 崆峒岛、二孤岛、担子岛…… 聊聊芝罘的那些岛

前不久我在芝罘岛上看惊涛拍岸,远望崆峒岛岛群,让我又想起了那些探寻海岛、痴迷海钓的日子。

我觉得探究海岛的最佳方式,就是海钓。

单位一位同事的父亲,是位老芝罘区人,资深海钓老手,熟悉崆峒岛群那些岛的每一块礁石。经不住我的死缠烂磨,终于答应下次钓鱼带上我,并千叮咛万嘱咐各种注意事项,我当然是满口答应。

属芝罘区管辖的崆峒岛岛群是最佳的海钓渔场。其中最大的岛为崆峒岛,位于芝罘区东北海域,距陆地大约10公里左右。围绕着崆峒岛,周边近20个岛屿、岛礁,有名字的算上崆峒岛共计13个。崆峒岛岛群实际上是中国最大陆连岛芝罘岛在海中向东延伸,系地层断裂形成的分离基岩岛,和芝罘岛属于同一条山脉,和芝罘岛一起成为芝罘湾的北部屏障,所处的位置正好挡住强硬的西北风,使芝罘湾成为风平浪静的天然海港。

记得第一次到崆峒岛群去钓鱼,去的是豆卵岛。此岛位于主岛崆峒岛正北面,由大小一样的三个山头,西北、东南向组成,就像饱含三粒成熟豆子的豆荚,又像三个串在一起的鱼卵,故名豆卵岛。此岛周边水深、暗礁多,是底层鱼类喜欢活动的地方,属于崆峒岛岛群最好的钓场之一。

记得那次,我一人钓了30多斤鱼,主要是黄鱼(学名:六线鱼),海黑鱼(学名:黑鲪)等。这类鱼很少成群,大都在礁石缝中觅食。我钓的黄鱼,大的有七八两重,像小孩胳膊一样粗,回家清蒸,味道鲜美,肉呈蒜瓣状,且鱼刺极少。

也可将黄鱼用刀片出两片鱼肉,剔除鱼刺,打馅,包鱼饺子吃,味道更好。黑鱼可家常酱焖,也可做鱼汤,味道都很正宗。吃自己钓的鱼,总觉得比市场上买的好吃,这种感觉耐人寻味。

崆峒岛岛群有许多钓点,船老大大多秘而不宣,除非关系很好,才带你去一两个钓点。

记得有一年秋天,在崆峒岛东南方向,二孤岛附近,碰上了叫姑子鱼群,那次可过了一把钓鱼瘾。崆峒岛东南方向有三个小岛,最外侧的叫头孤岛,依次是二孤岛、三孤岛,为何叫孤岛,大约是因为这三个岛是三块孤立的大礁石,周边又都没有小礁石陪衬,故而称孤岛。

其中二孤岛最特别,又称天鹅岛,远远望去宛如一只大天鹅,静静地漂浮在碧波之上,曲颈吸水,极其形象。天鹅岛的海底,半泥沙半石块,暗礁不多,但时有迴游的鱼类经过,那一次过的是叫姑子鱼群(石首鱼科,和小黄花鱼属同科,但该鱼具有发声能力,会发出咕咕的叫声)。

我的小船上,几个人几乎同时中鱼,绑几个钩就中几条鱼,一竿子就是两三条。摘下的叫姑子鱼,在甲板上咕咕叫,像是在大合唱。这样疯狂地往船上拉鱼,大约持续了20多分钟,逐渐地,中鱼频率降下来,直至鱼群完全过完。

回头看看甲板上,铺满了还在咕咕叫的叫姑子鱼,至少也在50斤以上。叫姑子的体形和著名的黄花鱼差不多,肉质也较接近,回家炸着吃,外焦里嫩,是难得的美味。第二顿吃,用醋烹法做,醋的酸更激发了叫姑子的鲜,这是我自己琢磨的,这道鱼就叫“酸烹叫姑”吧!

每次钓鱼,我们一般是从芝罘老码头太平湾出发,绕过烟台山灯塔,穿过拦浪坝,朝着崆峒岛岛群的最西端宁海砣子驶去。宁海砣子,远远望去,就像一块秤砣伫立在那里,据记载,此砣子曾是古代宁海州(今牟平区)管辖的最西端,称宁海砣子,是做为地标使用。

几经变迁,宁海砣子的名字倒是留下未改。过了宁海砣子就是舵罗顶。此岛附近水浅鱼少,我们一般不停顿,直奔东面的担子岛而去。担子岛极像一条扁担。岛上沙滩较多,有几间零散的房子,为看海人所住。

此岛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岛的南面是成片的礁石,海水较浅,光照充足,水流平缓,海藻丰富,极利于海参生长。担子岛海参是芝罘海珍品名片之一。有几次我还钓上来几个海参,当然不是钓上来的,而是鱼钩挂上来的。

个头极大,一出水有一斤多。如果是春天,还能从海参肚子里挤出参花,金黄金黄的,一个海参就能挤出小半碗参花。留着回家炒鸡蛋吃,味道鲜美,极富营养。如果饿了,还可以啃一个海参垫饥,这是跟扎海参的猛子学的,虽无味,嚼起来像啃胶皮鞋底子,但有营养。如果是盛夏和冬季就看不见海参了,水温过高或过低时,海参就会藏入深洞里入蛰,难觅踪迹。

过了担子岛就是柴岛和马岛。柴岛,因岛的岸边礁石犹如一根根垒在一起的柴棒而得名。马岛造型像一匹骏马,在月光下看该岛,形象更逼真。马岛最靠近主岛崆峒岛,且与主岛之间有道天然形成的沙岗,早年,钓鱼船从两岛之间穿过,要趁涨潮期,否则就会被沙坝拖底,架在半空,前后动弹不得。

只有在船上枯坐,等涨潮了才能摆脱困境。如今,在沙岗的基础上,两岛之间建起一道堤坝,称“白堤”。通过白堤的阻挡,在崆峒岛和马岛之间形成了一个天然海湾,从高处俯瞰,呈现出浪漫的心形,现被称为“蓝心海湾”。

两岛北部自然相向突出,形成两个岬角,成为海湾的进出口。其实此海湾自古有之,当地渔民称之为“油盆”,水较浅,砾石沙底,特别适合海参生长,也有喜欢在沙底活动的比目鱼类在此聚集,我曾在“油盆”内钓过许多偏口鱼,钓偏口鱼时必须换上小钩,偏口鱼嘴小,吞不下大钩。“油盆”内自然生长的海参,市面上很难见到,知名度也不是很高,因其产量实在有限。但其品质是上等的,可誉为芝罘的“海参之王”。

出了“油盆”口往北,就是两个相邻的海岛,龟岛和夹岛。先说龟岛,此岛也是因象形而得名。极像一只海龟,头向正西游在海面上,龟首自然伸出,头的前部有一根形似定海神针的礁石。传说这只老龟在东海龙宫里担任丞相多年,自认为劳苦功高谁也奈何不了它,竟起了色心,调戏东海龙王的女儿小龙女,东海龙王大怒,派虾兵蟹将把老龟五花大绑拖到崆峒岛北面,定在那里。

为防止老龟逃脱,东海龙王又用附了咒语的定海神针钉在老龟头上,所以老龟虽然每天都在奋力划动四肢挣扎,但仍无济于事,至今还在原地挣扎着。

夹岛,是因夹在崆峒岛和豆卵岛之间而得名,但它还有一个名字叫蛇岛,这可不是因为它像蛇形,而是因为岛上确实生活着几千条蛇,故得名。蛇类以蝮蛇为主,还有锦蛇、游蛇等。虽然赶不上同属烟台的长岛县大黑山蛇岛的蛇数量多,但也属于北方少有的几个蛇岛之一。

因为怕蛇,我虽然围着蛇岛钓过多次鱼,但一次也没上去过。2002年崆峒岛村第一捕蛇高手王中春,因大意上岛被蛇咬伤,被送往烟台山医院抢救,因没有治疗的血清,束手无策,后从上海专人捎来血清,才捡回一条命。

龟岛、蛇岛虽是两个岛,但又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玄武岛”。据中国古代神话中讲,龟蛇合体为玄武,是天之四灵之一。同时玄武代表北方,为水神,居北海,为北方之神。天造地设,把龟岛和蛇岛组合在一起,形成玄武岛,莫非就是传说中北方之神所在地?

距主岛崆峒岛最远的一个岛,叫地留星。当地渔民都称为地雷星。距离陆地码头近20公里,距崆峒岛8公里。因远离主岛,处于大海深处,风大浪急,去一次很不容易。记得有一次,我天不亮就从码头出发,用了整整4个小时才到达地留星,因浪大在钓鱼船上根本站不住,一手把船舷,一手甩鱼竿,一会就晕得东倒西歪,虽然钓的鱼个头大,但是真遭罪,也没心思好好观察地留星。

崆峒岛主岛上,有一个村落———崆峒岛村。有时在避风、等潮水、或渔情不好时,也到崆峒岛村去坐坐,因而结交了一些村里的渔民。渔民都很朴实,来了朋友肯定是热情招待。有时实在不好意思,下回钓鱼时,就直奔村里码头,给朋友捎些猪肉、蔬菜、水果等需要出岛采购的东西。岛上的朋友们到芝罘办事,我们也都尽力帮忙、款待。这种友谊一直持续了许多年。从他们的口中,也渐渐地了解了不少崆峒岛村的历史。

崆峒岛村是芝罘区唯一的海岛渔村。整个岛成“T”字形,岛长1.95公里,面积0.88平方公里。北部是“一”字形山脉,山北因海蚀、风蚀等作用,形成悬崖峭壁,成为挡风阻浪的天然屏障。南坡地势平缓,适宜居住。

崆峒岛原是一座无人居住的荒岛,在明朝嘉靖年间《宁海州志》中,第一次出现了崆峒岛的名称。岛上何时有人定居,现已无法考证。北山脚下有一处被称为“高丽坟”的古墓群,1958年平整良田时,挖出了不少有朝鲜印记的碗、盆等器皿。据说,高丽人为避免战乱、灾祸,曾在此居住过。

清朝初年,有一户姓张的文登人,不知何故,来岛定居。与崆峒岛一水之隔的前七夼、后七夼二村的吕姓村民,埠岚、樗岚二村的王姓村民,不时到崆峒岛附近赶海、捕鱼,遇上恶劣天气,便在岛上住下。后见这里环境优美,物产丰富,于是吕姓、王姓不断有人迁居岛上,逐步有了8户人家,此时崆峒岛也被称为“八家岛”。

后来,吕姓、王姓与姓张的有了土地纠纷,七夼吕姓族长出面与姓张的打官司,最后姓张的败诉,只得到岛东北部一条山夼居住,后姓张的迁居东北。

此后,吕姓、王姓族人不断迁来,繁衍生息,一个岛上村落慢慢形成。建村时间大约在清朝乾隆年间,称崆峒岛村,至今已三百多年。据2017年村整体外迁前统计,人口1千多名,户数493户。新建小区位于芝罘岛南部,称“崆峒岛小区”,全部居民都得到了安置。全部居民搬迁后,整个崆峒岛岛群,要进行总体规划,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将打造成中国北方最美的“海上休闲度假中心”。

有时我外出钓鱼,遇到恶劣天气,也在崆峒岛村朋友家里借宿,饭后在岛上码头溜达,仰望天空,北极星仿佛就在头顶上。古人认为北极星在天之中,斗极之下为空桐(崆峒)。崆峒一词被喻为广袤大地的中央。听岛上渔民讲,崆峒岛七个大岛的布阵,很像北斗七星的排列。

我找好位置,一边抬头看北斗,一边低头看诸岛,还真像那么回事。天上的北斗七星,在地下的海上,都能一一找出对应的海岛。古人起名“崆峒岛”,难道真含有我们所不了解的寓意?

深深地留恋那段出海钓鱼的日子,也深深地感谢芝罘的那些岛,让我从一个旱鸭子,变成懂潮汐、懂潮流、会钓鱼且会吃各种海鲜的芝罘人。也真心希望崆峒岛群会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最美的“海上休闲度假中心”。(徐言起 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