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连营之三兵连营 火烧连营之后 难坏了三个国家的史官
刘备为给关公报仇,带大军出征东吴,跟东吴彻底翻脸,这是战略上的大错误。以我朝太祖之胆略,当年尚且拉着苏联对抗米国,或拉着米国对抗苏联,毕其生未敢离此方略。汝大耳儿刘备何人哉,居然弃虎眈之北魏而不顾,敢兴孤师而远征东吴耶?诸葛亮劝哪,他不听,气得诸葛亮赌气躲出去了。
赵云也劝哪,他还是不听。其实诸葛亮和赵云要是有一人跟着出征,不致此败。结果:被东吴大将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一干二净,只剩贴身警卫部队保护着他,这才逃回白帝城。这件事一时上了头版头条,天下震撼。媒体归媒体,各国的史官们得正式记录啊,这下可难坏了他们。
(刘备进攻败退路线图)
先看战败国蜀国史官的记录,元首亲自带兵出征大败,不敢直扬其过,说得很含蓄:
与吴军相拒於夷陵道。夏六月,黄气见自秭归十馀里中,广数十丈。后十馀日,陆议大破先主军於猇亭,将军冯习、张南等皆没。
大意是说:元首跟吴国在夷陵交手了,陆逊把主席的军队给打败了,冯将军跟张将军阵亡。
再看战胜国吴国的记录:
黄武元年春正月,陆逊部将军宋谦等攻蜀五屯,皆破之,斩其将。三月,鄱阳言黄龙见。蜀军分据险地,前后五十馀营,逊随轻重以兵应拒,自正月至闰月,大破之,临陈所斩及投兵降首数万人。刘备奔走,仅以身免。
俺们吴国是战胜国,总得吹乎一把是吧,于是就绘声绘色地详细说了,说那蜀国五十余营,被大破,杀死并俘虏几万人,只有刘备一人逃脱。最后这一点肯定夸张,若真剩一人,他还能逃脱吗?
最后再看作壁上观的魏国的记录:
闰月,孙权破刘备于夷陵。初,帝闻备兵东下,与权交战,树栅连营七百余里,谓髃臣曰:“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苞原隰险阻而为军者为敌所禽’,此兵忌也。孙权上事今至矣。”后七日,破备书到。
史官口中的“帝”是谁?已经不是孟德公料,乃曹丕,公之子也,能不及而诡过之,史官居然夸他有先见之明,听他嘲笑刘备说:“战线拉得过长,哪还能拒敌吗?”史官还接着吹嘘他深通兵法,说啥“刘备阵营安排在高低起伏、杂草丛生的复杂地形中容易被敌人分割攻击”等等,其实是照抄诸葛亮语录。
最后还不忘重笔渲染他的英明,说:“果然,几天之后,孙权战报来了,刘备被陆逊火烧联营七百里。”请看,魏国这史官,放着东吴打败西蜀这件大事不给人家如实记录,倒借机拍起“帝”的马屁来。
上面三则史官记录均选自陈寿的《三国志》。或问:“既然是陈寿一人所写,为啥会有这般不同?”其实《三国志》是陈寿“编撰”的。“编”不是瞎编乱造,而是“编辑”,就是把魏蜀吴三国自己原先的历史记录搜集到一起,再精选编辑。
而“撰”才是陈寿自己写,有补充、有删减、有修改等等。所以上面的三条记录应是当年魏蜀吴自己的史官所记,因此才能这么大的不同。陈寿是西晋人,当然不敢得罪“司马”一家,体现在《三国志》里,就是对司马懿的劣行忽略不写。还有就是褒魏国、贬蜀吴:认为西晋从魏国禅位才是正统,蜀吴不过是临时的地方政权。
(红圈内为刘备连营七百里的大致方位。总觉得刘备是以报仇之名,暗行再夺荆州之实。毕竟荆州才是北伐的立足点,而不是六出祁山)
《三国志》用笔过简,褒者赞为精炼,贬者毁曰缺残。后南朝刘裕手下有一位裴松之,被誉为“庙廊之才”,受命为《三国志》作注。他从已经存世的诸多史书,如《魏书》《魏略》《汉晋春秋》《世说新语》《傅子》之中选取素材,极大程度地弥补了《三国志》的空白,也算是后代研史者的幸运。读《三国志》一定要读“裴注”的。